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超满的第245篇原创
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朋友转发《无问西东》的影评,这些影评中有人哭,有人痛,有人说灵魂一直在被拷问。
而我看完《无问西东》最大的感受是:语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语言可以毁掉一个人,也可以拯救一个人。
1
先来说说,语言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最有杀伤力的语言之一是冷漠,在婚姻或恋爱中,冷漠就是一种冷暴力。
电影中,1962年,知识分子许伯常想要和妻子刘淑芬分开,刘淑芬死活不答应,许伯常就不与刘淑芬说话,不碰刘淑芬用过的杯子、碗,独自吃饭喝水睡觉。
刘淑芬每天不断地打骂许伯常,也不断坚持对许伯常好,许伯常依然冷言冷语相向,他可以对所有外人好,但就不能对刘淑芬好。
许伯常中学教过的学生王佳敏(章子怡 饰)和李想(两人都在清华就读),看不惯当年的老师被师母欺负,于是伪造许伯常的笔迹写了一封信批评刘淑芬并投到刘淑芬家里。
刘淑芬看完信,以为老公许伯常心有所属,怒火中烧,终日冥思苦想,终于发现信是王佳敏的笔迹,她闹到清华,指责王佳敏勾引自己的丈夫,想要教训王佳敏。
后来,王佳敏因伪造信件被牵扯出小时候撒与伟大领袖有关的谎,在清华校内被批斗,群众情绪激昂,受刘淑芬的煽动,纷纷上前殴打王佳敏。
当人群散去时,王佳敏已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刘淑芬用手一探,发现王佳敏没了气息,以为王佳敏已死,大惊之下,失魂落魄往家走,在小巷偶遇老公许伯常,伯常不闻不问,并侧身绕过刘淑芬。
刘淑芬走进家门口,回想起当初与许伯常幸福的时光,感觉一切十分遥远,万念俱灰之下,直挺挺地跳进了院内的水井。
刘淑芬长期得不到丈夫的回应,极度压抑,又遇上失手将王佳敏置于死地,又惊又怕又感觉人生无望之下,最终选择跳井了结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悲剧并不仅仅只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今天,依然有很多夫妻凑合着过活,表面上在人前像夫妻,回到家里就形同陌路。
没有爱,就分开吧,何必在一起彼此冷漠伤害。
得不到,就放手,但千万不要放弃自己。
当王佳敏在清华学校被公开批斗时,而在她的背对面,正是她喜欢的李想在慷慨陈词,说要和犯错的人划清界线。
王佳敏笑了,李想的发言一句比一句严厉,一字一句戳痛她的内心,或者王佳敏是怒极而笑,刚好被在台下的刘淑芬看到她笑,刘淑芬气得在现场大喊,还敢笑,打她。于是几百个群众蜂拥上前对王佳敏拳打脚踢。
许伯常的冷漠让刘淑芬走向自我灭亡,李想的冷漠让王佳敏笑着被群众殴打。
2
当然,电影《无问西东》更多表达的是,语言可以激励一个人,让人顽强地活着,让人勇敢地面对生活,让人真实地做自己,甚至让人无所畏惧。
《无问西东》讲述不同年代清华学子的四个故事,且是互为关联的。
时空出现在当今社会,张果果(张震 饰)的父亲当年被1962年的李想用生命所救,李想临死前口中念叨的一句话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在张果果对人生、对事业迷茫时,父亲在李想的墓前和张果果说,你现在的笑容越来越少,去做自己真正开心的事情吧。
父亲的一句话,平实但真实,点醒了张果果。
人越长大,越难坚持自我,我们常常觉得委屈自己是正常的,只要他人满意就好,我们努力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
我们不断妥协,say no 比 say yes 难得多,我们可以牺牲掉自己的快乐,我们做着不喜欢的工作,说着违心的话,我们又难受又忍耐,不知所措。
当张果果放下心之枷锁时,他更加主动去帮助底层的四胞胎父母,他也拒绝出卖上司。帮助他人,让他收获感动;拒绝不当的要求,让他重获力量。
3
时光切换到1962年,李想跪在王佳敏的墓前痛哭,他祈求陈鹏(黄晓明 饰)痛揍自己,但陈鹏没有打李想,和李想说了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以后的人好吧。
李想因为不想丢掉去边疆的机会,不敢承认和王佳敏写信批评刘淑芬的事,让王佳敏一人承担了错误,我们可以说李想胆小怕事自私,但这是人性,换了你自己,在那个关键的敏感时期,不一定有勇气站出来。
人总是会犯错,但陈鹏的一句话,让李想坚持去做一个好人,最后牺牲自己的姓名救了张果果的父亲。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电影中最让人感动的情节,莫过于陈鹏在重庆的茅草房里紧抱着王佳敏说过的话。
王佳敏被打到破相,不忍直视自己,对生命心生恐惧,她不敢闭上眼睛,她说,我一闭眼,就会一直往下掉。
陈鹏说,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得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的时候把我推开。
王佳敏在陈鹏的语言中有了生的欲求。毁掉一个人很容易,只需一句话,拯救一个人,却需要一生的相伴,幸好,王佳敏命中有陈鹏。
身体被打垮,只要内心健在,我们依然可以勇往直前,但如果内心被打垮,即使拥有完好无损的身体,也无法往前挪动一步。
