美文网首页德语学习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语言翻译HP/ELITE/PERIODICAL专辑
30岁以后开始学德语是一种什么体验(2):德语和中文哪个更难?

30岁以后开始学德语是一种什么体验(2):德语和中文哪个更难?

作者: daniel49meng86 | 来源:发表于2018-02-06 10:40 被阅读348次

    今天,我想继续跟你分享一下近期学习德语的心得。

    从30岁开始学习一门外语,这在生理上的确是很大的劣势,毕竟在幼年时期,人的大脑对于语言的学习能力更强。然而,到了而立之年才去学习,却也给了我一种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母语与外语。

    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进行阐述:

    1.中文真的更难学;

    2.中文的效率更高;

    3.抓关键词;

    4.冗余度和可预测性。

    1.中文真的更难学

    如果你来到德国,你会发现,这里的汽车车牌号基本上是你想要什么号,就可以申请到什么号。

    比如,这样的:

    这是我2014年12月第一次来德国,在大街上拍到的一张车牌号

    在中国,这种车牌号肯定是配豪车的,但是在德国随便一辆大众车,都可以配到这种超级靓号。

    你可能会说,中国多少人,德国多少人,能比吗?但是,靓号是稀缺的,如果有这种追捧靓号的文化,那么即便只有中国人口1/17的德国,甚至其他小国家,靓号都绝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能申请到。

    所以,根本原因是,德国人并没有赋予数字多少意义,顶多表示个纪念日或者觉得连串的数字有点意思。

    而在中国,带“4”的数字不吉利,带“8”的数字就特别吉利,因为“4”与“死”同音,“8”与“发财”的“发”相近。不只是是数字,中国人在同音字或者发音相近的字上做足了文章:年夜饭一定要有鱼,因为“鱼”和“余”同音,代表“年年有余”;送礼可以送苹果,因为苹果的“苹”和平安的“平”是一个读音,但千万不能送梨,因为“梨”和分离的“离”同音。

    这一套系统对我们生活产生了非常真实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经济生活,因此带有吉利数字的电话号码和车牌号,就有权要一个高价。

    在英语世界、德语世界,很少拿谐音做文章,最多用谐音讲个笑话,几乎没有把谐音上升到是否吉利、乃至出现经济价值的程度。中国人是不是太过分重视谐音,太迷信了呢?

    2017年1月5号的《鹦鹉螺》杂志上有篇文章提到了这个现象,标题是《中文是迷信机器吗?》(Is the Chinese Language a Superstition Machine?),作者Julie Sepy是一个语言心理学家。这篇文章说,中国人对同音字如此敏感,是因为中文里的同音字太多了。

    文中列举了一项研究。研究者找了一份180万字的中文文本,发现在180万字中,一共有4500个不同的字,而这些字只有420个不同的读音。也就是说,中文的平均每个字有11个同音字。

    和英文一对比就会发现巨大差异。首先英文里面有很多是多音节的字,多音节同音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你只考察单音节的英文单词,它们每个词的同音词,也找不到一个。

    中文有如此多的同音字,这是缺点吗?

    恰恰相反。在语言学家看来,同音字多其实是个长处。同音字多,说明中文对语音的利用效率高,只用了几百个语音,就构建出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语言!重复利用一些容易发的音,可以让人省很多力。英文中的同音词很少,其实是效率低,你不得不去学各种各样的发音。事实上,英文的辅音和元音都比中文多,听、说,都有难度。

    更妙的是,中文虽然有这么多同音字,但是一点都不影响说话和理解。你听别人用中文说一段话,几乎不会有什么歧义——当然你别拿《施氏食狮史》这种故意用同音字构建的文章举例子。中文是一门相当高效的语言,同音字带来一些表面上的模糊性,但在真实使用过程中其实是非常准确的。

    只要你认识4500个字,你就基本上能看懂任何文章;而且你只需要学习420个读音!对英文来说,想要看懂《经济学人》水平的文章,你的词汇量不能低于两万!

    那么,为什么中文有那么多同音字?

    这是因为,中文跟英文、德文有一个本质的区别:中文是象形文字,而英文、德文是表音文字。

    古时候,教书先生才不会用汉语拼音教孩子读书呢!大家都是先会说中国话,然后先生再教你具体这个字是怎么写的。最早能把中文的音用字母表示出来的拼音系统是19世纪中期英国人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1818年8月25日-1895年7月31日)建立的威妥玛拼音,直到1958年新中国的时候,才正式批准使用《现代汉语》拼音方案。

    所以,用“形”来表意的象形文字,自然就不能有那么多的字音。

    想象一下,在没有拼音的年代,一个外国人想要学习中文得多难啊,而且一定会大吃一惊——这门语言,没有教发音的系统!

