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作者: 糊涂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10:42 被阅读9次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上一章节,老子说明了失道,天良自性不圆满了,才提倡后天的种种仁义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本章是讲述如何依道治国,从失道的一个状态,让人们返璞归真,合于自然,圆满人之天良自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圣弃智,与《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是一个意思,不人为推崇圣、凡、智、愚,人们不为了追求名誉地位而起争端,这对人们是有百倍好处的。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不强调仁、义这些人为附加的所谓仁义道德,仁义礼智信,人的天良自性所本有,人们顺良心做事,自自然然,不加推崇,为仁不认为仁,为义不认为义,借用上一章节中的句子“百姓皆谓我自然”。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这句话与《道德经》第三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是一个意思。利,货利;巧,玩弄花样;不推崇物质至上,不人为推崇稀有物品的价值,让人们不执迷于追求物质,则人们也会不起盗贼之心了。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文:规章制度,文件

属:归属

见素抱朴:素,本来,原来;朴,未被开发的原木,引申为本来之意。同“素”。

见素抱朴意思是认识到自己的天赋良知良能,并能一直守心不移。

私:私心杂念

绝学无忧:绝学,就是致知。“学到无学处,入道方入门”这是明理,明白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大学》讲格物致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就是先从人人明理,再到人人修身,再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过程。明理是首要的,致知才能明理。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三者光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是不够的,所以要引导民众有所归属,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天赋良知良能,并能一直守心不移。清心寡欲,致知明理,则天下无忧。


参考书目:

张玉林先生著《中华民族养生健身心要》

张玉林先生著《儒学心法》

相关文章

  • 共学《道德经》第19天

    共学《道德经》第19天2022年3月6日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二十一)见素抱朴少私寡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十九章解读。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

  • 漫谈《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

  • 回归道社会安

    走马观花道德经(19) 19.道德经第十九景点——抱朴之门 第十九章 回归道社会安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

  • 老子反智反文明吗

    《道德经》通行本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道德经》中提到...

  • 《道德经》第十九章 朴素

    华夏传习书院~每日传习~经典永流传~ 《道德经》第十九章 朴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 《老子》真的主张“绝圣弃智“吗?

    《道德经》第十九章中“绝圣弃智”字面上的意思是“除去圣人断绝智慧”。关于这种解释,历来都有争议。 有崇老者认为“绝...

  • 读书打卡 day65/1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上篇|第十九章 经典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19-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出自《道德经》第十九章,意思是说:不要倡导圣贤,不要鼓励智慧,民众就会得到百倍的收益。 If...

  • 见素抱朴

    《道德经》第十九章 (原文译文/古文典籍大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uk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