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女性,她们的坚毅果敢,她们的勇气智慧,足以让很多男性汗颜。
几年前,我第一次看到有关她的报道时,被她坚定的眼神所打动,冥冥之中觉得跟她在灵魂上似乎有着某种契合和共鸣。
于是我开始更多地了解她!
她,让西方人了解了“南京大屠杀”!01 成就与毁灭
“敬爱的布瑞特,妈妈、爸爸和纯恺,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不断在为生或死的决议而纠结,你们不会希望一个人在她的余生,如行尸走肉般活着。我之所以这样做,由于我太脆弱,无法接受将来那些痛苦和懊恼的岁月,请原谅我。爱你们的纯如。”
这是她最后的遗书。寥寥数语,字字透着平静的绝望。2004年11月9日,她将自己的白色轿车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后掏出手枪,结束了年仅36岁的生命。
她的死因,后来很多年,人们都在疑惑着、探寻着。
到底是何等的黑暗最终摧毁了聪慧又坚毅的她?还是从那部让她名声大噪的著作说起吧!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她的呕心沥血之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正式在全北美推出。一个月后,即在全球最权威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上升到第15名,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在《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等著名畅销书专栏中,《南京大屠杀》也榜上有名。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该书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而她,是第一位如此年轻就登上此榜的华裔作家。
她因此上了美国许多主流媒体的新闻节目,还受到了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的接见,参加白宫的晚宴。
那一年,她年仅二十九岁!
她的这部著作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更是历史意义上的。此前的西方国家,都对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暴行了如指掌,而对日本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则几乎一无所知。西方世界在读了这本书之后非常震惊,他们猛然发现,原来人类历史上还发生过他们不知道的如此惨烈的暴行!
然而,正是这部震惊英语文坛和西方史学界的著作,成就了她,也毁灭了她!
她,让西方人了解了“南京大屠杀”!02 出身与成长
她叫张纯如。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是国军抗日将领张铁军,后曾任台湾中华日报总主笔。她的父亲是当年台大物理系的“状元”,母亲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工作。
她出生于普林斯顿,在伊利诺伊州长大。童年时分,祖父经常跟她讲起遥远的故国、沉重的历史。父母也跟她说起,那个叫做南京的古老辉煌的城市,曾经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年幼的她,并没有听之即忘,而是默默记在心里,并影响了她的一生!
1937年,腥风血雨到来之前,在国民政府任职的张铁军打算从水路撤往湖南。他和妻子约定在芜湖汇合。苦等了四天之后,船马上就要起锚了,张铁军失望地以为再也见不到妻子了!就在这时,远处的一艘小船上传来一个声音喊道:我在这里!那正是妻子乘坐的小船!
当她1972年在堆满中国古籍的书房里第一次见到外公时,外公也不断地叮咛她:永远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她的命运,穿越时间与历史,注定与南京相连!
考入伊利诺伊大学之后,她先是攻读计算机专业,后转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她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做过记者。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硕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她的第一部著作,是关于钱学森的传记,广受好评。
1994年12月,当她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震惊、愤怒、痛恨等复杂的情绪冲击着她,她不明白:为什么在英文非小说类书籍里竟没有一本提及过这段历史?
之后,她给出版人和母亲打电话,说她必须把“南京大屠杀”作为下一本书的名字,甚至不惜自费出版。
她写《南京大屠杀》,是出于责任、出于义愤,更是出于流淌在血液里的“命中注定”!
她,让西方人了解了“南京大屠杀”!03 深渊与救赎
写这样一本书,是一项孤单而危险的工作,她必须以极大的勇气和极强的力量,做好一切准备,来面对所有的折磨与摧残。
在后来的书中,她这样写道:“虽然孩提时期我就听到许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事情,但却从未做好准备看到这些照片。在这个极度痛苦的时辰,我醒悟到,不只生命是脆弱的,人类的经历自身也是脆弱的。”
她收集了大量资料,英文、中文、日文、德文,还有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查阅东京战犯审讯记录,采访二战老兵。她回到南京,去实地调查走访。
在这一过程中,她必须一个人去面对无边的黑暗和淋漓的鲜血。在人类文明的至暗时刻,她要去停留、探究和追寻!
面对日军禽兽般的残忍暴行,她经常气得发抖,失眠,做噩梦,掉发,消瘦。那些极度的血腥和酷刑,她必须要仔细研究和分析。强奸、砍头、活埋、活焚、淹溺、挖心、分尸等等,是她每天都要去处理的“日常工作内容”。
1996年4月,《南京大屠杀》一书的写作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埋首于浩瀚而黑暗史料中的张纯如疲惫不堪、痛苦万分,失眠和噩梦折磨着她,甚至只有暂时离开那些资料,才能顺畅地呼吸。
及至书籍终于出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影响深远。本以为她终于可以摆脱那些黑暗,过上名利双收的幸福人生,未料想,这竟然是黑暗的开始!
尼采说:“当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她的书影响力之大,以至于引起了日本右翼势力的注意,她经常接到威胁和骚扰的信件电话。只能频繁更换电话号码,不敢随意透露家人的信息。她对朋友说,自己一直活在恐惧之中。
长久地注视黑暗,最后便会被黑暗吞噬。她也未能逃脱这个魔咒。她患上了忧郁症,还伴有偏头痛。两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更加重了她的病情。
无尽的痛苦让她无法挣脱,最后她不得不停止第四本书的写作。最严重的时候,她不吃饭不睡觉,惊恐万状。她怀疑有人在家里安装了窃听器,怀疑有人窥视她。她告诉母亲,旅馆的电视屏幕上全是恐怖血腥的照片,还有小孩子被残杀的情景。
她彻底垮掉了!
直到2004年11月9日清晨,她选择了结自己的痛苦,绝然离去!最终没能实现自我的救赎!
她的母亲张盈盈花了六年多的时间走出悲痛,为女儿写了三十万字的传记——《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她,让西方人了解了“南京大屠杀”!她无法忘却历史,历史也不应该忘却她!
她叫张纯如,她说:“忘记历史只会增加人权被侵害和种族屠杀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遗忘会让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在谋杀之后逍遥法外,不会因自己的行为而被后世人审判。”
———————————————————
我一直想写张纯如,但真是写不好啊!这就是动机至善、能力有限吧!唉!
网友评论
看了你写的张纯如,对她的勇气也非常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