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本研究所谈写作专题精选我遇见的作家故事和好书推荐
谢有顺《小说的常道》阅读报告(一)丨历史与真实

谢有顺《小说的常道》阅读报告(一)丨历史与真实

作者: 图特亚斯坦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19:26 被阅读253次

    《小说的常道》是青年文学家谢有顺教授的讲稿集《小说中的心事》里的第一篇文章。据其文末介绍,系关于金庸小说的一次讲课内容实录,经整理和修改而成。全文3万字左右,分六个小节,内容经修改之后,已无明显“说话”的痕迹,可以当作一篇严肃完整的文章来进行评析。针对谢教授这篇讲稿,我打算写一个小的系列,但不一定是六篇。本篇是第一篇,内容上对应《小说的常道》中的第一小节,以及第二小节末尾一小部分。

    文学与历史的区别,是理论家们热衷讨论的问题。众所周知,人文学科有“三兄弟”,即文、史、哲。人们对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尤其关注,主要原因是:一般认为,哲学比另外二者要高一个级别。所以对比“文与哲”,和“史与哲”,是另一种层次的讨论,或者说是跨级的对比。而文与史之间,就不存在这种隔阂,讨论起来远比前二者更有“实际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思考世界和人生之余,于文艺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研究精力。在其不朽的名著《诗学》中,他认为,历史记录已经发生的事,而文学(当时没有“文学”这个词,而是称为“诗”)则摹仿可能发生的事。所谓“可能发生的事”,也就是具有一般性,根据某种“规律”可推知会发生的事。亚氏认为,就其内容的普遍性而言,文学更具有哲学意味,比历史更“高级”。这句话的潜台词明白无误,文学是因为它更“像”哲学,而具有比历史更高的地位。比较保守地说,文学是因为具有哲学的某些性格,才得以确认其自身的地位。换言之,哲学是文学和历史的尺度。

    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未必是绝对真理,因为谁也无法否认,历史其实也具备哲学的某些性格,与文学互为伯仲。不过,相对而言,大多数人更关心此二者的区别。我不清楚历史领域里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如何叙述(也许他们根本就不谈这件事),但我发现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在文学语境下讨论这个话题时,“历史”永远被说得一无是处。包括谢教授这篇文章,同样难逃这一窠臼。所以就其内容深度来讲,这篇文章属于入门级,应该是给本科生讲授的。

    但就算这个问题早已被聊得俗烂,学界也几乎“达成共识”,不同学者所讲出来的东西还是有细微的差别。比如说,亚里士多德在扬文抑史之时,所使用的标尺是哲学,而谢有顺教授就不是。在《小说的常道》这篇文章中,谢教授大致上认为,文学是客观历史的有力补充,文学是更加有生命的历史,文学比历史更加真实。质言之,文学比历史更加“历史”,所以文学在某种意义上讲,比历史更有价值。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谢教授这篇文章讲的是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区别于以诗歌或散文为代表的文学。前者的主要特征有两点,其一是集中的叙事,其二是虚构。后二者则以抒情和真情实感为旨归。这篇关于小说的文章之所以要从“历史”这个点谈起,也正在于小说的这两个特点。因为小说是叙事的,与历史相似,所以具备对比的前提;又由于历史标榜真实,而小说以虚构为生命,所以也有了顺理成章的对比角度。当亚里士多德将“诗”拿来与历史作比较时,他所理解的“诗”便是史诗和戏剧(尤指悲剧),二者均属于叙事文体。

    文章一开头,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人的“历史情结”,他写道:

    (历史情结)则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在中国,历史即人生,人生即历史,甚至文学也常常被当作历史来读。

    ——摘自 谢有顺《小说的常道》

    “历史即人生,人生即历史”这句话不细看会觉得莫名其妙,其实作者真正想说的是——历史即人生,人生即文学,而文学才是真正的历史。“人生即文学”在后文中也得到了明确的表述,而“文学才是真正的历史”则是这一整篇文章的主旨。也就是说,原本只需要九个字就能说完的事情,作者讲了三万,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正如作者所言——“文学也常常被当作历史来读”。换句话说,问题就在于中国人习惯性地对小说进行误读。

    谢教授这一整篇文章的主要任务,也如前面所说的,就是“划清”小说与历史的界线——小说不再是历史的“附庸”,而是与历史并驾齐驱,或者高于历史。这一任务的现实背景就是,中国人一般会认为,历史的真实是“最高的真实”,而小说的“虚构”不符合中国人对“真实”的认知。也就是说,小说是另一种历史读本。这种观点一般存在于民间,人们心照不宣地把小说当作历史来读,而如果小说能尽可能贴近历史,那就更加“完美”了。