    而在有汉语拼音的现代,一个外国人想要学中文的话,得学习两套系统:发音系统和字形系统,而这两套系统还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想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一种心理优势——那么难学的语言正是我的母语!我从来没有那么为我的母语是“中文”感到如此庆幸!

    2018年2月5日,英国首相Theresa May与丈夫Philip May参观上海豫园,倒着展示剪好的“福”字。结果对中文一知半解的英国《伦敦晚报》讽刺首相居然把中国字展示倒了,给大英帝国丢人丢大发了。

    ”可怜“他们不知道中文里,“福倒“了的”倒“,跟”来到”的“到”是同音字。

    2.中文的效率更高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在看有中英文对照字幕电影的时候,尽管居于上方的中文字体要比英文的大,但是句子长度却差不多;而英文书、德文书如果译成中文版的话,会更薄。

    虽然从小我们都要去学习外语,但你是否觉得咱们中文才是更高效率的语言呢?

    你猜得没错,正是如此,今天我要用一个天才的理论——“信息论”,来向你阐述,为什么咱们中文是更高效率的一门语言。

    1948年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年4月30日-2001年2月26日)发布了一篇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当时的香农只有32岁。就是这套理论,奠定了香农成为现代信息论祖师爷的地位。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年4月30日-2001年2月26日),现代信息论的创始人。

    在这篇论文里面,有不少数学公式,但其核心内容总结成可以理解的文字就是:一个东西的信息量的大小,在于它克服了多少*不确定性“,可供选择的范围越广,选择的信息量越大。

    克服的不确定性越高,信息量越大。

    我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现在有一个人,生活非常规律,平时就出现在四个地方:家里、公司、餐馆、健身房。如果我雇你做特工,帮我观察这个人,随时向我汇报他的位置,那你每次给我的信息无非就是“家里/公司/餐馆/健身房“四选一——即使你不告诉我,我也有四分之一的把握猜对。所以你给我的信息价值不算太大。

    可是如果这个人全世界到处跑,今天在土耳其明天在沙特阿拉伯我完全猜不到他在哪,那你给我的信息可就非常值钱了。

    你的信息出来之前,这个人的位置对我来说是一种不确定性。你的信息,克服了这个不确定性。原来的不确定性越大,你的信息就越有价值。

    香农还从统计物理学中借鉴了一个概念,这就是“信息熵”,所谓信息熵,就是一段消息的平均信息量。

    我们略去其中的数学部分,直接来看中文跟英文的对比:

    如果一段消息只能从0和1两个数字中选,它的信息熵最大也只有1比特。如果你能从26个字母中选,信息熵最大可以达到4.7比特。如果是从2500个汉字中选,信息熵则可以达到11.3比特。

    更直白地说,26个字母,你预测一段英文中下一个字母至少有1/26的概率可以猜得对,如果假定从2500个汉字中选,你预测一段中文里下一个字的概率就得从1/2500起了。

    预测下一个中文,比预测下一个英文字母的*不确定性*要困难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中文是一种更高效的语言。

    香农举了个英文的例子:

    Most people have little difficulty in reading this sentence.

    (读这句话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什么困难。)

    非常简单的一句话。而香农说,这句话中有很多冗余的字符!比如我就算把其中所有的元音字母都去掉,如果你英文比较熟练,你也能猜出来这句话是什么——

    Mst ppl hv lttl dffclty n rdng ths sntnc.

    对吧?这第二句话能够表达同样的意思,而显然比第一句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密集度。据我所知,有些古代文明的文字,就根本没有元音字母,让你自己猜。

    这个去除一句话中的冗余字符的过程,就是“压缩”。其实这句话还可以进一步压缩,比如其中的介词(in)和定冠词(this),就算没有你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咱们中国的文言文,大约就是一种高度压缩的问题,言简意赅,特别省竹简。

    香农认为英语是冗余度非常高的一种语言,一般英文文本中75%的字符都是多余的。德文文本中的比例可能更高。

    3.抓关键词

    17年年底,我通过了德语的B1水平考试,这是政府要求一个外国人在德国长期生活所需要的一个最低标准。由于附近的城市近期没有B2的课程,于是我在网上继续学习在线课程,白天我就在方黎她姨夫的公司打工,补贴家用。

