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01
90年代的农村还相当地贫穷落后,没有电话、没有汽车,连电动车都没有,对外界的认知全然指望家里的那台17寸的黑白电视。那时候,每个村子里都建有自己的小学,生源就是本村适龄儿童,完全不必担心生源流失问题。
我的小学就坐落在离我家500米左右的村子正中央。我家住在村东头那条街道的中间部位,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六七分钟的路程。那年月,从三四岁开始就在村子里和小伙伴们满街跑,所以,上小学,当然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没人接送。不过倒是完全不用担心上学路上会无聊,一是有同学结伴而行,二是上学路上也是处处皆风景。
那时候,小学还是五年制,从我家到小学的这条路,我走了五年,每天至少来回四趟,记得有一段时间还加上了晚自习,这样就变成了来回六趟。这条路我是再熟悉不过的,即使闭着眼睛,我也撞不到墙上,踩不进沟里。
小时候,村子里的路都还是土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碰到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寸步难行。就是这条曲折蜿蜒,充满挑战的小土路,承载了我童年时的欢声笑语、追逐嬉闹和心惊胆战。
从我家出来走上两三分钟就到了第一个路口,向右一拐,有两个大坑,左右两边各一个,左边的坑稍小,右边的坑特别大。白天路过这两个大坑,我都会沿着坑沿玩上一会儿,或薅朵野花,或拔根茅草根,或顺着斜坡上下飞奔,或雪天在斜坡上滑雪……但在那些晚自习的夜晚,这两个大坑却成了我的“噩梦”。
四年级那会儿,不知道什么原因,学校突然通知要上晚自习,晚自习也只是持续了两三个月,后来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每次晚自习放学,我们都会三五成群地结伴回家。这些同学都住在我家和学校之间,所以在回家路上,人员在一个个减少,直到剩下我一个。而这两个大坑,就在剩下我一个人之后的必经之路上,每天的晚自习回家,我都是不敢左顾右盼地飞奔过去,我的心简直要从喉咙里飞出去,摁都摁不住。偶尔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向左右两个大坑瞟上两眼,黑乎乎一团,好似随时会张出血盆大口把我吞掉。
好在爸爸总能看穿我的心思,每天晚上,爸爸总会站在往我家拐的那个十字路口上,手拿手电筒,照亮我回家的路。
我家到小学这条回家之路,虽短,但走的时间最久,来来回回的遍数最多,加起来也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路,一段充满欢声笑语和温情的路。
02
到了初中后,每天要走四里地左右的路程去上学,这是我们瓦店乡唯一的一所初中。上学的路不再是那条熟悉的小土路,而是一半土路一半水泥路。上学所需的交通工具也从两条腿升级成了两个轮子的自行车。
初中与小学相比,多了早读和晚自习。每天早上五点半开始跑操,运动半个小时后转为早自习,各种背诵。晚上有两节晚自习,上到9点左右。初中这三年,有一段时间我是住校的,有一段时间我是住在同学家里的,但回家这条路也是每天需要来回三趟的:早读放学、中午放学和下午放学。
这三趟回家之路,无论春夏秋冬,雷打不动。最折磨人的要属冬天了,那时候的冬天似乎比现在更冷,骑自行车到家大概要十分钟,来回二十分钟的路程,已经让我的手、脸和耳朵生了冻疮,每次到家都没了知觉。遇到下雪天,便要“滑雪”回家了,一路跑一路滑,乐趣自在其中。
从家通往学校的路,除了这条“大路”,还有一条“小路”,这条小路是从庄稼地里斜穿过去的,要比大路节省10分钟左右的路程呢。但这条小路却并不理想,是我独自一人所不敢走的,因为中间需要经过一片坟地,孤身一人在走在这条小路上,总能隐约听见“啪嗒啪嗒”的脚步声,总感觉背后有人,却又不敢回头。那种被人“跟踪”的感觉会让你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特别是傍晚时分,或是阴风怒号之时,更是有一种通往阴间的错觉。因此,“小路”虽近,却让我望而生却,不敢轻易踏足。
03
由于初中三年的荒废,只能放弃中考,去了我们市里的一所中专继续学业。时间已经来到了千禧之年,村子里多年崎岖不平的小土路也被光滑平整的水泥路所代替。由于学校在市区,家与学校的距离也拉得更长了,由四里地变成了三十多里,由自行车变成了公交车,由每天回家两三趟变成了每周回家一趟。
那时候,坐公交车来回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公交车并不从我们村里过,需要去邻村路口截车,一个小时一趟,必须把握好时间,万一错过公交车,你就需要在路口再等上一个小时。由于车次少,每趟车上的人都被塞得满满的,坐一次车能把你挤瘦两斤,更悲催的是,有些时候你连挤都挤不上,你便只能眼看着公交车缓缓远去,祈祷下一辆车的人能少一点,保佑你顺利挤进去。
