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挺经》24

作者: 山谷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16:24 被阅读9次

《挺经》是曾国藩人生阅历和成功经验的总结,是他为人处世、做官治军的统一准则,共分内圣、励志、家范、明强、坚忍、刚柔、英才、廉矩、勤敬、诡道、久战、廪实、峻法、外王、忠疑、荷道、藏锋和盈虚十八卷,称为“挺经十八法”。

对于我们现代人,虽然时过境迁,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法,但人性鲜有改变,可以将挺经做为一面镜子,经常拿出来照一照,并时不时地问一下自己:“是否挺得住?”

本文是曾国藩《挺经》第八卷廉矩下篇。

【原文】

崇俭约以养廉。昔年州县佐杂在省当差,并无薪水银两。今则月支数十金,而犹嫌其少。此所谓不知足也。欲学廉介,必先知足。观于各处难民,遍地饿莩,则吾人之安居衣食,已属至幸,尚何奢望哉?尚敢暴殄哉?不特当廉于取利,并当廉于取名。毋贪保举,毋好虚誉,事事知足,人人守约,则可挽回矣。

【译文】

崇尚节俭是用来培养廉洁之风的。过去,州县的佐官杂员有省城任职办事国家没有薪水银两。如今,每月可领到数十两银子还嫌得到的少,是所说的不知足呀。要想学习廉洁正直,必须先知足。看到那些各地的难民,遍地都是饿死的人,而我们却衣食住行不缺,已属万幸了。哪里还有什么可奢望的呢?哪里还敢任意糟蹋东西呢?不仅应当正当地获得得利益,还要正当地赢得名誉。不要贪图向上保举获得功劳,不要贪图虚浮不实的名誉。事事知满足,人人守纪律,那么正当的风气就可挽回了。

【诗人解读】

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后,人的幸福感都是由于比较而产生的,以前,虽然大家只够温饱,都穷得叮当响,反而有很多人怀念,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同一水平线上,大家都没有,没有华丽的衣服,没有美味的食品,没有奢华的享受,心里都平衡得很。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的本性。

可以前的一切再好,再也回不去了,没有回头路可走。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对能源的争夺,一直是冲突的焦点,如果将来真进入了“零边际成本”社会,可以依靠太阳能和绿色风能提供能源,人类就没有冲突了吗?那也未必,只要有等级、有分配不均存在,冲突必定会存在。

事实上,科技是比自然资源更集中的资源形态,处于底层的普罗大众,连反抗的机会都会没有,因为大家都不在同一个维度上,就像一只蚂蚁一样,一生都生活在二维世界里,你把它前面的树叶拿走,它就只有抓狂。

我们常说“知足常乐”,道理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有一种老公叫“别人家的老公”,有一种老婆叫做“别人家的老婆”,还有别人家的父母等等,可这世上哪有完美的人和事呢,一切都是苦心经营的结果,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别人刻意给你展示的,或者最光鲜亮丽的一面,背后的苦楚和付出,又有谁知道呢,除了他(她)自己。

鞋子穿着舒不舒服,其实只有自己知道。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相关文章

  • 读曾国藩《挺经》24

    《挺经》是曾国藩人生阅历和成功经验的总结,是他为人处世、做官治军的统一准则,共分内圣、励志、家范、明强、坚忍、刚柔...

  • 读曾国藩《挺经》54

    诗人读曾国藩《挺经》第十八卷“盈虚”下篇。 至此,读曾国藩《挺经》已经结束。接下来会把《道德经》剩下的六十章读完,...

  • 读曾国藩《挺经》04

    卷一 内圣4 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于德者,约有四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

  • 读曾国藩《挺经》06

    卷二 砺志(下) 明德、亲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

  • 读曾国藩《挺经》01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一种理想人格,指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外王,先得从内圣做起。 卷一 内圣 细思古人工夫,其...

  • 读曾国藩《挺经》05

    卷二 砺志 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轨,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

  • 读曾国藩《挺经》07

    卷三 家范(上) 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谨记祖父三不信,曰...

  • 读曾国藩《挺经》03

    卷一 内圣3 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

  • 读曾国藩《挺经》02

    卷一 内圣2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

  • 读曾国藩《挺经》08

    卷三 家范(中) 士大夫之家不旋踵而败,往往不知乡里耕读之耐久。所以致败之由大约不出数端。家败之道有四,曰:礼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曾国藩《挺经》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bj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