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山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史书上记载的英雄聚义的瓦岗寨、梁山寨。本文所述的【泗洲寨】,是一个千年古村落,位于湖南桂阳北半县。桂阳县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2022年10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六批湖南历史文化名村。
2023年3月,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泗洲寨是我的家乡,虽然生于斯长于斯,却从来没有仔细研究过其历史文化底蕴,记忆中的神话传说、人物故事、建筑艺术都是来自长辈父辈中口口相传,而没有用文字系统地记录下来。
我家的老房子就在陈士杰故居(大集体时代是泗洲人民公社简称“老公社”和泗洲大队部的办公场所)【官厅】大门口的旁边,官厅门口在我小时候称之为【十队禾场】,也就是第10生产队晒谷场,禾场外有青砖围墙,围墙上清晰可见用石灰粉写的宣传标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官厅门口的晒谷场承载着我童年少年时光最美好的回忆,唱歌跳舞、丢手绢、捉迷藏、玩铁圈、下石子棋、骑单车、看电影等等娱乐活动。就在上世纪80年末期,随着人们外出务工,官厅门口的青砖围墙也被拆除,晒谷场成了堆积如山的垃圾场,直至后来【陈士杰故居】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才得以修整,面貌焕颜一新,成为桂阳旅游新景点。
1985年元月15日,我在【陈士杰故居】花厅举办了新式隆重的结婚典礼,当时在花厅有乡政府领导、村干部、乡农校的校长校友,以及许多乡亲们都有见证。
1997年我家迁居到离官厅有三里之外的草坪里村,就少有时间来逛逛了。后来官厅旁边的老屋子由于本村三友片修建【茂公厅】时用来修路时也拆除了,少儿时的欢乐就只有存放于大脑记忆之中。
吾自成年后长期漂泊在外,每至逢年过节回家一趟,总觉物事人非,常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之感叹。如今年近六旬,泥土即将掩埋到脖子上了,再不整理家乡的文字记录,唯恐心存遗憾,悔之晚矣。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在为各自的家庭美好生活或在外求学,或奔波打拼,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都难得相聚。幸有手机通讯、微信网络,也可互联互通。
清明节期间,我在本村【三友片交流群】写道: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近期热点新闻,莫过于马英九回乡祭祖。寻根问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作为泗洲寨村民,无论你身处何方,无论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我们的根都在泗洲寨。那么,我们对自己的家乡,历史人文地理又知之多少?
请看:【千年古村泗洲寨】
泗洲寨,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泗洲乡泗洲村。
泗洲乡简介:
泗洲乡(已撤销),隶属于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地处桂阳县西北部,东与欧阳海镇接壤,南与流峰镇、板桥乡为邻,西与塘市镇、华山瑶族乡交界,北与华泉镇、莲塘镇相连,辖区总面积50.3平方千米。
