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即位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第四子李元吉为齐王。三人当中,李世民功劳最大。太原起兵也是李世民的主意,在以后的战争中,他立的战功也是最多。李建成的功绩不如李世民,只因为他是长子,才被立为太子。
李世民有勇有谋,手下还有一大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武有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李建成知道自己的威信不如李世民,心中十分妒忌,联合齐王李元吉,一起排挤李世民。
表面上,兄弟三人还很和睦,背后,李建成时时都想除掉李世民。有一次,李渊由三个儿子陪同一起外出狩猎。李建成有一匹烈马,虽然跑得很快,但前腿软,在奔跑时会突然跌倒。李建成让李世民骑着这马追捕猎物。李世民不知情,就骑上这马追赶。这马速度飞快,等快要追上鹿时,马突然前蹄跪下,李世民猝不及防,从马背上翻下。幸好李世民一个前空翻,稳稳地站在地上。
李世民是聪明人,立即明白是大哥想要用这马害他,但李世民不在乎。东征西讨,他大数时间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便又翻身上马,继续奔跑。就这样连续从马背上掉下来三次,却没碰破一点皮。李世民把马交还给李建成的侍卫,对站在一边的宇文化及说:“有人想用马暗害我,可惜生死有命,枉费心机!”
一天,李建成请李世民到东宫喝酒。几杯下肚,李世民突然肚子剧痛难忍,回自己的西宫后竟吐了血,直到御医给他服了药,他才渐渐好起来。
李渊得到消息,猜想是大儿子对二儿子下的毒手。尽管如此,他仍然不忍心废掉太子,但又不想让二儿子受伤,于是他想让李世民去洛阳,管理陕州以东的州郡。李世民觉得也不错,就答应了。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紧张,认为让李世民去洛阳是放虎归山,便打一些大臣向李渊上书,说李世民去洛阳会有分裂国家的危险。李渊一听觉得有理,这件事便作罢。
李建成、李元吉还处心积虑地拉拢李世民的亲信。李建成派心腹送给尉迟恭一车金银珠宝,谁知尉迟㳟拒收,还送走来使,向李世民禀告此事。
李建成为了扫除李世民及其亲信,各种手段一齐使用。收买这招失败后,又向皇帝密告李世民的天策府谋士房玄龄、杜如晦行为不轨,应将他们逐出天策府;加外,还向皇帝谗言,请求外派李世民问下程咬金去康州任刺史。程咬金虽是武将,却粗中有细,看出其中问题,便对李世民说他至死不去,还让李世民尽早决断。
李世民也意识到形势严峻,召集天策府文官武将商讨对策。这时,突厥又来骚扰,李建成举荐李元吉率兵出征,并欲借此机会将李世民部下大将一齐杀掉。李世民将此事告诉李渊,李渊要亲自审问。
李世民一次次忍让,已经达到极限,不仅涉及到个人生死问题,还关系到唐朝江山的大问题。李世民终于狠下心来反击。当天深夜,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埋伏在玄武门。天刚蒙蒙亮,李建成和李元吉骑马进。二人有所察觉,李建成回马想走,李世民从墙后出来招呼。李元吉做贼心虚,想先下手为强,就摘弓搭箭。哪知他心慌力弱,箭箭落空。
李世民不再迟疑,对着李建成就是一箭,李元吉也被尉迟恭射死。李渊知道消息后,也无可奈何,只好立李世民为太子 。这便是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