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琰圃,ID:秀琰玲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4449/f5ee54784e254dde.jpg)
雨后的黄昏,夕阳电力不足撑不过云层,天很快暗了下来。在路口看到“日出江海,梦启东方”这个又大又新鲜的广告牌的时候,我们就到了今晚的民宿——桃源客栈。
桃源客栈
红绿灯处右拐,就是这里了:桃源客栈。一个夹揉了文艺和江湖气的名字,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它。门前是328国道、沿江公路和海防线的三岔路口。圆陀角,长三角迎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就在桃源客栈一公里外的江边入海口。
农家新鲜丰盛的晚餐,将我们一路的期待推向了微醺,在沿江公路的海滨,夜的旖旎显得清新恬静。晚饭后入住客栈的二楼,善兰说:“我好像听到蛙声了。”说话的同时她撩开了窗帘,打开窗户向楼下张望。
我也跟着伸出脑袋往外看,眼前只见银光一片,似一面长方形的镜子平铺在楼下,那是一条小河。不远处,几个大风车的影子依稀泛着白光,那里应该就是海边。
是有蛙鸣,断断续续从镜面似的小河湾传来。窗帘薄纱飘在善兰的发鬓,她侧耳倾听着,若有所思地说:“最喜欢听蛙声了,像回到了小时候……”我的心也跟着她走过一片青草地,耳朵里飘过一串童话。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窗前。菜花黄时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仲春时节夜宿桃源客栈,圩海桑田让我们的思绪都飞到了从前。有两三点雨飘进来,潮湿了圆陀角的梦。今夜的我们一枕酣睡,然后去看圆陀角的日出江海,迎接第一缕阳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4449/af3fcbffade35a6a.jpg)
日出江海·梦启东方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生在南通,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莫不在苏大强的最东头——圆陀角了。
“日出江海·梦启东方”,看到这八个字,一下子就被启东市的文旅创意深深吸引了。向着太阳的方向奔跑,迎着生命的阳光前行;旭日东升,意味着梦想之路启程。
太阳虽是我们的老朋友,但它并不是每天都能与我们见面,它也不是我们想见就能见的。而在“海之头,江之尾”的圆陀角,太阳是近邻,见它就容易多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白居易笔下江南的日出。而圆陀角的日出是江海之上的蓬勃而出,更为壮阔。
春分不减寅时寒,凌晨的气温仍是如冬天一般必须穿羽绒服的寒冷,但并不能削减我们观日出的热情。喜欢看日出,看太阳冉冉升起时希望的力量也随之生长,这个世界充满了光明,一切欣欣向荣。
扬起希望的风帆,张开梦想的翅膀,摆脱黑暗,跳离苦海,跃出海平面的太阳像新生儿一样,每一次升起就是一次重生。太阳何其永恒,永葆青春并充满了能量,因为它每一天都得到新生。
我们众心捧日,迎接黎明的希望;我们沐浴晨曦,为今生的遇见托起感恩和祈愿。很喜欢湖北大学的校训:日思日睿,笃志笃行。太阳从东方升起是太阳的必修课;人生也有必修课,那就是每日的学与思,循志而行,才不偏离方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4449/867066c484d7753b.jpg)
郁金香花海
春分过后正是花朝节,花神仙至,百花报春争先绽放。梨花樱花飘似雪,玉兰海棠粉飞烟。春来圆陀角,郁金香满园。置身于郁金香花海,游园踏春赏花,一如海子的那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多少人的憧憬与舒怀。
郁金香色彩艳丽、高贵优雅,象征着幸福、爱情和友谊,是荷兰、新西兰、伊朗、土耳其等国家的国花。可见热情的郁金香有多让人喜爱。中国长期培育的郁金香,在全世界有8000多种。
不同颜色的郁金香有着不同的花语。紫郁金香:最爱、无尽的爱;白郁金香:纯洁清高的恋情;粉郁金香:永远的爱;红郁金香:喜悦、热烈的爱意;黄郁金香:开朗;黑郁金香:神秘高贵、荣誉的皇冠;双色郁金香:美丽的你、喜相逢。蹲下来,对个话,你听懂了吗?
