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译文:
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
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
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
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强迫别人顺从。
所以丧失道就会失去德,失了德就会失去仁,丧失了仁就会失去义,失了义就会失去礼。
礼,标志着忠信的不足,也是祸乱的开端。
预设的种种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
因此,大丈夫立身厚重,而不喜轻薄;
追求朴实,而不尚浮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保留厚重朴实。
网图侵删我的心得体会:
道是客观规律,德是将道运用于生活之中产生的功能。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给予。孔德、常德、玄德等皆为上德。下德抱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凭着主观办事,是不完全合乎道的。上德即是无为无不为,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
道和德属于无为法,仁、义、礼属于有为法。道、德、仁、义、礼形成了高低不同的5个层次,或者说是5种境界。有德者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一切顺其自然。无德者追求形式上的德。老子认为礼是人心不够忠厚的表现,最为鄙夷。
如果一个人一心追求外在的东西,所表达的只是简单的肢体语言,和自欺欺人的虚伪。真正的不俗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一个人只有达到率性而动,执道而行,合乎天地大道,才算得上真正的不俗。
真洒脱者,风华内蕴,自我流露,乐而忘忧,乐而忘祸,乐而忘己,无欲无求,一切言谈举止、日常行为纯粹出于自然,始终尊道贵德。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洒脱来自真内涵,是一种名利难动的心境,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气质,是一种清静无为的境界。愿你我多读书,读好书,读圣贤经典,在先贤的智慧中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