    在公司上班,就需要跟更多的陌生人用德语进行交流,你要充分理解别人的意思,然后做出正确的回应,毕竟,这可不是闲聊。

    工作了几周下来,有几位同事跟姨夫说,Yingchen的德语很不错呢!一来,是感觉口音还比较地道,二来,是在工作的沟通中,基本上不需要别人帮忙。

    而事实上,同事跟我沟通的时候,我并不能听懂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但这几乎不影响我理解他们的意思。

    比如说,我跟同事在请教到底什么样的零件是次品,必须要剔除,而哪些只是不太好看,但是却不影响使用。

    向同事请教零件次品问题

    这是个有点复杂的话题,同事拿了一个次品,然后给了我一个放大镜让我看,并且给我解释里面的缘由,有好多词我都没听懂,他好像是说有的金属伤痕是OK的,有的金属伤痕是绝对不行的,但具体区别在哪,我实在没听懂。

    原来,我没能理解两个关键词——“Rost(铁锈)“、“beschichten(镀层)“,同事说,这两个词很重要,你查一下字典。

    于是,有了“Rost(铁锈)”、“beschichten(镀层)”这两个关键词,同事所说的那一整段话,我就明白了——“如果这个伤痕是在镀层之前出现的,就没关系,因为这个伤痕的表面也有镀层;但是如果这个伤痕是在镀层之后出现的,就绝对要丢掉了,镀层被破坏掉了,零件就会生锈了。不过,保险起见,只要看到有伤痕的,就都丢掉吧。”

    所以,通常你只要听懂别人话里面的关键词,你大概就能猜出他的意思,因为我们的大脑有很强的“脑补”功能。

    这也是为什么,当你跟外国人对话时,一个一个蹦关键词,他们能理解你的想法,反而你整句整句的表达的时候,有时候人家会觉得不知所云。

    所以,我们平常的对话,信息量是很小的,小到其中一两个关键词就可以替代整句话。

    4.冗余度和可预测性

    从传递信息的效率上来说,中文比起英文、德文确实要高不少,但是一门语言,有那么高的冗余度,一定有其内在原因。

    而这个原因就是——提高信息的可预测性和传递信息的准确度。

    我们举一个赵本山的小品中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赵本山:“树上骑个猴,地下一个猴,一共几个猴?”

    范伟:“八个啊!”

    赵本山:“错误!”

    高秀敏:“俩猴。”

    2002年央视春晚 赵本山小品《卖车》

    因为“骑马”的“骑”跟“七”的发音只有音调的区别,而在东北方言里,音调更相近,所以,范伟会理解错,但是如果是两个人用德语对话,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出现上面的错误。

    原因是,不只是德语中的同音词少,而是德语的名词有单数、复数之分,前面的冠词有阴、阳、中性以及复数形式。

    Der Affe    猴子(单数)

    Die Affen   猴子(复数)

    因此,德语不光在冗余度上非常高,还有很多针对句子结构的语法,比如,名词的首字母一定是大写的,即便是动名词,也一定会首字母大写;名词在做主语、宾语、所有格的时候,冠词、形容词也会随之改变;再加上过去、现在、将来,虚拟、完成式等等时态,这让一句话变得挺复杂,但也减少了误解的可能性。

    这样,即便你没有听的很清楚,也基本能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

    咱们想想这个道理。我们日常说中文也都有很大的冗余度,有时候啰哩啰嗦一个意思说好几遍,但是这样能确保你即便有几个字没听清楚,也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总结:

    中文跟德语各有千秋:中文传递效率更高,德语传递准确率更高。

    而每个人不仅追求“不确定性”的乐趣,也追求“确定性”的安稳。

    当然,满嘴空话、套话的人——他说前半句你就能猜到后半句,不管说的是哪种语言,都不会有多大的信息量。

    最后用香农的一个同事,瓦伦.韦弗(Warren Weaver)向公众解释信息论的一句话共勉:

    “最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能说*什么。“

    “it relates not so much to what you do say, as to what you could say.”

    参考文献:

    维基百科

    《得到》订阅专栏《精英日课(第一季)》107期;

    《得到》订阅专栏《精英日课(第二季)》32期;

    《得到》订阅专栏《精英日课(第二季)》33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岁以后开始学德语是一种什么体验(2):德语和中文哪个更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ow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