多对身边的人鼓励、赞美和肯定,或许你自己也不清楚,你的一句具有正能量或真心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4
时光又拉回到陈鹏小时候,1937,他是一名饥寒交迫的孤儿。
飞行员沈光耀(王力宏 饰)在执行任务时,经常绕道从空中给成千上百位孤儿投放食物,这些孤儿每次看着沈光耀驾着飞机在空中盘旋的时候,都开心地喊着“晃晃”。
“晃晃”就是这批孤儿的救世主,出生可以贫穷,但人生可以活得良善、高贵,而陈鹏就是如此的人。
在陈鹏小时候生存的环境中,我们不能忘记有一位带着孤儿们唱基督教福音歌《奇异恩典》的残疾传教士,歌声让人忘记饥饿、寒冷、恐惧,歌声让人有了信仰和力量。
人这一生,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阻的事情,只要有了信仰,总会跨过去。
5
时空再一次切换到1937年,沈光耀在西南联大求学,他想去参军,但父母不许,当光耀听到老师吴岭澜(陈楚生 饰)的一番话时,他偷偷背着父母参军,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吴岭澜和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饱含热血深情,让学生振聋发聩。
好的老师不会急着直接给学生答案,太容易得来的答案,人们不会珍惜,好的老师要么以自身行动给学生启发,要么循循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
吴岭澜在炮火连天讲的一番话激励了沈光耀投笔从戎。
吴岭澜年轻的时候也迷茫,曾经远离人群,独自思索人生,偶然听到泰戈尔的演讲,意识到“真实的重要性”,让他“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释放出来”,人因此变得有力量,不再迷茫。
人害怕孤独,害怕被隔离,害怕不被大家喜欢,以致于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只是为了博得他人的认可,而忘了问一下自己的内心。
我们一直关注外在的世界,祈求外界给予我们力量,我们忘了内心世界是力量的源泉。
我们一直在忙着出发,而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懒得花时间去找答案,我们总是热衷向别人求答案,而忘了答案本来就在我们心中。
6
时空再回到1923年,正是吴岭澜在清华求学的时候,他国文有天赋,可以考满分,而他偏偏选择读实科(理工科),他并不擅长实科,考试成绩处于倒数。他的选择是因为厉害的人都去读了实科。
人的一生当中,总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高考填志愿,你是选择自己喜欢但貌似毕业不好找工作的专业,还是选择热门好找工作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结婚谈对象,你是选择有钱能给自己物质保障但自己感觉一般的,还是选择穷但自己喜欢的?
工作,你是选择收入高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还是选择自己喜欢但收入一般的工作?
我们在做抉择的时候,可以有很多理论和方法,但再好的选择,如果让内心不舒服,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选择,那就坚持真实,坚持跟随内心。对得起自己内心的选择都不是最差的选择。
时任清华校长梅贻琦又用语言启发了吴岭澜的认知,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
世间事就是如此。
许伯常冷言冷语冷态度让妻子刘淑芬走向了灭亡,李想用语言让心爱的姑娘王佳敏内心创伤。
梅贻琦用语言启蒙了吴岭澜,吴岭澜用语言激励了沈光耀,沈光耀用行动鼓舞了陈鹏,陈鹏用语言挽救了王佳敏,也用语言让李想获得了新生,李想用语言感动了张果果父亲,张果果父亲用语言点醒了张果果。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可以生出恶果,也可以播种希望,代代相传。
每个人的分享都是有力量的,不要吝啬你的故事和语言,善用你的故事和语言。
7
所有的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我认为《无问西东》最想表达的主旨是“真实”,片中最后的结尾,张果果用内心独白总结了电影的内涵:“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沮丧,世俗就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你们的人生,知道清楚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是,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真实”最有力量,演讲中最打动人心的也是“真实”,好好说话的最高境界或许就是“真诚、实在”。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勿忘自己的真心和真性,这种“真实”,不为取悦别人,只为自己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