    从这篇文章的第一小节可以看到,作者从三个角度,试图扭转这种旧有的观念:其一,历史未必真实,小说未必不真实;其二,部分历史的书写也借助小说的笔法;其三,在还原过去的人和事方面,小说的作用甚至比历史大。

    后两个角度确实是文学的独特性质,在细节性和生动化方面,文学手法具有天然的优势,这是历史叙事无法比拟的。谢教授在文章中认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比有些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人物更加活灵活现。而像《史记》那样,采用一定的文学想象来撰写历史,也使得历史更加有血有肉。不过这么说其实有一点奇怪,因为历史的书写仅仅是为了记载已发生的客观真实,这是它最主要的目的。虽然大多数历史读起来确实引人入胜,但历史本质上不负责有趣。

    当然,作者所关注的也并不是“有趣”,其实在第一小节中,谢教授更多谈论的是“真实”。谈论“真实”的直接目的可能是为了解构“历史情结”,解构“历史情结”的目的则是为了建构新的文学观念。但实际上他却把整个历史书写都解构了。他谈道:

    真正的历史真实,即所谓的客观真实,它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能拥有的不过是主观的、“我”所理解的真实。真实是在变化的,也是在不断被重写的。此刻真实的,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里来看,就可能不真实了。时间一直在损毁、模糊真实。

    ——摘自 谢有顺《小说的常道》

    这样的观点很容易引起争议,鲍德里亚的“海湾战争从未发生”就是前车之鉴。在谈到这一当代理论史上的著名事件时,英国文学教授彼得 · 巴里反复质问道:如果客观真实并不可靠,或者根本不存在,一切都只是“拟象”,那么我们又该用什么来指证大屠杀这样的罪行呢?(参见彼得 · 巴里《理论入门》)也就是说,如果所谓“客观真实”连其存在的真实性都遭到质疑,过去的历史处于无限变化当中,正在不断被重写,如果这一理论推而广之,并为暴徒们所掌握,那么法庭便再也无法审判他们了——因为就连判决本身,也是不可靠、不存在、不真实的。

    因此,我不得不遗憾地指出,谢教授在论证这一问题的时候,实际上采取的是相对主义的方法。包括他之后所举的若干例子,都无一例外地踩到了诡辩论的地雷。作者原本是打算借鉴现象学的思路论证“主观真实”,却把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完全对立起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历史书写的价值在这一对决中,被无情地抽走内核,沦为对“幻象”的无谓记忆,对“梦想”无意义的追求。而小说毫无悬念地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却显得有点尴尬。

    真实与虚构的话题,在文学理论史上同样是长谈不衰的。只是很奇怪的,作为西方文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并未重点关注这个问题。原因可能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根本不是个问题,至少不是决定性的问题。《诗学》这本书主要的任务首先是界定什么是“诗”(文学),其次谈论它的基本成分,最后分辨什么样的“诗”是较好和最好的。至于“诗”所涉及的内容是真实还是虚构,亚氏可能认为都有。既然都有,那就不足以用来作为区分和界定“诗”的标尺。亚里士多德采用的维度是,历史是琐碎的记录,只关注时间的先后,不管这些事是否处于同一行动线上;而“诗”的内容需要人为安排,安排则意味着遵循因果逻辑,尽量合情合理,符合他所说的必然率或或然率。

    而在论及“真实性”的问题时,亚里士多德提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可能”,一个是“可信”。前者实际上对应了客观真实(在客观上“可能”),后者对应着主观真实(在主观上“可信”)。亚里士多德还在文章中指出,“不可能而可信”与“可能而不可信”都可以被写入文学作品中,但是前者优于后者。很显然,亚氏同样强调“主观真实”,但并未把客观真实排斥掉,也不可能。与亚里士多德相比,谢教授的观点稍嫌偏颇。谢教授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观点,我仔细分析之后,发现其实他把“真实”和“真实感”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作一个来讲了。

    证据就在上面那部分引文之前的一段话中。为了说明有些历史著作借用文学手法和文学想象,作者举了司马迁撰写《项羽本纪》作为例子。司马迁自然没见过项羽,而项羽“霸王别姬”之时,几乎全军覆没,剩下的人也都自杀了。既然目击者全都当场死亡,那就绝无可能得知最后的场景是如何的。所以司马迁写这部分的时候,明显进行了合理的虚构。这确实是它有违客观真实的地方。

