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澜山夜话散文美食
老味道丨活水豆花儿

老味道丨活水豆花儿

作者: 余烟l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22:51 被阅读10次
活水豆花儿是有气度独木成林的

在我们重庆话里,凡是带个“花儿”的,就是比较“鲜嫩”的物事,且略多几分可爱之意。比如“葱花儿”、“脑花儿”、“腰花儿”、“蹄花儿”等等。豆花儿,就是比豆腐嫩,又比豆腐脑要老的豆腐。活水豆花儿就是点好之后直接从锅里盛出来的豆花儿,常是用锅铲挖下来一大团,像棉花似的一点也不规则,也像棉花似的白白净净、清清爽爽,再做任何加工,对它都是一种破坏。

城里有豆花儿饭,跟小面和抄手一样随处可见,一般门口有口大铁锅,盛着刚点好冒着热气的豆花儿,有的还加了一点青菜芽碎末在里边;蘸料摆在门口的案板上,由食客自己随意取,一般都有二十来种——肉末、清油、酱油、陈醋、盐、味精、油辣子、粗糊海椒面、细海椒面、青椒圈、红椒圈、青花椒面、红花椒面、盐菜粒、酸萝卜粒、萝卜干粒、酸豇豆粒、豆食、炒黄豆、姜末、蒜粒、芫荽末、葱花儿……米饭是甑子蒸的那种捞饭,比较松散,有些店还会加点玉米渣,就更是绝配了。一般店里也都有传统蒸菜,咸烧白(类似梅菜扣肉)、粉蒸排骨之类的。有些男食客,会再配二两散酒,自然都是自酿的土包谷酒,浓而且烈,但二两也不至于醉,无论他正在经历着怎样的人生,先吃完这顿豆花儿饭再说。

至于我们乡下,做豆花儿虽然比较麻烦,也很考验技术,但再怎么样一年也总会做上几回。

那时候豆子(黄豆)一般种在田埂上,好像就是种的时候连种子一块撒点煤灰,就不怎么管的。到了暑假时候,豆荚已经很饱满,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被派去打豆叶子,以便让豆子更多接触阳光,熟得更快。所谓打豆叶子,就是把豆叶全捋下来,拿回去晒干存到阁楼上,到冬天万物萧条的时候煮给猪吃。当然除此主要作用外,豆叶子还有很多用处的,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捂番茄。那时候番茄总是刚一红就有鸟来啄,所以我和妹妹整天就尖着眼睛在番茄地里梭巡,发现刚刚微露淡红的就摘掉,拿回家埋到豆叶子里,两三天一定红透了,又软又香甜,好吃得两人经常要打架。

打豆叶子的时候,顺便也折些连枝的豆子回来煮毛豆吃。毛豆只需要放点盐、放几瓣蒜、一小撮花椒,加水煮就行了,完全无师自通。毛豆是爸爸下酒的好菜,也是他的故事催化剂,有毛豆的那顿饭必然吃得很久,龙门阵摆到夜深还意犹未尽。

田埂上剩下的豆子就光着膀子等着老了变黄,再收回来,去壳晒干,找个干净坛子收起来,也不多,总不过几十斤而已。收完新豆子,就要做新豆花儿,每年的第一顿新豆花儿是要先盛一碗出来,点上一柱香,洗手作揖敬天地、灶神、祖先,之后才能吃的。

做豆花儿是大事,每个人都被分配了任务。我和妹妹负责挑选豆子,把杂物和瘪坏的清理干净,还要负责推磨、烧火,爸爸负责准备蘸料,妈妈负责滤豆渣和点豆腐,连带帮我们推磨。推磨可是个技术活儿,石磨上方的梁上,用绳子吊着“7”字型的磨杆,把它短的那边勾到石磨上,推到离人最远的对面处,得随着磨盘的弧度往外绕那么一下,不然就转不过弯来,卡在磨子后边。干豆子要先粗磨成豆瓣,然后用水泡一阵子,稍微发涨,再和水细细地磨,磨出来要全是浆,看不见颗粒才好。

那时也并不是每一家都有磨子的,都是几家人搭伙用一个。推磨的地方常常聚着一堆小孩说笑打闹,一开始觉得新鲜好玩,都争着抢着帮忙推,多转了几圈大家就觉得枯燥无聊了,瞬间一哄而散。剩下我和妹妹一个人推磨,一个人添料,刚开始也是配合良好,过不多久往往就要互相斗嘴,搞得一塌糊涂,最后还是留给爸妈来收拾烂摊子。

