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非专属消零民间故事悬疑、灵异、志怪,玄幻、怎一个好悬的世界
民间故事:黄皮子一再求情,猎户却不听劝,殃及后人

民间故事:黄皮子一再求情,猎户却不听劝,殃及后人

作者: 诗文书画汇 | 来源:发表于2021-08-23 12:48 被阅读0次

常言道:听人劝,吃饱饭。人人皆知这个道理,不过却有很多人与这句老话背道而驰,结果往往给自己及家人带来麻烦。

今日小编要讲的这则民间故事便与这个道理有关,故事大体讲的是:一位猎户捕捉了一只黄皮子,黄皮子苦苦哀求他高抬贵手,放他一马,可猎户却不听劝说,执意将黄皮子杀害,结果殃及后人,遭到了报应。

可见,“听人劝,吃饱饭”的老道理是如何重要了。

闲话少叙,民间故事这就开说了!

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蓟州有一位乔姓猎户。他家世代都以打猎为生,不过,在他父亲弥留之时,曾传下来一个规矩:有身孕的动物不得猎杀,有灵性的黄皮子更猎杀不得。

起初乔猎户谨记父亲的教诲,不过,随着附近猎户越来越多,猎物越来越少。乔老汉为了多赚些银子,他慢慢将父亲临终的嘱咐抛到了九霄云外。

更何况,黄皮子的皮毛值钱不说,肉还可以拿去单独贩卖,乔猎户吃到了甜头,开始在山中设下专门捕捉黄皮子的兽夹子,每日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不过,接下来的一次遭遇,却让乔猎户吃了苦头,连累了自己的孙儿。

且说有一日的黄昏时分,乔猎户照常进了山。他挨个查看兽夹子,却是一无所获。

等到查看最后一个兽夹子时,却发现一只全身金色毛发的黄皮子被夹住了腿,趴在地上不住地盯着兽夹子。

毛发如此金黄的黄皮子实属少见,乔猎户喜上眉梢,大笑着走了过去。

“这毛发果然少见,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乔猎户自言自语地说道。

可那只黄皮子却突然说话了:“老哥,我求你高抬贵手放我一马,我会谨记这份恩情,让我的后代都来报答你和家人,求你放过我!”

黄皮子开口说话了,乔猎户还是头一次遇见。他吃惊地看着黄皮子,片刻后说道:“你这家伙太狡猾,休要哄骗我!我还是把你的皮毛卖了,赚些现银才是真的!”

尽管黄皮子苦苦哀求,可乔猎物并不听劝,他抄起家伙接连打向黄皮子,没几下,黄皮子瘫在地上不动了。

乔猎户很是得意,扛着黄皮子下山了。

隔日一早,他拎着皮和肉去了镇上。果不其然,那皮毛确实值钱,乔猎物卖了不少银子。

回来的路上,乔猎户还特意买了一些酒水。

此事过后,乔猎户吃到了甜头,哪里肯收敛?他在山中设下捕捉黄皮子的陷阱越来越多了。

如此过了几年,乔猎户的小孙子呱呱坠地。可自从孙儿降生那日起,乔猎户家就没有一日安宁过。

孙儿降生那日,乔猎户家门外突然站满了黄皮子和野狗,它们虎视眈眈地盯着屋内。

接生婆想尽一切办法,可孩子就是没法降生,儿媳妇险些难产而死。

紧要关头,乔猎户拿出弓箭,拼命射箭,那些黄皮子和野狗才慢慢散去。

不多时,小孙儿平安降生了。

此后,总有黄皮子和野狗在他家门外站着,乔家人害怕,对小孙儿是形影不离,生怕他出啥闪失。

“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乔猎户也不例外。就在小孙儿四岁那年,一家人都在门前收谷子。

此时,一只黄皮子偷偷钻过了篱笆,跑进屋里狠狠咬住了小孙儿的三根手指。

小孙儿一吃疼,大哭起来。乔猎户赶忙跑进屋内,此时,门外不远处的几只黄皮子消失不见了。

跑进屋内,却看见一只黄皮子叼着小孙儿的手,那三根手指已经被咬掉,就在床上扔着。

乔猎户愤怒地举起了木棒,就要打过去。此时,黄皮子开口说话了:“我先祖被你捕捉,一再向你求情,你却置之不理将它杀害,这是你欠下的孽债,总是要偿还的,你又有何理由棒打我呢?”