    不过谢教授的关注点并不在这里,他说到:

    比如《史记 · 项羽本纪》里写到“霸王别姬”时项羽唱歌的情形,“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是《项羽本纪》里很著名的一段。项王哭了,怎么个哭法?眼泪是“数行下”,不是一行,是好几行往下流,旁边的将士也跟着哭,哭到什么程度呢?连脸都仰不起了。画面感多强啊,但这不是历史,而是文学,是写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合理想象。

    就此而言,历史叙事和小说叙事之间,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历史的真实有时需要借助文学的真实是来强化。

    ——摘自 谢有顺《小说的常道》

    前面说的是“画面感”,但“画面感强”显然并不意味着是“真实发生了”。司马迁在这里写得再生动,场面再煽情,于研究历史,还原历史真相没有任何助益,只不过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种脑补的角度。因此,作者前面这段话,与紧随其后的那句“历史的真实有时需要借助文学的真实来强化”之间,就发生了“惊险的跳跃”——文学对历史的所谓“强化”,只不过是为其提供了一种“真实感”而已。但真实感仅仅是真实感,并不能说是为历史增加了真实。

    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解读谢教授接下来讲的那段话。在举了“讲台桌”的例子之后,他写道:

    ......此刻你认为它存在,三十年后它可能就不存在了。现实中的桌子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我们对这张桌子的记忆。于是记忆的真实就代替了关于这张桌子的客观真实。记忆是文学的,客观的真实是历史的,但更多的时候,文学比历史更永久。我们所追索的客观真实,许多时候,不过是一个幻象而已。

    ——摘自 谢有顺《小说的常道》

    因为前面已经帮助大家分辨了“真实”和“真实感”的区别,所以我们很容易地发现,加粗体的“代替了”一词明显属于危言耸听。记忆除了更好地保留了“真实感”以外,它绝无可能用来代替客观真实。可以试着想象一下,把现实中的一盒粉笔放在记忆的讲台桌上,应该如何操作?所以说,“现实中的桌子消失了”,只不过是对于人来说,桌子的真实感消失了,并不是其客观存在过的“真实”消失了。这段话的后半部分挑起了另一个话题,也就是“记忆与文学”,这同样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留待以后再谈。

    在这之后,关于文学的“真实”,文章给出了另外一个说法:

    文学是依据自身的艺术逻辑来书写真实的,所以文学是自由主义的,作家那些虚构和想象,不过是为了坚持个体的真理——个体的真理,是文学叙事的最高标准,也是作家认定真实的唯一依据。

    ——谢有顺《小说的常道》

    在这段话中,最引人注意的点可能是,“艺术逻辑”和“个体的真理”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就作者的说法,我们可以推测,他所说的“艺术逻辑”其实就是“虚构和想象”,可能还包括其他类似的东西。这种“逻辑”,作者认为是“自由主义”的。虽然“自由主义”这个词本身含义模糊,但我猜他大概想表达的是:艺术逻辑为作家提供了充足的自由。也就是虚构和想象为作家提供了自由。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谢教授说的是“自由”,而不是“随意”,因为“艺术逻辑”作为一种逻辑,它本身必然是理性的,理性就不可能是随意的,但理性可以抵达自由。由于是从“艺术逻辑”出发,所以抵达的是高雅艺术范围内的自由。

    至此,我们可以建立起三个相关联的对立项,即:文艺→历史 / 虚构→真实 / 自由→不自由。然后我们以这三个对立项所构成的系统来谈真实的对立面——虚构。

    虚构对于写作者而言,可能确实就意味着自由。比如说,撰写一篇散文,内容讲的是某天你去游山玩水的事。但是在写这篇散文时,自然不可能光说游山玩水的过程,还需要发表几句感慨,否则这篇文章就成了流水账,缺乏目的和意义。可是不巧的是,你在游览山水时,只顾着拍照,并没有多想什么,直到你回到家中,才分外感叹:祖国的大好河山何其壮阔,气势磅礴,想到身为一名中国人,有着十二分的骄傲和感动。因此,你把这些“事后”的所思所想,写入游山玩水的过程当中,显然就成了虚构,因为时间地点和事情不对应。

    严格意义上讲,与事实不符就意味着虚构。但小说写作中的虚构和想象,还与这个层面有点不同。虚构之于小说,是一种表现手段和文体特征。这一点不像散文,虚构只是在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安排和嫁接。小说的虚构是积极的虚构,它更强调“构”,而不是“虚”。没有虚构,小说就无法成立。虚构是小说的“身份证”,也是它通往文学大宗的“通行证”。而谢教授也认为,虚构是一种“叙事权力”。因此也可以说,叙事的小说比叙事的散文更具有艺术性和文学性,因为它充分利用了虚构的权力。

