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一般哪个孩子脸最大,就最友好 \^O^/
熊太行《自习课|如何给重要的陌生人留下第一好印象?》
问:
熊老师对家庭关系的分析字字珠玑,能否讲一下夫妻之间沟通过程中,为什么同样一个结论,如果自己说出来另一半就不容易接受,如果是出自别人之口老婆就欣然接受了。
以前网上有过针对这种情况的调侃,很想听听老师的分析和应对之策,感谢!
答:
因为你是一个低可信度的来源。太亲近了她不能信赖你。所以你的预言只能慢慢应验,大家吃哑巴亏。
如果你的年龄地位原本比妻子略高会好一点,比如是同行资深人士或者前领导、前实习老师、学长什么的。
同龄的男人要给女人提建议的时候,最好有一个充满仪式感的行动,比如突然变换成语重心长的口吻,比如用“我觉得我这里有个建议给你”“说认真的”来区别平时的说笑。
至于场合,各有不同,我是觉得性爱之后的贤者时间,给爱人分析利弊会更清楚。这会儿大家好像都显得更真诚了一些(没开玩笑)。而且即使因为提建议被一脚踢下去轰去沙发,损失也要小得多……
为什么是低可信度的来源?没想明白。
问:
我是中学教师,讲课的时候不太看学生的眼睛,给人一种不太自信的感觉,这件事情给我带来很大烦恼,怎么做才能改掉这个不自信的表现?
答:
对着镜子练习。上课之后先扫一圈,镇压一下,然后收回来,目光可以越过去,然后逐渐收回来,偶尔和一两个学生交流一下。
这是我做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时候学到的,您是中学老师,应该是师范专业,技能科肯定比我学得深。紧张了就找最友好的那张脸。一般哪个孩子脸最大,就最友好。
“一般哪个孩子脸最大,就最友好”,\^O^/,这个理论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不过想一想好像是这样咯。
吴伯凡《“刚需”会不会是一个伪命题?》
现在有很多医学界认识,我说的不是中医,哪怕是西医都觉得,我们之所以到了时间就要吃饭,一方面是由于要补充能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轻度的上瘾。你觉得不吃这个饭会有一种恐慌,或者到了吃饭的时候你不吃饭,你总会觉得有点不自在、不舒服。
BBC拍了一个片子讲断食跟节食如何跟健康密切相关,这个结论是由华盛顿医学院做出来的。
他们在偶然的一次调查当中,发现在美国大饥荒时期有一个城市饥荒很严重,这个城市甚至饿死过人,当然饿死的只是少数,其他的人只是饿肚子而已。最后他们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个城市的平均寿命比其他地区的人高出了八岁,通过他们顺藤摸瓜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一个很确凿的结论,就是我们在摄取食物的时候,人体会分泌一种叫一型生长素的东西,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让摄取的热量尽可能迅速和全面地转换成,让你的细胞更新、让你的器官保持生长。因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饥饿基本上是一种常态,当找到食物的时候要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食物,促进身体的生长,这当然是合理的,因为得来食物不容易。但是一型生长素导致的这种生长有一个问题,由于它只讲速度、只讲量,所以细胞和器官往往会出现某些缺陷,简单地说是先有了食物,有了食物就赶紧生长,就像我们盖一个房子先盖出一个毛坯房。
下一步怎么办呢?人体在饥饿的时候会分泌一种叫做二型生长素的东西,它是负责重新修整细胞和器官,让你的器官和细胞处于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由于人类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吃完以后野蛮生长,有点带有粗制滥造意味的生长,以后你饥饿的时候二型生长素分泌出来,它就会来修复你的器官和细胞。
所以对于人体来说,两种生长素都是必要的,可以说在那个食物不足的年月,人的营养是非常充分的,他不仅有一型生长素,而且能够大量地分泌二型生长素。人类进入不饿肚子的时代,实际上是很晚近的事情,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可能也就是三四十年的事情,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不愁吃穿了,我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我们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可是人体的进化实际上是很慢的,身体这个时候不知道人类已经进入这个时代,反正你吃我就是分泌一型生长素,你持续地吃我就不停地分泌这个生长素,这就让二型生长素没办法分泌,也就是说你的细胞和器官就一直是处于一种新常态,这个新常态就是粗制滥造而没办法修复的状态,长此以往你的身体就会出大问题。
所以他们给出了一个结论就是,你要去掉至少五分之一的进食,比如说一日三餐一个星期就是21餐,能不能够去掉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四到五餐,这样你就给二型生长素的分泌提供了条件,这是有利于健康的。说得有点远,我只是想说明吃饭这事儿是不是刚需还真是一个问题,我们到时候不吃饭感到有点心虚、有点心慌、有点不自在,背后不是什么生理的原因,而是心理的原因。
