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九斤老太”是鲁迅笔下的人物,出自小说集《呐喊》中的作品《风波》。因为老太太的丈夫“老太公”出生时重九斤,所以被人叫作“九斤老太”。
九斤老太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在她老人家的眼中看来,总是一代不如一代,时常为孩子们的今后担忧。
像伊的儿子“七斤”生下时才重七斤,伊的孙女只能叫“六斤”,因为出生时只有六斤,比“老太公”足足轻了三斤。这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什么?
上了年纪的九斤老太自然唠叨就多了,孙女儿吃饭前吃个炒豆子还要被伊骂“败家相”,还常说伊年青的时候,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总之现在的时世是不对了。

“九斤老太”虽然是小说中的人物,而且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描写的也是那个年代的人,但世事轮转,转到了今天人们还是不乏抱着“一代不如一代”的思想,说着同样类似的话。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那几代人,一直被“一代不如一代”的标签贴在醒目的位置。
二
80后,他们是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成长的物质条件开始明显改善,承受着比较高的父母期望,成长和定型正处在一个欲望大释放、财富大喷发、一切向“钱”看的时代。
他们的父母不想让孩子再吃自己受过的苦,尽可能地物质上满足。于是,“80后”特别是“85后”出现了一大批小皇帝、小公主,开始了穿着阿迪耐克、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玩着电子游戏的日子。
这代人让父母宠溺、让社会疑虑,在千禧年之时常常被称作是“垮掉的一代”。个性叛逆,蔑视权威,反对管束,强调自我价值,但又独立能力差,“手不能提葱”,做不成什么事,典型的眼高手低。
当年轻的他们步入社会,就会用一些“叛逆的表现”来彰显自己的价值主张。像80后当年的精神领袖韩寒,他退学、赛车、写时事博客、骂学术大咖,在当时受到了很多同龄年轻人的追捧。

但是,一个契机改变了一切,打破了“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
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年轻的群体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危险之际不退缩,用青春的面容、阳光的微笑理性应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敢于承担的一代”,书写着属于这一代人自信、自立、自强和担当的“宣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