2011年末,泗洲乡总人口19399人。民国期间,属桂阳县大部乡;1950年为莲塘区汇通乡,1958年设立泗洲公社,1965年10月,更名为泗洲乡。截至2015年9月,泗洲乡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 桃源村、漼江村、小洑村、泗洲村、四友村、竹溪村、竹洞村、下阳村、上阳村,乡人民政府驻泗洲村。2011年,泗洲乡完成财政总收入378.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78元。2015年12月,泗洲乡、流峰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流峰镇。
泗洲乡境内大部分为丘陵、山地,地势西北面高而东南面低,平均海拔435米。最高峰为北面的桃源村,海拔528米,最低处南面的竹溪村,海拔340米。
泗洲村简介:
泗洲村原名“四周寨”,因村四周有正堤寨、饭碗寨、牛屎寨、老鹰寨,处泗水与漼水夹角而得名。区域位于乡政府西南部,东面与四友村相邻,南面本乡的下阳、竹溪村相交,西面与小洑村交界,北面与漼江村相连,村部设在医院对门的综合大楼,距乡政府100米。(泗洲乡并入流峰镇后,泗洲村委会入驻乡政府)村辖塔王家、草坪里、高脚头、桎木湾、大木冲、街上、松山、梅花凹、荷叶坪等23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892户3706人,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泗洲寨按区域划分:
下街片、十甲片、三友片、文公厅、大木冲、牌坊片、荷叶坪。
泗洲寨(千年古街:泗洲街)
桂阳泗洲街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泗洲乡。泗洲来源于泗洲寨,泗洲寨由村四周的四个寨子(正堤寨、饭碗寨、牛屎寨、老鹰寨)而得名“四周”。泗洲始祖陈氏太保公依孔孟之乡的“泗水”,改名泗洲。泗洲是桂阳县内第一大村庄,东晋时设宫市县,泗洲街初具雏形,现街外有宫市县遗址。清康熙六年(1667)二月,朝庭在泗洲寨设巡检司,泗洲作为桂阳北半县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才开始繁华起来。据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记载,康熙初,巡检邱人瑞、童尚礼、姜鹏相继对泗洲巡检司进行过修缮,并对泗洲街的街道相继进行了延伸,到了道光年间泗洲就有“街子上”的雅称了,现在桂阳北乡人把泗洲不叫泗洲,而是叫“街子上”。道光十年(1830),泗洲改设州同署,成为桂阳直隶州的副署,泗洲街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咸丰四年(1854)十一月,太平天国尹尚英部攻入泗洲寨,怀着对湘军统帅陈士杰的报复心理,泗洲街被烧成一片瓦砾,随即州同署移置城中,虽然陈士杰在镇压太平天国胜利后,修建了陈氏宗祠、官厅等建筑,但泗洲街昔日繁华的商业街被淹没于历史的烟尘中,风光难再。
泗洲街于东晋穆帝升平二年(约358年)设宫市县至太平天国 (1854)十一月毁于战火近1500多年的历史,可谓“千年古街”。这条古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街,是桂阳乡间最长的街。泗洲位于衡阳下两广和桂阳通衡阳的交叉点上,泗洲街曾是衡湘下两粤的古驿道。据王闿运主修的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记载,这里曾是州铺林立、商贾穿行的旺市。泗洲街背倚泗洲寨,前临泗水(当地人称漼江)。站在漼江边,行走在依稀嵌有马蹄印的青石板街上,偶尔瞥见一二间断垣残壁的古铺,一种逝者如斯的沧桑感顿时涌上心头。
泗洲街的长度按约定俗成的算法是以两个牌坊的距离计算的,街的走势大体为南北走向。北起明参政陈尚伊的功德牌坊,(奉朝廷圣旨于明万历18年,公元1590年所建)陈尚伊一生虽然活了96岁,但为官总共加起来不过十三年,是一位奉母至孝,侍君至忠的桂阳乡贤。泗洲街南迄陈嘉贞的贞节牌坊(奉旨于乾隆36年公元1771年建造)这是为表彰陈氏守寡抚子,勤恪妇道修建的。
