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故事152
晋将逢伯带着两个儿子逢宁、逢盖共乘一辆小车,正在逃跑途中。恰好赵旃脱身经过,两边脚趾都裂开了,看见前面有一辆车,便高声喊道:“车里是谁?求您带我逃走!”
逢伯听出来是赵旃的声音,吩咐儿子们:“赶紧驾马,不要回头看。”两个儿子没明白父亲的意思,回头看去,赵旃一见,认了出来,叫道:“逢君带上我!”
两个儿子对父亲说:“是赵老大夫在后面叫。”
逢伯生气地说:“你们既然已经看见了赵老大夫,那就应当让他坐车!”把两个儿子赶下马车,将缰绳交给赵旃,让他登车一同逃跑。逢宁、逢盖失去了战车,便死在乱军之中。
荀林父与韩厥在军营后头登上战车,率领残兵败将,走山右边的道路,沿黄河逃走,遗弃了无数车马粮草。先縠从后面赶上来时,额头已中一箭,鲜血淋漓,草草扯下战袍包裹。
荀林父冲着他说:“敢于作战的人,难道是这副模样吗?”
晋军残兵来到黄河口,赵括也赶到了,抱怨兄弟赵婴齐私下预备了船只,已经擅自渡河了:“也不事先通知我,是什么道理?”
荀林父说:“生死关头,哪还有时间互通消息呀?”
赵括恨恨不已,从此与赵婴齐产生了矛盾。
荀林父说:“我们晋兵不能再打战了!为今之计,渡河最紧急。”于是命令先縠往下游去召集船只。
黄河里的船四散停泊,一时不能全部聚拢。正在忙乱吵嚷时,沿河无数人马纷纷来到。荀林父定睛打量,原来是下军正副将赵朔和栾书,他们遭受了楚将公子侧的袭击,落败后带着残兵剩将,也走这条道来会合。两军齐聚岸边,大队人马,个个都要渡河,船的数量就显得更捉襟见肘了。
荀林父向南边望去,见车尘滚滚扬起,恐怕楚兵乘胜追击,便让人击鼓传令:“先渡过黄河的人有赏!”
军令一下,两军开始争夺船只,自相缠斗,乱成一片。船上已经载满了人,后面的人还在不断涌来,拼命攀附,不肯放手,导致船只侧翻,掉入水中。连二连三,翻了三十多条船。
先縠在船里喝令士兵:“只要有人攀附船舷、拉扯船桨的,用刀砍他的手。”号令传到各船,无数手指被砍落船中,如深秋萧萧落叶,捧之不尽,都被投进了黄河中。岸上哭声震天,四面山谷都在回应,一时天昏地暗,日色无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25390/333d44e33e625183.jpg)
后面车尘又起,是荀首、赵同、魏锜、逢伯、鲍癸等一帮败将陆续逃了过来。荀首已经登船,却不见他的儿子荀䓨,派人到岸上去呼喊寻找。有人曾看见荀罃被楚军抓获,报告了荀首。
荀首说:“儿子既已失去,我就不能独自坐船走。”于是回到岸上,重整战车,就要出发。
荀林父阻止他说:“荀䓨已经落入楚军之手,再去也没有用。”
荀首说:“我如能抓获其他人的儿子,就可换回自己的儿子。”
魏锜平时与荀䓨交情深厚,愿意同去。荀首很高兴,立刻聚集起荀氏家族兵丁,尚存数百人。他一向体恤将士,很得军心,所以下军众人,在岸上的无不踊跃跟从,即使已经坐到船上的,一听说荀大夫要到楚军去寻找小将军,也都上岸跟随,愿意以死效力。此时,一股锐气,比起全军当初驻扎时,反而更加旺盛。
荀首在晋国也算是数一数二的神射手,随身携带不少好箭,一头冲入楚军,遇到了楚国老将连尹襄老。襄老正在掠取晋军散落的战车和兵器,不料晋兵突然到来,来不及做准备,被荀首一箭射去,恰好贯穿了面颊,倒在车上。
公子穀臣看见襄老中箭,驱车来营救。魏锜就迎住他厮杀。荀首在旁边看准了,又射出一箭,射中了他的右手腕。公子穀臣负痛拔出箭,被魏锜乘势活捉过来,与襄老的尸体一并装进战车。
荀首说:“有这两人,就可以赎出我的儿子了!楚军强盛,不可抵挡。”便快马加鞭,疾驰回去。等到楚军发觉,想要追击,已经追不上了。
楚国公子婴齐来进攻晋国上军。士会预料有事,早就探得消息,先排兵布阵,且战且走。公子婴齐追到敖山下,忽然听到鼓声大作,一支军队杀了出来,前面有一员大将在战车中高喊:“巩朔在此等候多时了!”
婴齐吃了一惊。巩朔接住他便开始厮杀,约斗了二十多个回合,不敢恋战,保护着士会慢慢退走。婴齐紧追不舍,前面鼓声又起,韩穿带兵赶到。婴齐手下偏将蔡鸠居出来迎敌,正要交锋,山坳里响声如雷,旌旗如云,原来是大将郤克率兵赶到。婴齐见多有埋伏,恐怕中了晋军的计,便下令鸣金收兵。
士会清点将士,并没有损伤一人,便凭借敖山之险,结成七个小营寨,互相联络,如七星一般,楚军不敢相逼。直到楚军全部退却,士会的军队才整装而返。
再说荀首,带兵回转到黄河口,见荀林父的大军尚未全部渡河,心中很是惊慌,幸好赵婴齐早已渡河,自北岸登陆后,打发空船回南岸来接应。
此时,天色已经昏黑,楚军也到了邲城(郑地,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伍参请求赶快追赶晋军。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一战失利,社稷蒙羞,此战胜利,已可一雪前耻。晋、楚两国最终仍要讲和,何必多杀戮?”便下令安营扎寨。
晋军趁着夜色慌张渡河,纷纷扰扰,直乱到天亮。
郑襄公得知楚军得胜,亲自到邲城犒劳大军,将楚庄王迎到衡雍(郑地,今河南原武西北),请他居住在周王的宫殿中,大摆宴席庆贺。
潘党说:“大王何不修筑一座显耀武功的军垒,收聚晋人的尸体,造一座城阙似的坟丘呢?我听说战胜了敌人,一定要将这件事昭告子孙后代,让他们不忘武功。”
庄王说:“‘武’字由‘止’和‘戈’组成。收藏起干戈,将弓箭放进囊中,我求的是美德,禁止暴力,消弭战争,安定人民,这样才能成就王业,保有天下,使后代子孙铭记功德。古代明主讨伐不敬之国,杀其首恶,埋其尸骸,以土封之,于是才有宫阙似的坟丘,这是为了惩处邪恶。现在无法确定晋人罪在何处,而晋人又全都尽忠于国君,愿为其而死,我们怎能去建造宫阙似的坟丘呢?”便命令军士掩埋遗骨,祭祀黄河之神,向先王报告战事成功,然后奏响凯歌回国。
本故事基于《东周列国志》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东周列国志》参考《左传》《国语》《史记》等典籍,是较严肃的历史通俗演义。欢迎历史爱好者踊跃留言,进行评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侵权必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