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一件黑色的大棉袄,因没拉拉链,棉袄向两边敞开着。肚子微微凸起。灰色的毛衣看起来已经有了年头。一条深灰色的裤子上粘着黄色的泥土。脚穿一双普通的黑色运动鞋。再加上那张肤色偏黑的脸,怎么看都像是一位地道的农民。这就是一所乡村小学的校长留给我的初次印象。
而站在他两旁的另两位男老师,一位比他年长,另一位跟他差不多,我倒是觉得他们更像校长。很快,迎接我们的人中,那位负责讲解的年轻女教用甜美的声音开始介绍,我们的脚步也随之移动起来。
学校大门的左侧,是一大片田地,整齐的田垄间绿油油的是冬小麦,还有几垄是大蒜,里面还种着什么我没有看出来。我知道这是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这时候,我们这个团队的带队领导说:“你们可能没见过,我是见过宋校长带领学生种小麦的情景。一群学生用绳子拉着一个人工播种机,校长在后面扶着,很像农民在田地里播种。”
这时,我下车后第一眼看到的那位最像农民的宋校长笑着接口道:“因为现在即使是农村孩子,家长也很少让他们干农活。我带他们亲自体验农民们的各种劳动,我们什么都种,黄瓜、豆角、茄子、辣椒……收获后,我们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孩子们都特别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绝不会浪费。”
菜园的北面是一个方形大花园,一条笔直的长廊是花园的一道边。长廊上缠绕着的枯藤上还坠着被秋天和冬天风干了的大葫芦。这种大葫芦据民间说法是治疗咳嗽的好宝贝。宋校长说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村里有很多人来学校找他要这种大葫芦熬水喝,治咳嗽。
顺着长廊向北走了大约十米处,向左出现了一条小道,我们在引领员的带领下刚拐过弯,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宋校长指向旁边说,那有两棵腊梅开得正好。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腊梅。鹅黄色的小铃铛,有的口朝上,有的口向前,正徐徐地吐出一股股香气。园子里,植物的种类较多,虽然目前都一样的空无一叶,但有的植株是枝条状的,有的是灌木状的,还有的比较高大,有的比较矮小……
园子的中心是一座亭子,名叫感恩亭,而园子四周的地面,包括长条凳的布置都很有讲究。宋校长介绍说这是按照八卦阵的形式布局的。每一个长条凳面,都是一个八卦阵的符号。我们细看,真是如此。宋校长说现在植物还没有发芽,等一个月后,他们的这个园子会一日比一日漂亮。
走出花园,我们看到地上放了两个笼子,一个笼子里是鸡,另一个笼子里是几只小兔子。宋校长说,这些动物归学生们养,因为刚开学,他们的动物数量还少,孩子们在放寒假的时候大都把自己养的动物带回了家。很快,他们就会把自己养的动物再带回来的。此时的我们已经被这位校长的教育情怀折服了。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来看他们学校的阅读。很快,我们被请进了他们的会议室,讲解员开始为我们做详细的介绍。他们学校一直和一家专做阅读的机构联谊,学习人家的方法,分享阅读经验。宋校长说因为他们的阅读做得好,也得到不少资助。他们的图书,学生随时可以借阅。他宁愿学生们把书翻烂,也不愿意让图书完好地待在架子上不动。他们的图书小架随处都有,包括花园的凉亭里。他们也经常举办各种读书活动,这从他们的剪影上可以看到。
不过,当宋校长说他们学校只有不到一百学生时,我大为吃惊。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大的校园,多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啊。
离开时,正是课间,我看到了那群孩子,他们中的一部分正在操场上追着一个足球奔跑,那速度,绝对称得上是追风少年。宋校长慈爱地看着他们,不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小心绊倒。好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校长,我不由赞叹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