    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文学理论一般认为艺术就是虚构的,文学自然也是虚构的。但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普通读者都倾向于相信,文学作品里所讲述的故事都有现实的根据。谢教授在文章的第二小节末尾讲述了自己身边的例子:由于他本人曾在福州求过学,所以经常有人向他打听《笑傲江湖》里提到的福州林氏老宅。其实外国也不乏类似的例子,在柯南道尔还在世的时候,也经常有人写信给他,问他关于福尔摩斯和华生的近况,甚至将道尔本人当作福尔摩斯的真身。显然,这种现象与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没有必然的关系。

    当然,不独民间,专业的文学理论也同样关注文学形象与现实的对应关系,这种研究角度一般称为实证主义,只是后世的实证主义常常沦为细数作者的八卦事迹。就文学写作而言,绝对的虚构是存在的,但绝对的虚构写不出好作品。经典杰作大多是亦真亦假,虚构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正如谢教授文中所说的:“文学有文学的逻辑,历史有历史的逻辑”,既然历史书写常常借鉴文学的逻辑,文学写作上适当地遵循历史逻辑,也就不难理解了。历史和文学,原本就不能一刀切。西方最早最成功的文学作品是《荷马史诗》,中国的早期文学则是《诗经》等,这些作品的内容都不乏历史的语言。

    在《小说的常道》这篇文章开头,作者曾多次提到了“心”的问题,包括“以心论人”、“小说则要通心”、“小说本是观心之作,而心史亦为历史之一种”等等。也就是说,小说是正史无法一并涉笔的“心灵史”,这是小说的重要价值所在。结合他后面提到的“主观真实”,他似乎认为,“心灵史”更接近于真相,因为真相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的真相,唯一的真相并不存在。于是我们想到了上面引文中提到的另一个关键词——个体的真理。

    谢教授给予“个体的真理”以极高的评价,他认为:“个体的真理,是文学叙事的最高标准,也是作家认定真实的唯一依据。”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新颖,但其实是句老话。它无非就是在说——文学应该说真话。“说真话”不等于“讲真事”,“说真话”所要求的是主观真实,或者说是情感上的真实。比如你分明不喜欢你上司,却迫于压力说他好话,这就是情感上的不真实。你写的事情可能都是真事,但你如何择取和安排这些真事,全面反映还是局部反映,选择哪些局部,就表现出你的立场和姿态。文学史上,同样写情色肉欲,同样文笔细腻,郁达夫和张资平的作品境界就有云泥之别,这区别正体现在思想情感上。

    但是问题就出现了,情感和理性,是一对“老冤家”,当文章中谢教授提到“艺术逻辑”之后,随即又讲“个体真理”,他想表达的又是什么呢?“艺术逻辑”虽然“艺术”,但不可避免地具有逻辑的趋向,而逻辑大多数情况下都意味着理性、冷静、严谨和思辨;“个体真理”所指认的却是情感,情感总是波动、盲目、不可靠、可以被蓄意引导的。因此我们将得出推论,“个体真理”当然完全有可能契合“艺术逻辑”,但是作为情感的个体真理并不是自由的,它往往根据他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说个体真理就是文学“真实”(也就是表现为虚构的“主观真实”)的“唯一依据”,显然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另外,从这篇文章的其他几个小节中我们还会了解到,作者所说的个体真理也许还包括一些生活经验和常识。每个人占有的经验和常识在质和量上确实不尽相同,这赋予了人一些个性。但经验和常识更不属于自由范畴。众所周知,经验和常识的确使我们熟能生巧,但也遮蔽了发现和“陌生化”的眼睛,这与自由精神的同构体——虚构和想象是相悖的。当然,对于包括作家在内的任何创作者来说,他们的“个体真理”通常被笼统称之为直觉或灵感。直觉和灵感中可能也混杂有“艺术逻辑”,但此二者是无意识的,缺乏明确的目的,就算它是“主观真实”的,也难以体现文学的精神价值。所以,仅由直觉或灵感构成的小说,也不可能达到“观心”和“心史”的效果。

