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历史的目的在于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有人说,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也有人说,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还有人说,历史的真相永远不为人所知。正因为历史深邃难以弄懂弄通弄明白,所以,研读历史就是这么有趣的事儿!
中华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承,在世界历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份量。本人上中学时极爱学历史,发了历史书,在半月之内就把书自行读完了。然后在学校里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把历史书揣在口袋里,不到一个月,历史书的书皮就磨破、磨掉了。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所以,本人初高中历史课的成绩一直非常不错。高一期末考试时本人的全科总分曾高居年级前十,文科优势十分突出明显。由于考虑到要考大学,高二文理分科时,还是选了理科,因为那所高中文科班的升学率远低于理科班,文科班考上大学的概率非常低。从此,我学文史哲知识就几乎成了自学自娱自乐,直到今天。
通过这么多年的自学,我感到中国的历史既悠久又复杂,甚至是太复杂,并非初高中所学的那样黑白分明、非黑即白,灰色地带非常多,更不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影视剧里霸屏的戏说和宫斗剧所展现的那样。中国80%人的历史观可能还停留在初高中水准或者是《戏说乾隆》、《铁齿铜牙纪晓岚》、《还珠格格》,还有现在热播的《某攻略》的水准上。这是中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的悲哀。也无怪乎会产生大面积的历史虚无主义,因为文化市场上就很难找到敬畏历史的真品诚品和良心品。一个靠戏说宫斗来普及熏陶历史知识和进行历史观教育的国家,与抛弃自己的历史无异,既不能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超越前人,也不可能厘清现实以警示后人,昭示未来。
稍微细读一下历史会发现,对同样一个历史人物和同一件历史事件,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评判是褒贬不一的,甚至在跨越几百年、上千年之后,评判还要几经周折或截然相反地来一次剧情反转再反转的。我寻求到的原因就是,中国历来就是一个超大规模、超常复杂、超难治理的发展极不均衡的国家,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没有之一。比如,战国时期楚国宣威盛世(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29年)时代,仅楚国的地域就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国家治理横跨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流域。所以,研读中国历史一定要耐心、要细心、要正心,对具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切莫急于下结论,盖棺都不能论定,甚至千年之后还有争议。
研读中国历史,有一个很好也很新的角度,就是外国人如何看中国,即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如何看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事和人。
外国人写的中国通史,无论是欧洲的《剑桥中国史》,还是日本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还是新近风靡全球的《哈佛中国史》,一经发行无不震动全球,列入世界各国大学甚至研究生中国通史教育的教材,引进中国国内之后,也都备受重视。因为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总会有一些与国内中国通史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就好像是一个人站在琉璃房子外面看房子里面发生的事一样,模糊而超然又不缺感兴趣的细致,既不是那么特别清晰,又可领略全景,还有一些当事人都没有特别觉察到的核心细节。
日本讲谈社中国史比如:由加拿大汉史学家卜正民倾10年之功领衔主编的《哈佛中国史》一经出版便引起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都强烈推荐。该套中国史书被认为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最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已被芝加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
美国哈佛中国史本人在读研时在图书馆翻阅过11卷本的《剑桥中国史》,不求甚解,非常快速地略读,现在想来颇为遗憾,近期决定全套买来重读。
今年,本人先后自购得日本人主编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和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哈佛中国史》。准备两套书同时对比阅读,一套放在办公室中午读,一套放在家中抽空读。
现在在家中读的《哈佛中国史》,拿在手上就发现不一样。
拿到手的哈佛中国史•唐朝卷《哈佛中国史》全套六卷,这套丛书的英文名是“帝制中国史”(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与中文译名差异较大。很容易明白,因为这套书从秦汉写起,而不像其他中国史那样从上古写起,它只涉及中国帝制的历史。本书的主编卜正民在接受腾讯文化的采访时说:“我们并不是要写一部完整的中国史,我们希望选择我们擅长的领域。这套从书是想为读者提供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而不是用细节把读者淹没。”
不得不服美国人对中国抓点抓得精准。
确实如此,两千多年来对中国社会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皇权专制。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民生等等社会发展因子,无不与此有着极其紧密的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换一句话说,上述中国历史因素既受皇权专制深刻影响,又为皇权专制服务。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帝王兴衰存亡更替史,绝大多数老百姓只能跟着走或被动承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以后会和简友们一起分享这三套别具一格的中国通史的阅读心得。
最后向广大简友、书友和同道请教一个问题。有没有人推荐几套咱中国人编著的世界通史或世界国别史例如美国史、日本史或英国史等。我想了解一下咱中国的史学界对世界特别是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程度。不能老是别人把我们解剖得透心透肺,看得一清二楚,我们对别人始终是雾里看花,不得要领。这可关乎中美贸易战的走势了。对于国家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适用的。
网友评论
近二十年来流行的几十部宫斗剧、戏说剧和明清权斗剧,我从来都不看,一集都看不下去。不知是时代抛弃了我,还是我抛弃了时代。
拜服您的解读,电视把历史都给毁了!
谢谢老师夸奖!
所以,我选外国人编的中国史读!
我没有系统地去深读过世界史。只鳞半爪地看过一些断代史。我从街边旧书摊上收了一套《世界史》,美国三四十年代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言简意赅,大纲式的阐述,语句精炼,史实客观。但是,你想不到的是,这样一套三卷本的世界史,竟然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期间中央民族学院翻译,三联出版社的作为内参和批判性的读物。这是我唯一的系统性阅读的一套世界史书籍。
感兴趣的话,可以上“孔夫子旧书网”,也许有售。🌷🌷
您太客气,绝不敢称"先生",才过不惑之年,还不想那么快老去!
您能否推荐几套世界通史呢?
可以买来看、读!
谢谢点赞,欢迎转发!
🍇🍇🍇
我还没有搞清楚呢,怎么回事?
是的,系统极不稳定。
粉身碎骨地跪服您!😹
中国历史太复杂,以前学的历史只能用来考试,再加现在流行戏说、宫斗,就很难搞清楚了!
谢谢点赞,欢迎转发!
的确如此!
👍👏
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