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第六章应该属于另类,与其他部分的内容不协调、不一致。仅仅是它的开头语「夫易广矣大矣。」,短小,但精悍,本质上就与《系辞》已有的、关于「易」的全部定义不契合,有较大的区别。
不过神奇的情况是,千万年过去了,却从来没有人对这种区别有察觉,不知道这段话所说的「易」,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易」。用局外人的视角来看,完全是视而不见,睁眼瞎。
更好笑的是,一些所谓的专家,明明也是一叶障目,没有看到这一点,却照样可以解释得头头是道,煞有介事,绝对不输于春晚小品的表演。
这同时也再一次有力地证明,《系辞》的行文神秘,蕴意高深。
其一,这里的「易」是独一无二的至尊存在。
这是抛开「简」来独立谈「易」,起码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这里的「易」与通常所谈的「易」、「简」不在同一个层次;另一种则是这里的「易」,就是通常的「易」、「简」之一,只不过单独撇开了只说一部分而已。实际的情况,是这里的「易」已经包罗万象,并不存在任何东西来与之对应,「简」在其中并无立足地。因此,《系辞》这里所说的「易」,是大易,《易经》的标题的「易」,高于原始代码,或者符号意义上的「易」。
这是《系辞》第一次明确说大易。后边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虽然也是说的大易,但是毕竟另外给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太极」。让后人陷入了「什么是太极」的大争论,千万年不休。以至于完全忽略了这个「太极」有一个主语,就是「易有太极」,也就是说还是「易」,只不过是「易」的一个具体的例子。
因此,「易」是一个比「太极」更大的概念,当然更是远远超过「道」的概念,「易」比这两样东西都更大、更原始。
这就是大易,原初的易。
其二,这里的「易」同样兼具实体性和符号性特征。
与《系辞》开头的「天尊地卑」一脉相承,《易经》说符号的时候,同时指称实物;而说实物的时候,也同时具有符号的使用功能,总是将具象与抽象糅合在一起,无法分离。
在某种意义上,《易经》也在故意强调「易」以及「简」,还有各种「卦」,这些易学概念的实体性意义。目的就是为了彰显《易经》的根本目的和终极价值。
「夫易,广矣大矣。」不仅仅只是说符号,同时指向的是现实存在的世界。而接下来所说的「天地之间」以及相对更「远」和更「弥」的地方,在说实体存在的同时,也是在说易学符号的代表性和局限性。
其三,这里的「易」与元素层面上的「易」应当有确切的区分。
大易同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是由于这种相对性,所以《易经》在说「易有太极」的时候,实际上是将大易与元素层面的易、符号性质的易混为一谈。
这样做的好处,是得以变相表达了大易与元素易的相对性,二者实际上往往是同时存在于某一个具体的场合的,此地的大易就是彼处的元素,而此地的元素也就是彼处的大易。
这样做当然也存在弊端。比如令后人不能理解与区分「易」的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就是一个基本的后遗症。
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对于什么「广」,什么大,《系辞》后边有非常明确的说法,就是「乾广」、「坤大」。变通起来,综合解读,当然也可以说易广、简大。
换句话说,《系辞》后边的阐述,与「夫易,广矣大矣。」,实际上有明显的矛盾。
当然,这一方面坐实了我们的观点,这里的「易」不是元素层面的或者说符号意义上的「易」。
另一方面,「广矣大矣」同样是相对的,不可机械理解,生搬硬套。比如关于什么是「广」,什么是「大」,历来解释众多,却流于形式,不能直抒胸臆,给人以戳到了痛点的感觉。
这至少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大易兼具元素易、简二者的属性,同时并存。
广、大,相对于实体而言,是描述其特征;相对于符号而言,则是说明其性质。所以统称为「属性」,泛指与兼顾这两个方面。
所谓的易广,既是大易的属性之一,也是元素易的基本属性。这个「广」,应当解读为「充实」,指的是实体的「实」,与虚形成对比。
所谓的易大,也是大易的一个属性,却是元素简的基本属性。这是不是意味着大易含有简的成分?实际情况正是如此。实体的大易,的确同时具备易、简二者的属性,是二者的共同体。
《系辞》这里的大,指的是占据的空间,就是这个「位」的外貌大。它忽略空间内的情况,仅仅只是指外延,因此也有「虚」的性质。
其次,大易作为一种存在,其「简」的外在特征已经被忽略。
这句话实际上应该倒过来说,作为存在的大易,其实已经是做了限定的概念,就是限定为一个实体。既然已经是实体,当然客观上就已经没有考虑易的另一面,虚的、不可见的一面。
问题在于,大易兼具易简二性,并不因为人类的视角局限而改变,因此这种忽略仅限于表面,实际上、本质上大易还是同时兼备广、大这两种特征。
再次,大易是一种概念上的描述,与实际的存在形式无关。
「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是易的常态,换句话说,现实中的易是无定形的。不仅仅是《系辞》所说的大易只停留在概念上,而不能实际存在于现实。同时,作为元素的易也仅仅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组合之中,同样不能直接看到和分辨。
更进一步,无论是作为独立存在的易,还是存在于组合的易,也仅仅是观察者的立场或者说角度不同的结果,实际上的易的存在方式,既是独立的、也是组合的,一身兼具二者的情况,无法截然区分。
最后,大易的属性决定了其中具有一定成分的「数」的特征。
其一,作为「实」的广,与作为「虚」的大,客观上提供了以此成为原始代码的可能性。这是易简成为文明代码的根本原因。
其二,实体上的存在与空间上的发展,自然而然就具有量化的特征,而量化本身就是一种「数」的性质的体现。
其三,实际存在的元素的组合体,由于客观上可以分解为数个基本的组合形式,因此,这些典型的组合形式就当然可以进行数学计量和逻辑演绎。至少在结构方式上,具有典型的「数」的性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