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深秋,银杏树的叶子由翠绿转为金黄,在秋日的阳光与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灿烂。

银杏,当属最“接地气”的孑遗植物。哪怕是对植物毫无兴趣的人,也能轻松认出路边的银杏树。银杏的叶片是别致的扇形,正中常常有一个缺口,把叶片的先端一分为二;更奇异的是它的叶脉,总是呈二叉分支,这在现存的高大乔木中绝无仅有。

早在侏罗纪时期,银杏家族就开始在地球上生活了。不过这个家族经历了亿万年的变迁,现在有些势单力薄,银杏纲仅有一目一科一属一种,即银杏本尊,人称“活化石”。

作为资历深厚的裸子植物,当被子植物兴起之后,银杏就不可避免走上了衰败之路。到500万年前的上新世,银杏已在北半球大部分地方绝迹,只在中国还有分布。上新世之后,紧接着就是著名的“第四纪冰期”,很多不耐寒的古老植物都在这场大灾难中绝种,银杏的分布地也进一步萎缩。

然而,在银杏最终快要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大航海时代的博物学家发现了它。这一源自东方的珍稀树种又被重新种遍了世界各地,获得新生。

银杏树为人所喜爱的除了片片黄叶,还有累累“果实”。银杏是裸子植物,那些看似杏儿的"果实"其实是银杏的种子。酷似杏肉的部分是银杏的外种皮,里面白色的“杏核”便是名副其实的白果了。“形似小杏而核色白”,是出自《本草纲目》的记载,银杏因此得名。

白果是一味常见的中药,还可以入馔,只是处理起来稍微麻烦些。去掉外种皮以后,再剥去白色的中种皮和淡褐色的内种皮,露出黄色的部分(银杏的胚乳),还要除去中间有毒的芯,才能够用于烹饪。

银杏又名公孙树。说的是银杏树生长缓慢,至少要20年才能开花结果,40年后才能进入盛果期,只能“公种而孙得食”。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是,传说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氏复姓公孙,银杏的出现比轩辕氏更早,因而称为“公孙树”。
现在,通过嫁接技术,我们不必再为银杏结果而苦等数十年。简单来说,就是将开花的老树树枝嫁接到年轻的砧木上。砧木树龄一般为三年,甚至一年也可以。待嫁接成功,再过五年左右就能收获白果了。
俗话说,银杏树是“雄树开花不结果,雌树结果不开花”。可是稍加思考就会奇怪,不开花哪儿来的果实呢?其实,雌树和雄树一样在春天开花,只是雌花比较不明显罢了。
雄花呈现柔荑花序,里面充满花粉,杨树柳树也是这种花序;而雌花只是小小的棒状花,极易被人忽略。难怪人们会以为只有雄树开花了。银杏的花是风媒花。花粉随风飞扬,落在雌花上,就会长成一颗青色的银杏。



每年秋天,总会有人拿着袋子去银杏树下捡拾自然成熟后掉落的种子,捡得不过瘾了,就用双手撼树,旋风脚踢树,更有甚者竟爬上树梢晃动树枝。银杏噼噼啪啪落了一地,他们也捡得不亦乐乎,堪称高校和公园的“秋季一景”。
捡银杏果,当然是为了卖钱。尽管破坏树木之举被人侧目,但捡拾者并不在意。他们认为这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馈赠”。或许只有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并且付诸实施,才能阻止这样的“创收”了。

“最爱的秋天!特点就是东京大学的银杏,人称银杏校,到处都是金黄色,外加满校园银杏臭。”
——知乎ID:Yuika

说起“银杏臭”,闻过的人自然懂。怎么形容呢?只能说和脚臭有得一拼。银杏的外种皮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酯类,一旦外种皮腐烂或是被人踩烂,散发的气味还是颇具“杀伤力”的。由此看来,城市绿化时还是得尽量压低银杏雌树的比例才行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