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也要用势力保底,你自认为有势力还不行,还得让别人认为你有势力,如果别人不认,还是会想方设法地和你较量一番,比个高低。
诗人解读曾国藩《挺经》第十一卷久战下篇。
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彧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进攻,士气最旺盛,第二次进攻,土气就减弱了,第三次进攻,士气就几乎衰竭了。
这是古人用兵经验,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无其它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了。三国中,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挡,慢慢决战时就衰竭无力了。
只有荀彧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著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这也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
勇气,不只是打仗的时候重要,在其它时候都重要,哪怕最后的结果只是“勇气可嘉”。
勇气,也要以势力保底,你自认为有势力还不行,还得让别人认为你有势力,如果别人不认,还是会想方设法地和你较量一番,比个高低。
所以有些人一开始就采用先声夺人,虚张声势的策略,的确,这样足矣唬退很多人,但碰到强硬的对手,就不怎么管用了。
同样,锐气对个人也很重要。人年轻的时候,英姿飒爽,锐气逼人,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干不完的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经社会大熔炉的冶炼,锐气慢慢地消退了,这个时候就要养精蓄锐,不可以将锐气用尽,如果还保持锐不可挡势头,必然不能长久。
失去了锐气,人会黯然失色。看那些倒台的贪官,哪个不是在位时意气风发,锐气毕露?而在法庭上被审判时,两眼无神,痛哭流涕,与一般的老头子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更不起眼。
士气由衰转盛的例子很少,那些都是小概率事件,没有任何的参考意义,谁碰到了,只能说是好运气比较好,而大部分战例,都是一鼓作气,就看你如何利用这“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