    关于小说中的“历史”可以被人为蓄意引导这一点,第一小节的末尾,谢教授自己也谈到了,也就是关于小说的教化作用。所谓教化,自然有发起者和接受者。一般来说,教化都是就统治者对被统治者而言。相应的,教化的内容中一般都包含某种道德的或者政治的意识形态。教化的目的是使民众同情和顺从统治者的统治,实现与之相关的其他目的。现代小说刚刚从西方传入中国时,梁启超等早期革新人士也打算利用小说来改变人们的封建观念,达到“新民”的作用。之所以选择小说这种文体,则是因为它通俗易懂,便于传播。

    小说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也确实发挥了教化的作用,尤其是鸳鸯蝴蝶派等市民小说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而左翼小说在号召青年人摆脱封建旧家庭,加入战斗队伍方面,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功效。如今,小说的教化作用渐渐为影视和网络替代,但不可否认,小说本身具备这种作为载体的可能。小说的叙事性使其显得通俗,其虚构性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利于作者自由发挥,又为灌输某些思想意识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从这层意义上讲,历史和小说都具有一些宗教的意味。而它的所谓真实,也许只是因为它所传达的那些“道德”和“智慧”在现实中得到了确证或认可。

    综上所述,小说未必就比历史自由,它既然是人为的,就具有“人为”的种种缺点和限制。它不失为一种真实,又不可能真实。它可以运用虚构,却又不是完全自由的虚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论证其“虚构”的合法性,就推翻现实世界的真实。因为虚构与真实,原本就是对立统一的,无论这两顶帽子是扣在历史抑或小说头上。

    小说确实在细节上较历史丰富许多,也的确记录下许多历史无法囊括的内容。可以说,历史和小说组成了一本完整的“世俗之书”(区别于哲学),历史是书的目录和标题,小说是书的正文部分。有正文而无目录,一部书就变得无边无际,摸不着头脑。有目录而无正文,光看目录又实在失之粗疏。历史和小说都有助于我们摸清人世中的一些““常”与“变”,二者左右互证,而又归于一心。

    关于谢有顺教授的《小说的常道》一文第一小节,我想讲的就是这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e应捷:文学的真实也许是一种价值判断的真实。
      • 驿路奇奇:受教了
      • 了不起的李二:由此看来,房龙这样横跨历史和文学的作家,很伟大。
      • 彼岸晓吾_5c83:我一直都在关注他!
        图特亚斯坦:晓吾姐姐也喜欢:kissing_heart:
      • 元宿周期表:先琢磨两天
      • 6aa67aaf2695:谢有顺还是从星星那里知道的,以前都不了解😂
      • 莫小谈:正史、方志、家谱,是构成中国社会史籍的三大支柱。正史是由成功者写的,它本就是一部小说;方志是人主观性、选择性的记忆,它更像是一种抒情。只有家谱是客观的,真实的。😂😂😂
      • 怀想君:图兄,先赞后品!
        图特亚斯坦:谢谢支持~:kissing_heart:
      • 爱逛大观园的刘姥姥:好,好,好长的篇幅!😂👍
      • 盆小猪:图兄元宵快乐~😀
        图特亚斯坦:盆兄元宵节快乐
      • 兔子的菜园:图图棒棒哒。等着我看完了和你交流讨论。🐰
        逆行的水星:@兔子的菜园 那么问题来了,请比较《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文学性与历史意义。
      • 一道:人们心照不宣地把小说当作历史来读。“人们”其实不在乎是文学还是历史,如果说他们可以把小说当历史来读,更会把历史当成小说来读。反正,不能实在握在手中,与自己利害无关的东西对“人们”都是一种虚构。看热闹不怕事大,这话其实是人们很真实的声音:smile:
        图特亚斯坦:哈哈哈哈,道兄这么洞明透彻的话不能写在文章里
      • 地球承包商:元宵节快乐🌺🌺🌺
        图特亚斯坦:你也快乐
      • gio33:真实地描述客观的真实,不是文学,而是科学
        gio33:@图特亚斯坦 很有道理。就好比上边一道提出来的,文学的真实,史书的真实,历史的真实。历史的真实存在于各种角度里。而史书的真实,也许会更复杂一些。文学的真实,不是客观描述,从来都不是,没有经过文学转化的,都成为不了文学的真实
        图特亚斯坦:地心说、日心说,曾经都是科学,如今我们认为它们不“真实”。被描述的客观真实总是可以颠覆的,文学的真实只要自圆其说就不容易被颠覆。客观真实是存在的,所谓“真实地描述”是不存在的。科学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既不是一种描述,也不指向真实。

      本文标题:谢有顺《小说的常道》阅读报告(一)丨历史与真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pn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