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这几天都在忙,忙着去支教前的种种准备:教学内容、方案,平均每两天一次的校内汇报和研讨,当然,还要准备行装。
和女儿的忙碌形成对比的,是我的萎靡不振。从峨眉回来后体能一直不太对,但面临投资项目的deadline,不得不强打精神看了几百页的评估报告和合同文本。在最后完成相关程序后,发现距离女儿出发,也只有两天时间了。
少年行晚上,女儿收拾完行装,坐在那里进一步整理教案和PPT,忽然跑过来,说有点紧张。女儿小组选了艺术课程,这次去准备教孩子们唱歌。女儿这学期和小学同学一直坚持做一个湖南农村小学的远程支教。有时效果不错,和孩子们互动极好;有时就不能很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因此成就感和挫败感交替上演。女儿问我,如果这次去河北支教,孩子们要是不感兴趣,不开口唱歌怎么办?
我们聊起以前在Jackson School的音乐老师,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接女儿,刚好音乐老师带了一队小孩子出来等家长。家长们还没到,老师和孩子们商量了一下,然后一起唱“We’re singjing in the rain……”。老师自己特别投入,很享受地歌唱,孩子们唱起来时那种自由、快活,让人印象深刻。最好的教授可能就是教授者的自我沉醉吧,这种代入感顷刻间让音乐成为老师和孩子们之间最强的纽带。能让自己感动和快乐的,才有可能感动和愉悦别人吧。
说到这儿,似乎紧张感减轻了一些。后来又说到支教的缘起。我们似乎一直很在乎知识和技能,但是世界很大,体系庞杂,很多又在知识和技能之外。女儿担心教不好,但是支教本身,更多的应该在和孩子们的connection吧。现在网络发达,有很多可以线上学习的方式。如果仅仅是知识的传输,在有网络的学校,似乎大可不必接受支教。但面对面的交流是人与人交流最有效的方式,可以传递真切的关注、喜欢,可以看到对方的生活状态,可以摸到对方世界的边界。也许不那么深入,却是一颗种子,等待时光和际遇,最终开花结果。再好的技能,也比不上我喜欢你,我对你感兴趣,比不上对一起享受歌唱的渴望。
我们说起评价的角度,其实这世上的评价是很奇怪的。哈代生前小说不被认可,一直被强烈抨击,后来放弃了小说写作。评价只有和时间维度放在一起考虑,才可能有点参考意义。最近一直懒懒散散地读书,只看了一本“The Epic Story of Berlusconi Who Took Over Italy”。看的是中译本,之所以没有用中译本的书名,实在是译得太雷人了这本书写得并不深入,但是也可以从一些侧面看欧洲的地缘政治,看Berlusconi的个性。不知道别人观点如何,我认为他是非常值得钦佩的成功者。我们见到过不少成功的地产大亨、传媒大亨、足球队老板、政党创立者、政府首脑,可是要把这些头衔串到一起,好像就只剩下了Berlusconi。他被欧盟其他政府首脑攻击,被同一政党的人背叛,被司法系统一再起诉,并曾被定罪,但这些背后,有一个矢志坚持、永不放弃的人。所以,怎样的评价才合理?也许一次不成功的支教背后隐藏着很多可能性,要岁月久远,才能看出其草蛇灰线、千里不绝之势。
少年行女儿上了中学之后,遇到很多没有把握的事情,好像小学时“一切尽在掌握”的胸有成竹之感已经成为历史我特别感谢女儿现在的学校,学校强调自主学习,也会把很多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老师们通常没有管束性要求,这次的教学方案老师们并不是很赞成,但是孩子们要这么做,经过激烈的讨论,老师们最后还是尊重了孩子们的意见。正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方案,自己设计的细节,才会如此不安吧。在我来说,宁肯看到这样下来效果上的不尽如人意,也好过老师包办,学生只是操作的傀儡。我们全体家长上周五参加了孩子们组织的新闻发布会,这次支教共去了四个小组,全听下来,我也有很多疑问。四个组中女儿小组教授的难度看似最低,最难的是教物理和编程的。女儿说老师们也不赞成教物理的小组的选题,因为这次支教是教小学4-6年级的小孩子。可是同女儿小组的情形一样,老师还是尊重了同学们的意见。这点上,老师们的做法堪称大人的表率:表达自己观点,但是给孩子们尝试的空间。不允许试错的教育是可怕的,我们终生都离不开尝试,并接纳自己的不足。在教育理念上,始终为女儿学校的老师们点赞
女儿去年去了阿拉善,做了当地牧民收入情况的调查和采访。我后来看过采访笔记,真的很震惊。事先查过资料,以为当地牧民收入应该是以畜牧业为主,看了第一手资料才知道,牧民的收入早已多元化了。而且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很大,本地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后亦有回乡工作的。沙漠之地,尽管依然存在着环境污染和水源的问题,但是仍能看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女儿小组同学们为了采访,在当地几乎喂了蚊子,但是每次回忆起来,都觉得是初中生活中宝贵的经历。
女儿学校的特色活动之一就是以上介绍的每学年一度的“文化魔方少年行”。每年的少年行都在第二学期的期中考试后,行前要组队、选项目、选研究课题;过程中要开讨论会,做过程汇报;回来后要做总结报告,做成果展示。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面对很多不确定性,还要和团队成员磨合。近距离地看他们,没有一次是有定论的,直到成果展示前,都会争论不休,有时也难免有合作和分工上的不满意之处。但是一次活动下来,孩子们往往会成为最好的朋友,会怀念在一起互怼的时光,恨不能时光倒流,重新来一次。但下一年的少年行,又因为大家感兴趣的选题不同,每个人都迎来了新的团队伙伴,新的磨合又开始了。
少年行去年的少年行,女儿去了沙漠,我去了苏州。今年,女儿去河北,我去东北。这更像关于未来的隐喻:我们相爱,彼此挂牵,但是终有不同的使命和人生内容要独自面对。宝贝,这世上没有确定的事情,所以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尝试;但是有确定的感情,尽管山水迢迢,还是让我们内心安稳。
每一次发自内心的奉献都有意义,就像每一首歌,都可能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少年之行,只要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