泗洲街长度一般都认为是十里,有“二里陈街、三里官街,五里商街”之说。二里陈街就是泗洲大族陈氏街,街上住着清一色的陈氏居民,为桂阳州人口最多的村庄。三里官街,就是指街上的文昌阁、巡检司、州同署、育婴堂、义谷仓等一批官修街道。五里商街,就是指两旁林立各种商业店铺的街道,街道曾有伞铺、盐铺、瓦罐铺、鼎锅铺、皮革铺、土纸铺等、还有牛行、树行等专门市场。特别是其皮革铺,其工精良,手工细腻曾远销东北并出国到俄罗斯。
泗洲街的巷道大体为东西走向,不知有多少条,但老辈泗洲人只知道几条用陈氏字辈取名的主要巷道。分别用陈氏的字辈“忠厚贻谟远,诗书锡庆长”作为泗洲街的巷道名称,有“忠”字巷、“厚”字巷,一直排至 “长”字巷,后来一些客商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商业字号的如“诚”字巷、“信”字巷等,可惜太平天国一场大火烧得荡然无存。
【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牌坊
泗洲街现遗存的古建筑,除两个牌坊外都是太平天国纵火烧街后建的,如塔峰书院、士杰官厅、东岳寺庙、香山寺、陈氏宗祠等。其中塔峰书院是毁后重修。塔峰书院,曾令曾国藩、王闿运、左宗棠、夏寿田等莫不仰止,挥毫留迹。从碑记可知塔峰书院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曾是陈氏家庭的私塾。陈士元(陈士杰长兄)曾题诗称赞:
种得芭蕉绿树屏,夜深滴露响微停。
塔边树影疑人至,月下书声当留听。
花竹自随春旖旎,琴笙应憾客飘零。
夜阑试绕行廊望,或见天边处士星。
1854年太平天国尹尚英部一把大火烧得片甲不留。光绪十七年(1891),清朝的同治中兴名将陈士杰重修,许多名人志士多有题识:左宗棠亲题 “塔峰书院”门额。曾国藩手书“泗水渊源”牌扁。陈士杰泼墨书写院门对联:“开门便见坛山,要平生砥节砺名,同斯方正;此地亦呼泗水,愿诸士寻源竟委,不误趋行。”塔峰书院后来成为桂阳北半县的知名书院,陈士杰两个侄儿陈兆文、陈兆蓉和陈士杰的两个儿子陈兆璜、陈兆奎均从塔峰书院就读后考中进士,一个小小的 “私塾”级书院能中四名进士,在全国来说是屈指可数的。塔峰书院于1959年拆毁后辗转成了泗洲中学。
街上的文昌阁曾是陈士杰镇压彭运洪起义的大本营,又是陈士杰兴团练的练兵“小站”。陈士杰在这条街上建立自己的地方武装──广武军,并通过镇压彭运洪起义,为自己掘取了第一桶金,以致曾国藩几次三番地邀请陈士杰一同“勤王”,最后官至浙江巡抚、山东巡抚,成为清同治时期的中兴名臣和封疆大吏。陈士杰就在泗洲街的文昌阁内改写了石达开欲经常宁、衡阳北上直取长沙的历史。咸丰九年(1859)春,太平军石达开部将傅忠信率部从永兴经洋布圩攻打桂阳,大败知州张济远,取州城,欲经常宁北上直取长沙。陈士杰率泗洲团练──广武军拼死抵抗,最后在桂阳七拱挢挫败太平军,使太平军不得不改道由嘉禾、蓝山向广西进军。
陈氏宗祠内的祠堂戏台是桂阳湘昆的发祥地。陈士杰任江苏按察使、浙江巡抚期间,多次请江浙艺人到桂阳演出并传艺。一时泗洲街上开成一股昆曲风,昆曲很快从陈氏宗祠走出与桂阳的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独特的桂阳昆曲。现桂阳昆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泗洲街上的一口大泉(即:冷水塘,位于泗洲乡政府侧旁),水自井底涌出串串水泡如珍珠,方志称珠泉,《陈氏族谱》称之为涌泉,并赋予一段美丽的传说。当涌泉的水珠变为九串时,当地人称之为“九珠泉”,只要喝了 “九珠泉”的人,就会文如泉涌,传说陈尚伊是第一个喝了“九珠泉”的人,后来考中进士。一次来泗洲作客的夏寿田(夏寿田的祖母是陈士杰的二姐),一个偶然机会喝到了“九珠泉”,因而中了榜眼。然而珠泉在当地农民的口中却叫作“米筛井”,串串珍珠在当地农民眼中成了过筛的米。同样也赋予了传说,说是只要饥饿的人喝了米筛井的水就如吃了米饭,不会感到饥饿。(冷水塘有三个缺水口,只有鱼进,没有鱼出,是下游竹溪主要水源之一)。