乔猎户一听,心里便是一惊。这些黄皮子守着自己不放,果然与自己捕杀那只黄皮子有关。

乔猎户想起了父亲临终时的那句嘱咐,这才明白事态严重性。

他扔下木棒,跪倒在地,乞求道:“都是我的错,找我来算吧,不要再伤害我后人了,求求你们了!”

黄皮子松开了嘴,小孙儿的手得以保全。那黄皮子慢慢走出屋门,随后说道:“这笔债就此一笔勾销。不过,你要许下誓言,以后不得再伤我族人,不然我绝不饶你!”

乔猎户闻言后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应了此事,并发下了毒誓。

黄皮子走了,家人都跑进了屋里,将小孩子背去看郎中了。

小孙儿的三根手指没有保住,落下了终身残疾,替祖父偿还了孽债。

乔猎户经历了此事,将山里的兽夹子全部收了回来,此后再也没有捕捉过黄皮子。

临终时,他嘱咐儿子说:“不要捕杀有身孕的动物,更不要捕杀有灵性的黄皮子!”

他的儿子将这句话铭记于心,一辈子没有伤害过黄皮子,也没有捕捉过有身孕的动物。

他和他的后人再也没有遇到过祸事!

结语:

俗话说得好:杀人不过头点地,得饶人处且饶人。那黄皮子一再求情,可猎户却被利益蒙蔽双眼,做事不留余地,结果殃及了小孙儿,遭到了报应,此举实在令人唾弃!

常言道:听人劝,吃饱饭。倘若故事中的乔猎户听取了黄皮子的劝说,他和家人也不会摊上祸事。

借此故事,小编告诫世人:我们做事切莫一意孤行,要留有余地,有一颗宽恕之心。不然到头来,吃亏了还是自己!

相关文章

  • 民间故事:黄皮子一再求情,猎户却不听劝,殃及后人

    常言道:听人劝,吃饱饭。人人皆知这个道理,不过却有很多人与这句老话背道而驰,结果往往给自己及家人带来麻烦。 今日小...

  • 民间故事:猎人捕捉黄皮子,兽夹子却总丢失,不听老翁劝倒了大霉

    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613期,喜欢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给个关注。 作者:小田 小时候,笔者就经常听身边的长辈人讲...

  • 不听劝

    刚刚看了一下小区里的群,大家聊的热火朝天的。说啥呢?又是在说狗。说狗无非就两件事。第一,狗狗拉臭臭,主人不清理,第...

  • 不听劝

    今天真是糟糕的一天。 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到家快八点了,孩子的作业及安排的其他事情一样都没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借口,...

  • 不听劝

    有时候老人真的很让人恼火,一副你能奈我何的臭脾气。 最近大家都在躲阳,老妈自己在家感染了没好利索呢,还偏偏要出来串...

  • 不听劝

    面对当下Yq放开的大环境,最担心的还是家里四位老人的健康了。不都说这个病毒对老人很不友好吗,考虑父母和公婆都是上了...

  • 十劝后人

    《十劝后生人》 一、人生;不一会完全称心。 二、生活;很难处处如意。 三、朋友;不比高低,要相互真诚。 四、穿着;...

  • 一坨胡扯的故事(7):无情崖

    在某个村落,估计是民间故事常有的普通村落。 在某个年代,估计是民间故事时常发生的普通年代。 猎户男子爱上了村里的姑...

  • 听劝与不听劝

    小华是个从不听劝的人,一天,一位挚友对他说:“不听劝的人,都是刚愎自用的人。”小华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而另一位挚友...

  • 不听劝的人

    每年麦收时节,总会有人在公路上晾晒,自作聪明的在两头用自作的路障挡住,有时是树枝,有时是电动车横过来。白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间故事:黄皮子一再求情,猎户却不听劝,殃及后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fa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