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学期让我觉得最惊艳的事,就是选到了一门公选课:“击剑”。当我在系统里看到这个课的时候,觉得连呼吸都停止了,完全没想到能在北师大选上这样的课。
在一片密密的课表里,只有这个课程的名字在发亮。有时候,老天会在某个瞬间,用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提醒你:你是谁、你现在要做什么。
教我们击剑的,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剑客。原来的专业是医科,后转行做英语老师,42岁开始研习剑术,8年后带出北京市高校第一个女子击剑队:女子学院击剑队,并在各项赛事中蝉联冠军。此后的几年时间,她的击剑课进入北京各大高校的学分课,北师大是第一个开设研究生击剑课的学校。
作为在欧洲盛行了百年之久的贵族运动,击剑有非常独特的魅力。
击剑要有多快
击剑的剑道很短,双方起始位距离只有四米。想要快,就要有足够的爆发速度。上课第一天,老师解释击剑规则,其中有一条:如果一剑没有击中对手,要给对方留出还击的机会,这让我颇为惊讶。要知道,我们主修的佩剑是以速度和进攻为主要特点的,击打对手时0.03秒的速度差异就会在裁判器上显示单方击中。也就是说,慢0.03秒击中对手,裁判器上就不会有显示。
这意味着,得分的基本要素是每一剑都在0.03秒之内完成。佩剑的长度是105厘米,当双方持剑时,能刺中对手并且不被对方刺到的速度要求是,在0.03秒之内完成两个105厘米,也就是210厘米的击打。这意味着以每秒70米的速度,经过两个剑身的距离。换算成车速是每小时252公里。
运动员要以这样的爆发速度进攻,击打不中还要停两三秒给出对方还击的机会,再以同样的爆发速度二次进攻。短短四米的对攻距离之内,风雷动、云烟起,剑光掠影瞬息万变!这正是击剑的魅力所在。
虽力量强悍又时时收敛,虽气势逼人又处处礼让。能做到这一切,取决于一个快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击剑运动中的快在于眼快、手快、腿快。眼快:看准对方的意图和破绽。手快:剑尖在方寸之中的刺挑勾捻、左右迂回。腿快:剑道上的腾挪跳跃、前攻后守。这些动作的完成,只在须臾之间。
怎样才能快
如何能做到快,并且比对手快呢?这取决于一个静字。
在双方体能和战术都相当的情况下,你有多安静,就能有多快。
如果提剑之后,不能贯注当下,心中略有一丝丝的杂念浮起,这杂念就会在对手以每小时252公里的速度击打你的时候,变成眼前一恍而过的烟雾,和前方剑尖呼啸而来的戾气混杂在一起,让你错失那最关键的0.03秒。
如果把剑道上的一场对攻看做人一生的缩影,关键时刻一个小小的犹豫和误判,失去的就不仅仅是这一剑的比分了。
所以,一剑不中的时候,对手剑尖直逼而来的时候,自己被击打失分的时候,汗水迷蒙双眼的时候,都要保持安静、完全的安静。安静的看着对手,也安静的看着自己。无论是爆发进攻时的果断干脆、还是后退诱敌中的假意斡旋,都要安静到身体的任何动作都不会影响大脑对当下局势的判断和决策。
在一次接受国家队队员给我们的训练时,我们被要求一边保持脚下的十字跳,一边回答教练出的算数题。这是静心的训练方式。教练说,当年在国家队训练时,被要求一边保持脚下的十字跳,一边读出面前屏幕上的文字。这种方式训练的是,在确保自身动作的同时观察对手的能力。心只有彻底放空、全神贯注,才能做到这一点。
怎样才能全神贯注
在我将近一个学期的训练过程中,我体会到这种“全神贯注”的感觉是在最近两次的训练中。
“全神贯注”并不是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开始练剑时,很容易盯着对手的剑尖,而忽视了对方整体的体态。对方的意图会通过所有的形体语言暴露出来,剑尖的朝向、行进的速度、步伐的快慢、片刻的犹豫和突然的停顿,都在表露着清晰的意图。
越安静,越看的清楚,越能找准出剑的爆发点。在速度和技术相仿的情况下,爆发点找的越准确,赢剑的机率越大。
安静的觉察,不进行任何猜测和预判。只有和对方进入有效距离时,再依据双方当下那0.03秒的攻守局势做出决策。
一旦决策,出剑无悔!这过程中,除了对手和自己,世界上再无他人。
我第一次在训练中找到贯注当下的感觉时,心里特别的安静。安静的看着对方的剑尖呼啸而来,近到两厘米左右的位置时,我向后跃起两步;再安静的他着的剑尖滑落。当滑落的趋势刚一出现,我突然强势进攻,剑尖从侧面滑过,由里向外挑中对方手臂。
那个瞬间,整个世界都在我的眼前慢下来了。在0.03秒之内,我仿佛看到的是对手被放慢的进攻线路,我感受到的也是自己被放慢的剑尖动作。这一切太奇妙了。原来时间真的有快慢!以至于后来一连几天我都在琢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哈哈!
安静有多大的力量
有过两次这样的体验后,我另外的收获是,能把一些思维中己经自动化生成的反应模式看的更清楚。当我能更清楚的看到关系中的各方,受到了哪些固有模式的影响时,在处理关系的时候,对关键点的切中也就越来越准确。
在北大邱德拔剑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
“剑道如人生——我来过这里”
人生在剑道上,更在剑道外。在安静或不安静的觉察里,也在准确或不准确的决择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