从家到学校,在车上的时间需要40分钟左右,如果加上等车的时间,每次都要花费一个半小时,费时费力,让我心生厌倦。后来,爸爸为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因为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不在一个地方,中间隔着三里地),我便放弃了坐公交,决定做一个“骑行侠”,每周骑自行车回家。
骑车回家路上需要一个小时,虽然腿蹬得很累,但和邻村的两个小姐妹一起说说笑笑也便不觉累。突然发现,每次的上学之路,总是我把小伙伴们一个个“送”回家,最后一段路留我自己独行。这次也一样,把两个小姐妹“送”回家之后,我还需再独自骑行二十分钟,那时候最害怕的是秋天玉米比人还高的时候,因为中间一段路的两边是大片的玉米地。每当玉米长成的时候,一个人骑车走这一段路,总会对两边黑压压的玉米地有莫名的恐惧感。看不见的才是最恐怖的,生怕从玉米地里钻出什么怪物来。
记得有一次,好朋友圆圆周末来我家玩,便和我一同骑车回家。从市里出来后,有一条分叉路口,如果不注意,两条路很容易走错。那个周五回家稍晚,天已经暗了下来。我和圆圆经过这个岔路时只顾说笑,居然走错了路。圆圆是第一次跟我回家,自然不知道路,我却越骑越心虚,直到骑进了一片麦地里,才确信自己果真拐错了路。怎么办?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周围是大片的麦地,一个人影都没有,我和圆圆开始害怕起来。
幸而,又向前走了一段,借着微弱的月光,看见一个爷爷在浇地,我们向看见救星一样奔向爷爷,问清了路线。爷爷告诉我们,我们要去的地方就在正北方,只要我们沿着爷爷指的小路骑出麦地,就会看见一条大马路,一路向北,便能找到回家的路。我和圆圆谢过爷爷,急冲冲骑车赶路回家,终于在晚上8点左右赶到家中。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联系不到人,只能死等,骑行到村口时,我看见爸爸妈妈左顾右盼焦急地跺着脚,家人的牵挂使这个黑夜变得温暖无比!
04
2004年,我的大学生涯开始了。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变得更为遥远,先要坐公交,再转乘火车,再乘坐公交,交通工具转来转去才辗转到学校,一周一次的回家也变成了只有寒暑假才得以回家一次。
刚上大学那一年,非常不习惯,想家想得晚上钻进被窝偷偷抹眼泪,不敢打电话回家,因为害怕听到爸妈熟悉的声音,只要听到爸妈的声音就会觉得委屈心酸,不自觉的流泪。
那时候回家一趟可真费劲,先从学校坐公交车到火车站,再坐火车到安阳(当时的绿皮火车可真便宜,学生价8元),再从安阳火车站搭乘公交车到汽车站,再坐汽车到村口,再步行回家。一趟下来,至少需要一大晌的时间,现在想来,真是狼狈不堪,却又挡不住回家那喜悦的心情。
05
结婚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回家的路越修越平坦,宽广的柏油马路,再也不用担心雨雪天气下的深一脚浅一脚。火车、公交车也不再是自己回家的主要交通工具,自己开车回家既方便又快捷,想几点走就几点走,不用担心买不到火车票,也不用担心错过火车时间,从心理上来说,回家的路似乎越来越“近”。
现在开车回家,如果走高速,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就可以见到爸妈。与大学相比,回家方便了很多,节省了太多的时间,我以为我实现了回家自由。但结果,完全两码事,工作、孩子、婆家的事,事事都来阻挡自己回家的脚步。
特别是这三年的疫情,更是在我和爸妈之间建起了一条屏障,阻隔了我回家的路。最严重的那年,整整一年都没有回家,没见到爸妈,即便是在过年期间,也因为“不让出市”的规定,而未能回家团聚。
记得去年疫情刚放开的时候,身边大多数人都感染了病毒,自己当然也未能幸免。人在生病的时候是最脆弱的,那个时候好似着了魔一般,发疯似的想家,想爸妈,想到什么也不想干,想到眼泪莫名其妙往下流。原来,是自己太长时间没回家,是远方的家在呼唤自己呢。
回家的路越修越好,回家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便利,可回家的时间却不知去了哪里?我想找回属于自己的时间,我想实现回家自由,我想多走几遍回家的路,可这终究只是“我想”……
从小学到结婚,回家的路虽然越走越远,但却越修越好,回家的路越来越便利,但回家的次数却越变越少。回家的路看似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可无论它有多遥远,也阻挡不了回家的心。因为家中有思念你的人和你思念的人,有爸爸妈妈永恒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