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树丽
有趣的历史书我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拿到书的时候我通常喜欢研究封面,我觉得书的封面设计就是内容要传达的一个重要讯息,我们总是能从封面上找到最吸引我们去探究的那个兴趣点。
当然对于这本书来说,最吸引我的是作者的名字,或者说从封面上我们根本就无法判断作者到底叫什么名字,但是我们却不难发现知道作者是一个教历史的老师。
为什么是“讲历史的王老师”而不是“教历史的王老师”?这个“讲”换成“教”行不行?
“教”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课堂,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这是中规中矩的一种固定状态。而“讲”就突破了这样的局限,它比“教”更活泼可爱一些,它只为吸引人而存在,以培养兴趣为目的,它传递的不是知识,而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
当然“教”是拿着固定的教材在复制粘贴,而“讲”没有教材,则需要自己去读书很多的书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所以单纯这个“讲”字,这个讲历史的王老师就非常不简单。
我在百度上搜索这个名字,我对作者的好奇超过了对这本书内容的关注,对我来说,作者本身就是最厚的一本书,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阅,想去阅读。
王磊老师我不知道我身边有多少人关注着王磊老师,但如果你有机会读到我的简文,我只希望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他公众号,然后点击关注,当然我自己早已经关注了。
我儿子上初中的时候最不喜欢学习历史,他每天都有抄不完的背诵,但即便是每天很努力背,历史也很少及格过。
所以我总是反思自己,与其责备学生不行,倒不如也反思一下自己的教法到底行不行,或许真正应该努力学习的是我们自己,而不单单是学生。
王磊老师讲商朝,他会以殷纣王发朋友圈的形式来设计内容,让学生从朋友圈下面的留言区看到寻找需要识记的内容,这样图文并茂的形式最能让学生形成思维化的记忆。
谁说历史枯燥,枯燥的只是老师讲的单纯罢了。
我似乎偏离主题太远,当然这不能怨我,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是一口气读完的,我很是兴奋,甚至我晚上十一点的时候还在写文,丝毫没有困意,这是非常少见的执着。
这本书有五个部分:生活篇,饮食篇,文化篇,情感篇和社会篇。每篇的内容都包罗万象,满足了我们所有的疑问和好奇心,比如古代人刷牙吗?古人为什么那么能喝酒?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古代的光棍多吗?古人有身份证吗?………
当然书中的内容对于我这个文科毕业的人来说大多都是知道答案的存在,但是我依然喜欢阅读,依然在欣赏文字中用词的幽默与风趣。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思维的不同,读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想不出这样有意识的讲解,除了我们的知识局限外,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不敢打破固有的局限,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在为考试而教书,我们并不是为了学生的兴趣发展而教书。
我们更容易追求短期效益,比如我们让学生背会了一个知识点,考试的时候用上了,这样学生就能得高分,而如果我这样来讲,学生并不一定会做对这样的题,那我们的付出还有什么意义?
我想到自己,我总是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反复强调,你们学的不是英语知识,而是英语思维,把英语思维掌握住,等你需要学习英语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特别热爱英语,因为你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你对英语保持着持久的热情。
还是回到一个不变的话题:如果你真的能穿越回去,你会去哪个朝代?从书中我又一次确认了自己的答案,最幸福的时代要属宋朝,因为宋朝是少有的重商主义王朝,民殷国富。而且宋朝的统治者还颇具人情味,不杀文人士大夫,很讲政治文明。另外宋朝城市发达,有夜市,这对于我这样喜欢玩的人来说最合适不过,另外宋朝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非常舒适。
很多人觉得古代人上学很轻松,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度,这也是我们文明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古代也有公学和私学,但不管是哪个学习都不轻松。
古人一般天亮就入学,下午放学还有作业,还得继续背书,必背的儒家经典“十三经”,原文和注释加在一起有60多万字,想想都是一件恐怖的事。当然如果生在帝王家更辛苦,每天的课程更加繁重,而且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一年只有春节,端午,中秋,黄帝生日和自己生日这五天的休息时间,所以我们能想象这样严苛的教学模式使得黄帝的文化素养都很高,当然个别的不作为的黄帝除外。
古代人经常吃牛肉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农耕社会,牛是重要的劳动运输工具,也是家庭的重要财产,在汉朝,杀牛等同于杀人,是要判死刑的,即便是在宋朝,吃牛肉也是要交税的,所以《水浒传》里吃牛肉的画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作者施耐庵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梁山好汉们的反抗精神。
所以,我们读一读这本书就是增长自己的见识,当然对我来说,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把英语课也讲成这般有趣的模样,我应该怎么做,我能怎么做?
但就目前我的能力,我能做到的只是在英语课堂上的插入,比如我讲beef(牛肉)的时候,我可以设计一个疑问句Could the ancient people often eat beef ?
但不管怎样,读过一本书就要把读到的知识去用到实践中,哪怕只是聊天,我们有了这样的输入,我们就能在恰当的时候输出,避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
还是要多读一点书。
The more, the bett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