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曾国藩的小交集

作者: 王立平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22:40 被阅读365次

广袤无垠的湘中大地,有一片神奇的水土,那儿湖湘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四季分明,自古以来誉为鱼米之乡。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孕育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仁人志士和历史巨人,曾国藩、蔡和森、黄公略、蔡畅、宋希濂。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尤以曾国藩最负盛名。

与曾国藩的小交集

曾国藩,晚清时期权倾朝野的肱股重臣,近代打开国门第一人,史称两个(孔子与王阳明)半圣人中的半个圣人。他组建湘军和水师,一举攻克太平天国首府金陵,让清王朝外忧内患的危局得以短暂解脱。他积极推行洋务运动,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将国外的先进生产力引进国内,推荐大批优秀青年才俊出国深造,开创了“同治中兴”小盛世,让本已行将朽木的满凊王朝统治苟延残喘了好些年。他著书立说,在文学,家书家训领域的理论和成就,影响了近代数以千万计读书人的思想。他在治军方面,大量启用儒将,他的“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后制敌。”,“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等军事理念堪称现代军事理论奠基人,影响了几代军事名家。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对这位老乡发自内心感概:“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

身为他同乡的一介小布衣,老家相距不过二十来公里,动乱年代求学,知他甚少。课本上说他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刽子手,是我们这些无产者斗争的对象,坚决批倒批臭的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少时随父亲步行往南岳庙烧香,数次从其故居附近路过而未入。 远远望去,建筑外观似乎与自家老宗祠、隔壁地主屋差不了太多。那时候,这座乡间侯府已被十余户农民兄弟占住,就是走进去也没啥看头吧。

与曾国藩的小交集

无湘不成军。一次偶然的机会问及当时健在的一位高龄长辈,原来祖上有多人加入湘军序列,战死沙场者有之,居功至伟者亦有之。有几位跟随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转战南北,最终攻下太平天国首府后被遣返回原籍,所得资银在十里八乡建起了许多屋堂、学堂和祠堂。老家的“红元堂”、“喻盛堂”、“效辉堂”都是与曾国藩留在原籍的宅邸“白玉堂”、“富厚堂”属同一时代建起来的老屋堂,建筑风格大同小异,仅有屋堂规模大小、建筑高低之分。毛泽东就读过的中山学堂,蔡和森、黄公略、宋希濂就读过的双峰高等小学堂概不例外。

启蒙教育就在一个拥有七个大天井的老宗祠中开始的。青砖黛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香古色。祠堂正中大厅有四根四个小朋友牵手都无法合抱成圈的超级大木柱,高高的支撑起整座建筑主体架构。十几个班的学生坐在隔着大天井的上下两个厅堂开会,不显拥挤。祠堂三层楼高,正厅两旁楼上楼下几十间房呈左右对称分布,均有木梯、走廊、扶手上下左右联通。走进大门通向任何一间房,不论下多么大的雨也不会打湿衣服鞋帽。三伏酷暑时节,太阳在房顶如何毒辣炙烤,坐在讲台下的我们感受到的只有丝丝阴凉。青瓦间有亮瓦釆光,门窗南北通透分布,良好的通风釆光排水效果,彰显出祖辈们建房时无限的聪明才智。课间休息,我们将扶手当滑梯玩耍,扶手被磨得油光发亮,木制楼板被蹦跳得咚咚作响。儿时记忆中的那座老祠堂是多么的雄伟、高大、气派。

与曾国藩的小交集

号称曾国藩曾经部下的子孙后代,启蒙老师曾讲过一段曾国藩与小偷的故事。说曾国藩少时读书并不怎么聪明,一小偷到他家偷东西,适逢曾在摇头晃脑背书。梁上君子屏住呼吸静候他睡下后好下手,结果小偷都将那书的内容倒背如流了,曾还在继续晃脑摇头。眼见天快亮了,小偷只得自认倒霉悻悻遛之大吉。故事未必真实,然恢复国考至今,家乡每年有数千莘莘学子升入各类大学深造,为国建功立业。是否是深受曾国藩勤学苦读的精神鼓舞和影响呢?说是又不是,说不是又像是。