泗洲街还有一个独特的特征就是其被强化了的军事功能,这是其它其它古街道所没有的。其实泗洲街并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只不过是亲历太平天国王起义的陈士杰心怕类似情况发生,就在其家乡泗洲寨修建了一系列的军事防御工事,这就是桂阳独一无二的“寨堡”。王闿运在同治《桂阳直隶州志》称:“州寨堡,近岁大工也。自元年春二月次第兴工,二年冬十二月工竣。凡修碉二十四,铸炮、积谷其中,工费至四五万。”王闿运亲临桂阳考察后不由得发出了“桂阳一州独有寨堡,举州四境无焉。”的感叹。
泗洲街随着粤汉铁路开通,其要塞的地理位置随之发生变化,加之州同署、巡检司等政治机构的迁移,商铺毁于太平天国大火,泗洲街蜕化成纯粹意义上的陈氏聚居地,只有破旧的陈氏官厅、宗祠、牌坊引发后人的怀古幽思。
编辑:陈祎
作者:彭广业
来源:州志之外
2015年3月26日桂阳县新闻网
陈士杰故居概述:
陈士杰故居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泗洲乡泗洲村,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同治元年重建。它分为官厅和花厅两栋,占地面积有120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的二层楼砖木结构,工艺精细,气派雄伟。
陈士杰故居是湘昆发祥地,是桂阳仅有的以二品规制设计建造的官厅。它又是同治中兴名臣留下墨宝最多、造访最多的地方,是陈士杰广武军的创始之地,同时也是太平军焚烧最为惨烈的地方。陈士杰(1825年-1893年),字隽丞,号俊臣。湖南桂阳县泗州寨(清湖南桂阳州)人。是曾国藩的重要军事幕僚,他有义救鲍超、王鑫等名将,花园堡挫败石达开,献计攻取九江等功绩,深得曾国藩赏识,历任江苏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浙江巡抚和山东巡抚等职。
建筑细节:
陈士杰故居位于泗洲街三里官街中左侧,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官厅、花厅为陈士杰服丧期间所建,即咸丰二年至五年(1852-1855年)。今存花厅正堂厅各一栋。皆为青砖黑瓦古木结构,两厅并排而立。陈士杰官故居现仅存正厅花厅。
正厅为三进式。正厅大门两边门楣上原有清代大学者王闿运撰写的对联:
孤垒捍神京,栾范论心,分谤生民功不朽;
新祠邻故宅,曾杨把臂,世家乔木泽偏长。
大门门簪有镂空雕花,两旁还有象征威严的石狮,这些都在“破四旧”时当作旧物破掉了。
按照清代规制,陈士杰为二品大员。其正厅就是按照二品规制建造的,其建筑特点既有北京传统四合院特色,又有湘南地方民间建筑特色,又兼有桂阳本土青石雕刻艺术特色。整个官居厅设计合理,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前低后高,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壮观。
正厅建于1862年,为四合院二层楼式的砖木结构,总面积800多平方米。内置过道、天井、厢房等,陈士杰子女众多,有十子十女,因此房屋建筑面积较大。建筑形式主要有厅、堂、楼、廊、房、门等,原有房60间。由于解放后用作乡政府办公场所、大队部等,随着场所用途的变迁,房屋改变原状较大,现在厢房、楼阁、亭台、厅堂还没按照原貌恢复。整个房子分上厅、中厅和下厅。上厅为正堂神龛,是会客和祭祀的地方,上厅有陈士杰亲自撰写的楹联:
云灿星辉,轮奂巍巍悬斗极;
兰馨桂馥,箕裘奕奕振家声;
中厅是两边厢房,按照尊卑长幼,左边为儿子们的住所,右边是女儿们的住所;下厅是下人住的地方,含伙房和杂房。整个三厅都有上下楼和各自的楼梯及玄关。
花厅,是指旧式住宅中大厅以外的客厅。多建在跨院或花园中。陈士杰故居的花厅和正厅相邻,从正厅的大门和两侧中门可以进入花厅。花厅也是四合院形式。花厅大门原有陈士杰亲手撰写的楹联:
