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本来文章应该昨天更新。周末回了一次家,每次回家都是一场十分消耗体力与心血的事,虽然昨天下午就回到了宿舍,但是还是没有办法写东西,必须要回血回一天,才能静下心写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6828652/5fc26c765e5b4f79.jpg)
自从开始写一人食之后,我发现其实除了我之外很多人都是一人食,回家的前夕我突然想到母亲在老家也是一个人吃饭,她究竟是怎么打发一日三餐的呢?回想起曾经不止有一个已经身为母亲的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家都不在家,我就一个人随便吃点就行了。”想到这有点心酸,很难想象当我在大城市里吃着花样繁多的美食的时候,我妈她究竟在吃什么。
周六刚好是中元节,一直都有中元节祭祀的习俗,难得赶上一个周末。一个月之前,母亲就打电话来通知我,让我中元节回家。我答应了要回家过节,也答应了要陪她一起去菜市买祭祀用的菜。
当天早上五点半,我睁开眼看到母亲站在床头看着我,她说:“走吧,去买菜吧。”
我眯着眼睛,没来得及刷牙洗脸,迷迷糊糊的就跟着她上了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节的原因,人很多,有很多认识的人,母亲一路上跟人打招呼,大家都问她,后面跟着的是不是你女儿?她有点开心,同时又有点尴尬,怕别人问她女儿结婚了没有。
菜市买菜的人更多,小小的肉摊前面挤满了人,母亲试图挤进去,很快就放弃了,她说呆会再回来买。结果没有等到待会,去了下一个肉摊就买了祭祀要用的肉。
![](https://img.haomeiwen.com/i6828652/45c4be5f34d4584d.jpg)
老家那边祭祀用的菜通常有四样,红烧鱼、红烧肉、青菜、豆腐。红烧鱼还要用鳊鱼,这种平时根本就不会吃的鱼,卖鱼的的也忙的很,母亲想要去还价,结果发现卖鱼的太忙好像没有空来谈价,只好原价购买。
菜市上有一家豆腐很有名气,是老豆腐,炒菜不碎,还有豆子的香味,以前经常被母亲当作乡下特产带去送给住在城里的好友。母亲不知道怎么挤,竟然挤到了卖豆腐的人身边,我站在人群中看她,觉得她也有可能会被当作收钱的人。心里更是好奇她平时一个人的时候是否会到菜市买菜。家里前后的小菜园里种满了菜,黄瓜、丝瓜结的正欢,毛豆也到了季节,小青菜长的很好,南瓜虽然有点慢,也不紧不慢地开花结瓜。
如果一年之中她也只会在我回家的时候还有祭祀的时候来菜市,数数也才寥寥几回,那些我不曾回家的祭祀的节日,她一个人挤在这喧闹的菜市之中,应该很寂寞吧!
后来母亲特意买了黄鳝,说要回家爆炒洋葱,黄鳝真的很贵,简直就是奢侈,因为很少买,做的也少,后来做出来的效果很一般,剩了很多。我让她扔了吧,母亲说,不行,这是最贵的菜,一定要留着都吃掉。
我恍然间明白了,其实母亲的一人食大部分都是剩菜。母亲的一人食的食物其实很单调,要是我问起她去年的这个时候,早餐吃了什么,她也能说出来,因为从来没有改变过,白粥与咸菜。晚上总是吃剩菜居多,要么中午的剩菜就着早上剩下的稀饭,要么就是中午的剩饭。
已经为人母的姐姐说,他们都不在家,中午我就随便吃了点昨晚剩下的。
姑姑总是最晚上桌的人,当她炒完菜,我们已经几乎都快吃完了,然后开始吃剩下的菜,有些时候有新鲜菜的时候,她也会先吃昨天剩下的那些,她不会知道自己的三高跟吃剩菜有关系,只是不再吃荤菜,也许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舍得扔掉。我们从来也没有想过,等到姑姑上桌了再动筷子,虽然我们很多人,但是对于姑姑来说,那就是她的一人食。
舅妈从来不上桌吃饭,后来有一次我们把她拉上了主位,她竟然从头到尾都没有动过筷子,一直看着我们,我们不停地给她夹菜,她只是做做样子,并没有真正的入口。我想起她在厨房里的小桌子,不知道她一个人在那张小桌子上吃了多少餐食。
闺蜜刚做了母亲,她必须吃单独的食物,那些未放盐的各类荤汤,为了宝宝,为了催奶,这是专属于她的特制一人食。
也许当一个女人,成为母亲,就注定要开始吃这些特别的一人食,就算我们陪在身边,依然剥夺不了她们的这种特殊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