漫步在郁金香花海,诗意在花丛中流淌。唐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里这样描写:罗帷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着蝉鬓。女子的婀娜风韵好比郁金香的花容,让人心旌摇曳。
在李白的眼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将美酒比作郁金香,或将郁金香等同于美酒。而我们江海也有美酒叫作“米歌”,流光溢彩,是何等的春风醉人呢。美酒亦或是美人,郁金香的世界,谁与知?
春有百花秋有月,花朝月夕,诗意启东,从现在拉开诗一样的画卷。我问江海何日老,江海问我几时闲?清风许我一壶酒,明月相期百花间。歌来歌往千帆竞,潮涨潮落一枕眠。我与江海皆未老,鸢飞裙舞四月天。
圆陀角没有纤纤烟柳,有的是一览无余的江风海韵。郁金香花海敞开春的怀抱,拥你入怀,明媚如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花海满启都。来就对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4449/a2bc055321794715.jpg)
圆陀角·渔人码头
漫步在渔人码头的堤坝,前方的栈桥向入海口处延伸,阳光耀眼迷离,脚下微浪轻轻。在海天之间,我们举目四顾,一任时光的洪流冲向记忆的岸堤。
盐碱的野地里并不能长出多少绿植,踏青踏的是硬邦邦的黄草地。但茅草芒尖冒出棕红色的新芽,土丘上成片都是。善兰说那是茅针。对,就是茅针。大家忽然有了动力,因为茅针嫩芽甜丝丝的,在儿时的记忆里是可以吃的好东西。
于是,只见一群鬓白花发的老顽童弯腰在草丛里奋力寻找,拔出茅针,然后小心拨出里面的嫩芽,放到嘴里煞有介事地尝一尝。咦,哪有什么甜味,只有青草气。不禁感慨道:如今生活的蜜罐子不离左右,小时候茅针的甜味算不了什么,只是艰苦岁月里一丝甘甜的记忆。
迟子健曾说:如果苦难里有柔软的光影浮动,苦难就不是深渊,它会散发着湿漉漉的动人的光泽。拔茅针是贫瘠的童年里只有春天才遇到的游戏,那么短暂。在玩耍的同时又有吃的收获,就像很多人对挖荠菜乐此不疲。
大自然总是慷慨的,平淡的生活因此又多了一份乐趣。即使上了年纪,这些美好的记忆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相反,越是现代化的日常和快节奏的体验,越是留不住一丝印象,更别说历久弥新。慢时光倒显得弥足珍贵了。
圆陀角的渔人码头,歇了歇脚,时光易老,一晃竟已至暮年。不过,怀旧的童趣把我们又带回到从前。向大禹借一个渔篓或蟹笼,当一回渔翁可好?可以坐收入海口的螃蟹,那才叫一个美。徜徉在江风海韵的阳光里,笑逐颜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4449/bd1a97e30c1d6d6e.jpg)
万里长江至此入海
到圆陀角,一定要来的一个地方,就是这里。说是美景,可能很多人会失望。因为这里并没有什么山水繁花之景,只有一座混凝土浇铸的巨型石碑。
苍松翠柏围绕的“长江江堤达标工程”纪念碑,“万里长江至此入海”的八个毛体字掩映在黛墨翠色里。春日晌午的暖阳照得人眼花缭乱,高耸的纪念碑于1998年建成,在阳光下见证着长江水浩浩汤汤奔向大海。东海、黄海、长江三水交汇,水天相接,一望无际。
站在碑亭长廊远眺,目光所及之处是大片大片的芦苇滩涂,江海之水已然退出到十里八里之外,江堤又向外扩张了一圈。蒹葭还未露出新芽,枯黄的芦花丛外有新开发的楼盘。茫茫的江水远在天边,恍惚间似海市蜃楼一般。
记得二十年前来过,这里还是一片江海交汇的水面,潮来潮往,浪花在脚下拍打着时光的鼓点,记忆犹新。沧海桑田的变迁近在咫尺,与海毗邻,向海而生。时间的沙粒堆积而成的不仅仅是陆地,更是江海儿女伟大的创造力,生生不息。
在海螺站小憩,天蓝江远海阔,享受一下无风无浪世界里的静谧。圆陀角在江之涯海之角,鸥翔燕舞,春光明媚。它曾经出现在我的梦里,很遥远却又很近。
阳光很好,照到我的世界每一个角落;我的世界很小,小到只需要现在这片刻的宁静与温馨。
有幸参加《江海文艺》团队圆陀角采风文旅行,与春天相约,与文字牵手,一路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