卜居云吉,水为带,山作屏,秀接湘江衡岳;
讯爻呈祥,花弄影,树遮荫,常闻牧笛渔歌。
花厅原是休闲唱戏之所。进入花厅就可看到戏台,戏台两旁原有一幅关于昆曲的对联。花厅的戏台是桂阳昆曲的发祥地。清同治年间,陈士杰任江苏按察使回乡时,多次请江浙艺人到家乡传艺,而这个戏台就是主阵地。陈士杰有两个媳妇也是苏州一带的人,特别是陈的三夫人张纺琴,更是一个湘昆通,他不但登台演出,而且还会度曲。湘昆在陈氏的大力倡导下,最终在桂阳生根发芽。
正厅与花厅相隔一条青石板巷道,有【回音壁】之称。
戏台两边是回廊,回廊中间是天井,天井对后面就是可以用来看戏摆桌椅的大堂。从大堂的侧门出去才是真正的花厅,花厅里有一幅陈士杰亲自撰写的楹联“溽露飞甘,舒云结庆;贞筠抽箭,润壁怀山。”,对联中透出文人高雅气息。花厅一年鲜花竞开,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天梅,是陈氏的百花园,莳竹种花也是陈士杰的闲情逸志。
花厅的周围原来还有陈氏义庄、粮庄、书室、马厩、仓库、柴草库、陈氏祠堂等附属建筑。马厩是广武军操练的地方。然而花厅大部分建筑“已被雨打风吹去”,胜迹难再。这里着重介绍一下花厅的书室。
书室,是陈士杰对藏书楼的称呼。陈士杰作为一个文化人,钟爱藏书。他说“类皆有关身心学术乃逐渐收辑,亲为涉猎。”从他的《蕉云山馆文集》中的“夹镜山房序”得知,他的藏书地有三处:一是蕉云山馆,现为泗洲中学,他作了“蕉云山馆序”;二是夹镜山房,大体位置在泗水和漼江的交汇处,他写了《夹镜山房记》;三是花厅的藏书楼,他自称书室,写下了《藏书楼记》。他在藏书楼记中写道:积财以贻子孙,何如积书以为资诵习。他曾创办龙潭书院(现在的桂阳一中),并给书院捐献了大量的图书资料,有些书籍是非常前卫的,如《天演论》等。
陈士杰不但为常宁的唐训方整理遗集并出版,陈士杰本人也著述丰富,有《蕉云山馆诗集》、《蕉云山馆诗集》和《陈侍郎奏稿》等。陈士杰还十分注重家族教育,陈士杰的后代中有侄儿陈兆文、儿子陈兆葵都曾中进士,孙子陈毓英为粤汉铁路设计者,曾孙有著名作家陈秉安。
陈士杰故居原来有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等清代中兴名臣的墨宝,据陈氏族人回忆,陈士杰书房曾悬挂一幅曾国藩赠给陈士杰的书法,文字是“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但现在已经茫然无存了,我们只有通过对部分恢复的建筑去追忆昔日的辉煌,发一发思古幽情,汲取前行的力量。
建筑特点:
其建筑特点既有北京传统四合院特色,又有湘南地方民间建筑特色,又兼有桂阳本土青石雕刻艺术特色。整个官居厅设计合理,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前低后高,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壮观。官厅分上中下三厅,占地一千六百余平方米,外观气势雄伟,厅内的屏风、门叶、窗棱工艺巧夺天工,美轮美奂让人流连忘返。
历史经历:
故居多年来曾作为公社、大队部、学校(夜校、乡农校)等使用,其局部结构有所改变。同时因为年久失修,室内木构件及雕花损毁严重,屋面漏雨,木方腐朽,墙体多处开裂,整座建筑摇摇欲坠。
抢修维护:
2014年的一天,长沙市政协委员陈树向省政协常委、吉首大学副校长李定珍反映,湘军代表人物陈士杰故居已破败不堪。2015年,李定珍提交了《关于加大对桂阳湘军人物陈士杰故居保护力度的建议》。在2015年省政协全会期间,李定珍提交了相关提案,建议组建由当地政府、专家组成的维修建设团队,完善维修方案;建设仿古村落;出版湘军系列著作。2015年8月,郴州市政府对提案办理情况给予答复:桂阳县财政投入50万元的故居抢险工程已基本完成,故居险情已基本消除;修缮工程方案尚在编制中。
保护情况:
2011年1月,陈士杰故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