与曾国藩的小交集

不日前回老家,朋友邀游曾国藩故居,宅子保护尚好,院子后山古树遮天,穿堂入室一路匆匆走过,一股浓浓的耕读文化气息无孔不入地向你袭来,室内原件什物留存不多,略显美中不足。经历文革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老家那些宏伟壮观、古朴典雅的老屋堂、祠堂均被夷为平地,百年老宅毁于一旦。曾国藩出生地一白玉堂,担任两冮总督(同治四年)建起来的富厚堂,这么完好地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曾国藩及其子孙在近代的重大历史影响力。不识民间疾苦,不知忠孝仁慈,不懂乐善好施的人,是不可能得到邻里乡亲如此感恩戴德的。

与曾国藩的小交集

有句老话讲:“富不过三代,官不过三代”。两百年来,曾氏子嗣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创造了长盛不衰的美丽神话,在学术界和科技领域取得的贡献和成就斐然,享誉全球。这与曾氏家族独具风格的万事以孝悌为先的家风家训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故居列入国家级4A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潇湘八景之一。我们早去了一两个月,如改在夏秋之交前往,故居门口半月塘荷花尽开,那层层叠叠的满池荷叶在和煦夏风中轻轻摇摆,又当多出一大片生机来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辈奋斗一生,仍无脱离“独善其身”末流,曾国藩长我一个半世纪,理所当然的“兼济天下”、左右历史进程的风云人物。八竿子打不到一块,阴阳两相隔,牵强附会找到这点交集,道听途说,经不起推敲,更无从考证。

相关文章

  • 与曾国藩的小交集

    广袤无垠的湘中大地,有一片神奇的水土,那儿湖湘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四季分明,自古以来誉为鱼米之乡。这片生我养我...

  • 曾国藩与沈葆桢的是非曲直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3》

    《曾国藩 3》中作者用大章篇幅,详细讲述曾国藩与沈葆桢共事期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曾、沈二人从有交集始,就摩擦不...

  • 日更挑战第128天

    1.阅读:读了点《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胡林翼和曾国藩成长环境和性格不同,他们是怎样有交集的呢? 2.教学:无。 ...

  • 读书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3》| 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一生恩怨

    曾国藩与左宗棠人生的交集,作者用了一句话概括:“即生左 何生曾”。足以说明曾、左之间的积怨有多深。对于后人,站在不...

  • 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

    “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这是晚清名臣胡林翼赠给曾国藩的寿联。曾国藩阅后百感交集、热泪盈眶。作为职场上的管理者,...

  • 与面条的交集

    01 我曾经是家中有名的“黑暗料理”大王——妹妹赠予的荣誉称号。家中的女人如奶奶、妈妈、婶婶们都是远近闻名的厨艺高...

  • 2020年所读完整书目名录

    1.《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①》 张宏杰/著 2.《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②—— 曾国藩家书与曾氏家风文化》 张宏杰/著 ...

  • 与陌生交集

    公共汽车到站 涌进,陌生而拥挤的空间 无数的符号 悬在半空,悄无声息 玻璃做的墙 透明,而令人窒息 没有笑容,星星也黯然

  • 读曾文正公(一)

    我最近读曾国藩《挺经》,如玉铃过耳。曾国藩既有儒家的理想与追求,又有法家的清醒与现实,还有道家的成熟与灵活。曾国藩...

  • 曾国藩的两点过人之处

    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讲到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关系,心里带着疑问:为何左宗棠如此出众,名气却不如曾国藩呢? 看到一...

网友评论

  • e338cfa241ea:我也在祠堂读过书,这么好的东西,文革拆了,政府就搞了点木材。一百余岁,“余”得多了点,"接天荷叶"也要面积很大才能“接天”啊。
    王立平:@阳祥庆 已改
    王立平:@阳祥庆 多批评提点,谢啦。:pray:

本文标题:与曾国藩的小交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vn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