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节专业的心理主讲老师讲的课,内容是针对3岁多的孩子一些日常行为的解释。课程题目是“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我把听到的笔记整理了一下写下此文,希望能对大家有一些用处。
3岁多的孩子,这个年龄段也是小孩自我意识的萌发期。这个时期的一些表现有:
第一:孩子的一个意识便是“这是我的”,表现为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用,有的小孩甚至表现的更为强烈一些,出门看见别人的玩具也会去抢,说是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外在的物质来建立自我意识,告诉别人这是我的。孩子的这种行为很多时候被家长误认为自私,其实这与自私是有区别的(自私有些损人利已,你不能理解别人不给你东西你就说人家自私)。家长一定要维护孩子的这个自我意识,让孩子分清自己的和别人的。可能有些大人不以为然,认为这很简单,长大就知道了,但往往一些大人的物权意识就非常的淡漠(别人的东西不给自己就生气,实质上还是没有分清你的和我的)。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第二:孩子对秩序的维护和对事情的执拗的背后目的
例如,秩序维护表现在家里妈妈坐的椅子,爸爸坐的椅子,爷爷奶奶坐的椅子,在小孩子看来,是不能乱的,爸爸不能坐在妈妈的椅子上,爷爷不能坐在爸爸的椅子上。要是坐乱了,她会要求换到正确的位置上。执拗表现在,坐电梯时,她要按按扭,结果大人先按了,孩子就会不依不饶,非要重来,她自己按。
孩子的秩序和执拗被破坏了,她会哭会闹,解决办法是帮她恢复一下,例如坐错了位置大人换一下,让孩子重新按一下电梯。但是有时候孩子会说不,不愿意,大人哄哄还过的去。最严重的是她的秩序依然是改变前的,例如她的一瓶水,让哥哥喝掉了,她不愿意重新拿一瓶,就要原来的那瓶里的水,这个时候大人知道时间过去了事情发生回不去了,孩子理解不了,坚持要她最初的那一瓶被哥哥喝了的水。想法实现不了,就让她哭好了。
让孩子把难受的情绪描述出来就行了,在孩子拒绝大人接触她时,尽量去试图和孩子亲近,通过抱、抚摸、和轻拍,让孩子发泄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第三:孩子语言背后的目的。其一,孩子的行为有时用语言表达不了,他会通过咬打摔东西来表达。这是语言跟不上行动。
孩子有时会说:“臭妈妈,臭爸爸,坏哥哥”,她是发现了语言的力量,并不是了解了语言的意义,家长越反对他说的越带劲,处理办法是跟平常语言一样,轻描淡写而过。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其二,孩子会问为什么,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例如她问汽车为什么能跑,你说加了油了,她会问加油为什么能跑,你说发动机让汽车跑,她问为什么发动让汽车跑,你说爸爸开的,总之你不管说什么她都会问为什么,这个时候知道就解释,不知道就不要解释,给孩子说一起查一查,找一找,让孩子也有一种寻找的习惯。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其三,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主讲老师叫了6名家长,做了一个游戏:其中一名扮孩子,其他几个还是家长。游戏开始,扮孩子的家长蹲在中间,其他的人围着她转,口里说着她平常说孩子的话:你怎么这么慢,烦不烦。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说,转了几圈后问扮成孩子的家长有什么感受,家长说她听烦了,甚至有种逃离的感觉。所以说大人对孩子经常说,孩子就认为自己是大人口中的样子。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其四,有效的语言和无效的语言
家长经常会说,孩子不听话,说了几篇还是那样子,在孩子看来她是听到了,但不是大人那样的意思。举个例子:孩子在家里跑来跑去,你说宝贝要乖一点,孩子不知道乖的具体内容,对她来说是无效的。如果你说宝贝,拿着玩具坐到沙发上去。她会理解到具体的内容,照着去做。
孩子有情绪时一定要引导孩子,家长能做到的(包括我,经常会对孩子发火),要引导孩子去表达。
第四,主讲老师讲了父母的层次。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这里分了4个层次。配上图大家就看到了。我主要讲一下主讲老师当时做的游戏:伸出一只手,做成兰花指状,老师说:“请大家把手放在额头上,放在额头上。”但是她呢,把手放在下巴上,家长们听着她话,看着她的动作,有的放在下巴上,完全忽略了她的语言,有的直接是疑惑不知道放哪儿,问她“你怎么放在下巴了?”原来讲师想表达一个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种自身行为对孩子产生的深远影响,往往忽视了自身的行为,产生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结果。
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更能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也能更好的去教育和帮助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