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自得其乐学论语
公冶长篇第三:君子,也需要成长的土壤

公冶长篇第三:君子,也需要成长的土壤

作者: 西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5-04 00:18 被阅读3次

原文: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这一章,是孔子对其学生子贱的评价。评价还挺高,“君子哉若人”,说子贱这个人啊,是君子。看出来,孔子对他的这个学生,还是赞许的。孔子可不是随便赞许人的,他可是不以个人好恶,坚持以“德”为标准的。子贱能不能当得起“君子”称号呢?那我们来看看子贱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家语·弟子篇》说:“宓不齐,鲁人,字子贱。少孔子四十九岁,为单父宰,有才知,仁爱百姓,不忍欺之,故孔子大之。”并且,《吕氏春秋·察贤》中说:“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这说明,子贱对人民仁爱,善为政。这说明,子贱当得起这个称号。

        其实后面那句话更有意思,就是“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译出来的意思是鲁国如果没有君子,那他从哪儿学来的好品德呢?这话含有什么意思?孔子自夸?夸赞自己弟子是君子,鲁国有君子,子贱是跟君子学来的,那自己是他的老师,这是暗地里夸自己也是君子?但依孔子温良恭俭让的性格,他不种那种自吹自擂的人。再说,《论语》系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要推崇孔子,不必让他自己这样自吹自捧,所以这句话能被记下来,应该是后辈弟子认为这句话有深意。那有什么深意呢?

        有可能是孔子对自己所处鲁国的自豪。毕竟,鲁祖的祖先是“制礼作乐”的周公,鲁国可以说是众多诸侯国中,对周文化保存最齐全的,最能代表周文化的诸侯国。但如果是这样,可以单独一条说明,不会在这一章里利用反问句特别说明。还有深意。这时,我看到了《韩诗外传·卷八》上这样说:“子贱治单父其民附,孔子曰:‘告丘之所以治之者。’……对曰:‘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有二人,所师者一人。’孔子曰:‘所父事者三人,足以教孝矣,所兄事者五人,足以教弟矣;所友者十有二人,足以袪壅蔽矣;所师者一人,足以虑无失策,举无败功矣。’”据此,子贱能治理好单父,也是通过尊敬贤人,有贤人相助才能实现的。所谓“君子贤其贤”,孔子定是据此而有感而发。子贱通过亲近、尊敬贤人,向贤人学习,自己才能成为孔子称赞的君子。这说明,一个人自己主观上要求上进很重要,但同时,客观环境也很重要。子贱能成为君子,正是因为鲁国拥有一个君子群的氛围,是受到鲁国许多君子影响、培育的结果。因此,君子,也需要适合成长的土壤,也就是说,好的环境更有助于人的成长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冶长篇第三:君子,也需要成长的土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oz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