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论坛众多网友对我的字的认可、支持和厚爱,也感谢他们对我提出的各种意见,其中有不少网友提出了对“颜市”这个地名的不解和质疑,特别是前几日有位网名“更年期的白菜”的网友,在我的《魂牵梦萦的远方》后留言,焦点在于:把自己名字放到现实城市中再命名,加以艺术修饰就更容易让人不适了。除非你是“大家”。我想就此观点给这名网友普及下文学创作的小常识,以免其被人笑话。
在文字创作中,给现实中有固定名称的地方拟一个地名,这是非常普通的操作,不是因为成了“大家”才有的特权。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作者都在虚构地名,当然,大多默默无闻消失在文字的瀚海之中。像鲁镇、白鹿原这种是极少数的,我选择鲁镇作例是因为它有名到了有无数人知道的地步,更容易被人接受。说简单点鲁迅第一次在文章中用“鲁镇”时,也并不一定已到达“大家”的地步。那些用虚拟地名的创作者多数不会成为“大家”,文中的地名也不会都出名,毕竟那是凤毛麟角的事,最简单的一点是作者写这地名时是估计不出自己将来会不会成为大家,但并不影响到他们把虚拟地名用于文字创作。
我一直把自己写的字称之为作文,不敢称之为作品,因为自觉还没达到这个层次,但不管写的糟与不糟,原创的东西就是种文学创作,也一样遵循着虚拟地名的规则。
文字创作中虚拟地名有多普遍?全国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被虚拟到文字中的名字,只是作家与作品有名程度的不一样而已。我就用当地的地名举个例子,比如张家浜,在我们当地,这样的地名实在太普通,作为当地人,你可能不知道它在哪里,但肯定会隐约地认为应该有、或是类似有这个地方,如曹家浜赵家浜王二浜的普遍。那么沙家浜呢?我可以断言绝大多数当地人是知道这个地方的,然后我说,沙家浜就是原来的张家浜,这梗有点冷。
但确实,沙家浜原来叫张家浜,它曾经叫横泾,后更名为沙家浜,又更名为芦荡,再更名成沙家浜,在六十年前,当地是没有沙家浜这个地名的,为什么更名?很简单,因为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
将张家浜的地名改成沙家浜写进文学作品的是谁?我相信,如果没有百度这新事物,绝大多数当地百姓是不晓得这个作者的。
按时下的状况,不要说三流作家,就算五流七流十流甚至不入流的作者,也可以混个作协会员身份当当,再自个吹下牛,弄不巧也可以像一些浅薄的“网红”一样,键入名号就可百度搜索到单独介绍的条目。可是,键入沙家浜这地名叫法的始作甬者名字,你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是不容易找到有关他的条款的。
他的笔名叫文牧,当时刚从演员身份转变成编剧身份,即便放在现在,都难以用“大家”定义,更惶论当时。
当时有位叫崔佐夫的写了部作品《血染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斗争纪实》,被沪剧团选中,由文牧接受任务改编,将剧中地名人名改编并加以文艺修辞,最终沪剧《芦荡火种》成型,后又改编成京剧《沙家浜》而闻名于全国。
我只是举个例,按那位网友写实名的说法,文牧写张家浜不香吗?非改成沙家浜,这有意思吗?改地名很好玩吗?!
我不是博学之人,我要说明,关于沙家浜,我也都是百度搜索出来的,很遗憾,我本来是不知道文牧这个作者的,又或者说我听说过这个名号知道过他是《芦荡火种》的作者,因为他没达到鲁迅这样的“大家”级别,所以很快忘了。包括我在此文中的许多说法,也很有可能因我的理解能力有限而失之偏颇,但不管怎样,我要感谢那位网友,让我重温了一遍有关沙家浜的“冷知识”。
在文字创作中,改名字真的很有意思,明明是西安,偏写成西京,殊如此类不胜枚举,“更年期的白菜”肯定也见识过不少,我要告诉这位网友的常识是大多数创作者都会虚拟地名,但真正出名的不多,比如鲁迅贾平凹此类的作品,让网友有幸见到,但网友的逻辑方向错了,单纯地以为“大家”才会改地名。
事实上不止“大家”,大家都可以改地名,改的好不好以后会不会出名都不是必要条件,我再重复一遍,这是常识。
据说知识可以为智商加分,我也想告诉下那位网友,也许再多看一些书,就可以更多地理解些常识了。
致敬文牧先生,让我的家乡有了个看似俗气却响当当的地名,沙家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