豆浆磨好了,接着就把豆渣滤掉,倒进大锅里烧开,必须是小火,火太大就烧糊了,再用胆巴(盐卤)点豆花儿。最关键的时刻到来了,成与不成,就在这个“点”上边。每次妈妈点豆花儿总是郑重其事,凝神静气。当然每次在点豆花儿之前,总是要舀一大碗出来,加点白糖,留给我们解馋,那个热气腾腾又香又浓的味道真是令人终生难忘,外面卖的豆浆,简直不及万一。

妈妈从存胆巴的玻璃瓶里舀出一小勺胆水,再掺入一些冷水冲淡一点,然后才沿着锅边缓缓倒进去,并不断沿着锅沿打圈、轻轻搅动。原本一锅牛奶一样浓白的豆浆,慢慢变为微黄的清水里浮起棉絮一样的白花,极像白云映在湖中,朵朵白云渐渐聚拢,合为一体。这时妈妈就拿出几个小碗沿着锅边放下去,一点一点把它们挤紧,再将筲箕轻轻压到面上,从筲箕上面舀掉一些多余的水,那一锅豆花儿就做成了。

而爸爸这边的蘸料,与食店不同的是油辣子不是纯菜油的,而是一半猪油一半菜油,在锅里烧滚以后下鲜青花椒炸一下,直接舀出来淋到海椒面里,青红椒也不是直接切圈,而是用火烧成半糊,再加蒜瓣一起放石头海椒钵里捣碎,有一种粘糯的感觉,其他的蘸料也都大同小异。

一大汤盆豆花儿端上桌,热腾腾、白生生、嫩嘟嘟、颤悠悠、香喷喷的,但是虽然其嫩无比,却又能用筷子随意拈起而不碎。这都全靠那熟能生巧的一“点”,简直有如神迹,妙不可言。夹一团在红艳艳的蘸料中打个滚,还没入口就舌底生津了,吃起来细嫩绵软,辣、香、咸、鲜、麻一起涌来,嘴皮直跳,舌头也不是自己的了,吃了一口又一口,一口……又一口……

活水豆花儿是有气度独木成林的,独菜成宴是常事,即使有别的菜同桌,也忘了吃。但切忌豆花儿不要吃得过饱,下肚后还会再膨胀,总要留点余地为好。

童谣

推磨,摇磨,

赶晌午,请舅母,

舅母不吃菜豆腐,

打碗米来煮,

煮又煮不熟,

抱到罐罐儿哭……

相关文章

  • 老味道丨活水豆花儿

    在我们重庆话里,凡是带个“花儿”的,就是比较“鲜嫩”的物事,且略多几分可爱之意。比如“葱花儿”、“脑花儿”、“腰花...

  • 富云农场 云南石屏手工原汁豆皮

    云南味道 • 石屏手作原汁豆皮 丨 富云农场 • 云南石屏手作原汁豆皮选用地方老种黄豆为原料,井水而辅,经筛洗、脱...

  • 老味道|豆丝

    有一种味道, 瞬间就能带您穿越至过往! 那就是老味道! 一种老味道——豆丝。 从泡米、磨浆, 到一勺浆、一张豆丝,...

  • 无名的芬芳(17)

    2018.10.4 秋豆,花儿鲜艳,豆切成丝清炒超好吃。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不是家里养的花儿,而是地里种的...

  • 乡情丨 慰藉心灵的老味道

    我一直觉得,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情的国度,比如乡情,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但在心底更倾向认为乡情才是每个中国人最...

  • 2019-08-10

    爱的味道(一) 瓜干饭 o丨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期。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很低,一个成年劳力,在田间劳动一天算一个...

  • 渐渐失去的年味

    文/老谭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化 时代的不断进步 过年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 什么是除夕? ...

  • 老味道

    文/汪曾祺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 杂一点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都去尝尝 对食物如此 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 老味道

    “有没有吃到小时候的味道?”朋友送来自家打的月饼问。 小时候的味道是什么? 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 酸的倒牙的山杏、...

  • 老味道

    买到两条好的油带鱼,妈妈说很久没有吃到这样的老味道。想来也是,虽然现在物质发达,想吃点什么随时都可以买到,但是味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味道丨活水豆花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px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