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别称

作者: 半镜流年 | 来源:发表于2023-09-01 09:28 被阅读0次

酒是什么?在一般人心目中,酒就是酒,但是酒鬼们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

(一)杜康

相传酒为杜康所造,所以酒鬼们称酒为杜康。曹操《短歌行》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这里开始,酒又称为杜酒,白酒则称为白杜。从那以后,酒就都得打上“杜”的标签,大概取得专利权了。

(二)中圣

如果说杜康之称是公开的,那么有些名称则是隐语。汉末禁酒,酒鬼们偷喝美酒,不敢直言,而说“中圣”。李白《赠孟浩然》诗有:“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适之当过左丞相,后被李林甫排挤,贬为宜春太守,作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清酒过滤,纯净好饮,称“圣人”;浊酒渣滓未净,质地稍差,称“贤人”。

(三)美禄

酒鬼们认为,酒是老天所赐,人人均可得而享之。祭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礼之会,飞酒不行。所以酒叫“美禄”。权德舆《醉后》诗说:“美禄与贤人,相逢自可亲。”

(四)杯中物

酌酒须用杯壶,所以有的酒鬼又在它们上面取意。杜甫最喜欢用“杯中物”三个字称酒。他说自己嗜酒的心情:“忍断杯中物,只看左右铭。”说自己漂泊的生涯,用酒以解忧:“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五)消愁、忘忧、狂药

饮酒为增添快乐,消除烦恼。从这里着眼,酒鬼们又给了它一些绰号。陆龟蒙《劝酒诗》:“后代称欢伯,前贤号圣人。”无论称“圣人”或是“欢伯”,都是拟人化。乐则无愁,无愁则为欢。所以白居易说酒“俗号消愁药”。“消愁”、“忘忧”都是从曹操的《短歌行》脱胎而来的。不过若兴奋过度,就难以自控,所以酒又叫“狂药”。李群玉《索曲送酒》诗里说:“帘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

(六)绿蚁

酒初熟的时候,上面浮着一层泡沫如蚁,所以酒鬼们又称酒为“蚁”。根据原料不同,又有白蚁、黑蚁、红蚁……之分。白居易有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七)火艾

酒又叫火艾。火艾本是灸病之物,但因为它与酒,均烧得人难受,且有同等功用,故又用来比喻酒。王梵志在诗中说,税吏前来收税,只要有酒行贿,便可减免。“但知多与酒,火艾不欺人。”

(八)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酒鬼们评价酒的好劣,也跟常人不同。《世说新语》记载:“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酒谓青州从事,恶者为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督邮都是官名,“齐”是“脐”的谐音,“鬲”是“膈”的谐音。好酒到了“脐”的位置,劣酒仅到胸腔膈膜上。这一绕,可把人绕糊涂了。不过明白之后,有的诗也就读懂了。“酒中不得亲相倚,故遣青州从事来”。

酒的别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是酒友们的一大贡献。

相关文章

  • 酒的别称知多少?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中,自古至今的酒名实在摇曳多姿,令人眼花缭乱,盖不同酒品在品质、成分、功能、品牌等各方面各有...

  • 酒的别称与诗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酒就是酒,但酒徒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 相传酒为杜康所造,所以称酒为杜康。曹操《短歌行》里有:“...

  • 【白酒文化】酒的别称

    白酒在中国人的心中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常喝的一种饮料。它还承载、寄托了中国人的情怀。 中国白酒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 酒之别称知多少?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中,自古至今的酒名实在摇曳多姿,令人眼花缭乱,盖不同酒品在品质、成分、功能、品牌等各方面各有...

  • 酒的13种别称(醉心)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容若 人生雅趣,莫过于诗酒花茶,美酒一壶,此生难得糊涂。 ...

  • 酒在古代的叫法

    关于酒的话题,其实很丰富的,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说下: 第一: 酒的别称: 酒有很多叫法, 比如, 欢伯、杯中物、金...

  • 酒,有诸多别称,我偏爱以下几种: 天禄、忘忧物、扫愁帚, 钓诗钩、狂药、清圣、浊贤、般若汤。 我也有许多别称: 青...

  • 2019-08-01不可不知的文学典故 - 草稿

    11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人以此作为酒的别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便是佐证。 12东篱。语...

  • 文化常识

    杜康: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被后人尊为“酒圣”。后世多以“杜康”代指酒。古时酒的别称非常多,有壶中物、醍醐...

  • 别称

    一讲月令: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征月,初月,泰月,杨月,寅月,孟阳,春阳,初阳,首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酒的别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rt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