健康知识:少吃几顿有益健康的科学依据。
……
自然界里头如果讲刚需,只有非常少的东西是刚需,比如说盐对于动物来说是刚需,不仅是对于人,我很晚才知道各种动物都有招数来获取盐。有些动物你以为它只是饮水,其实它能够区分两条河之间的含盐量的多少,它们会选择那个盐分大的水来喝。
在东北养驯鹿的鄂伦春人,他们之所以能够让那些鹿非常的驯服,有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时不时地给那些鹿喂带盐的草料,这是一个很强的刚需,因为有这个刚需它就离不开它的主人。经济学经常会把盐和火葬场的价格作为价格刚性的例子来说,意思就是说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是不太容易影响需求的,比如说盐降价了,你会不会去买更多的盐来吃,除非你信了那些鬼话,说是哪有核辐射,几年前有一个人买了1万斤的盐吗?我们不会因为盐降价就吃更多的盐,也不会因为盐涨价会吃更少的盐。正是由于盐的价格不太影响需求,可以说是一个高度刚性的产品,在很多国家盐都是由国家来专营的。火葬场的价格也是这样,不会因为火葬场降价了我们就多死几回,不会因为那个价格涨价了我们就少死几回,这个价格也是不影响人的需求的。
李笑来是这样解释刚需的:
若是你肯仔细想想,就会知道了,“刚需”这个东西,本质上来看,根植在价值观上——价值观几乎决定一个人的一切,这事儿我们早就知道了。
你想想看,那些“表现型人格”(Be-Good Type)的人,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当前在别人面前的表现,那么,“成功”这个状态,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刚需”,他们时时刻刻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得足够好,成功这个状态当然是最令人向往的了。
与之相对,少数“进取型人格”(Be-Better Type)的人,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变化、自己的进步,所以他们并不在乎,或者说“没那么在乎”自己当前的表现;他们知道任何学习、改变、进步,都是有个过程的,在早期的时候步履蹒跚、跌跌撞撞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持续刻意练习,就一定会有进步与变化,最终都会好起来的。
所以,进取型人格的人,很容易理解、接受、并直接开始践行这样一个观念:
成功只不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成长才更重要,成长才是真正的刚需。
摘自《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
吴伯凡说的盐的刚需是生理层面的,李笑来说的刚需是心理层面的。
……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我们认为是刚需的那些需求其实都是富有弹性的,这里头有一个因素在作怪,它不是一个纯粹经济学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当然今天的经济学已经引入了心理学的概念,比如说行为经济学就是这样,比如说买手机是不是刚需?汽车是不是刚需?当我们说手机是刚需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忘了人类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没有手机的,甚至连电话都没有。当你觉得车是刚需的时候,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小的时候是怎么过的,我们的父母是怎么过的。还有农村里头再贫穷的家庭,他们在过年的时候都要割几斤肉,都要请客,他们的孩子结婚也要大摆宴席,这背后是什么?
背后是习俗,习俗或者说是共识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因素来造就我们的刚需,不是因为它本身是刚需,而是因为这个习俗迫使你觉得没有这个就活不了,但事实上没有这个你可能活得也不错或活得更好。
我们自己可以给自己拉一个清单,梭罗说多余的钱只能用来做多余的事。我们今天有了很多多余的钱,我们做的都基本上是多余的事,真的不一定是满足自己的刚需,当然现代的经济繁荣其实是建立在大量的所谓刚需越来越多,不是因为需求而产生了产品,而是因为一个产品创造了需求,甚至是创造了刚性需求。由于市场已经成气候,对某种东西的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习俗的时候,我们就觉得那是刚需了。我们不是说在批判这种现象,我们只是说很多的刚需只是一种表面的刚需,它里头包含着很大的弹性。
这样一个观念对于自我管理还是公司的管理,可能都会有一点用处,我们不妨给自己列一个极简主义的清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我没有那些东西也活得很不错,这不是在倡导过清教徒的生活,而是要我们意识到有一个你可能还没有的需求也许算得上是一个刚需,那是什么?那是扫除力和删除力。如果你没有这样一种扫除力和删除力的话,各种各样所谓的刚需就会来压迫你,尤其是那些伪刚需,会使你在消费的时候常常是超乎你的支付能力之外,但是你非得要咬紧牙关去消费。
“我们只是说很多的刚需只是一种表面的刚需,它里头包含着很大的弹性。”,习俗造成的刚需有此特点,李笑来所说的根植于价值观的心理层面的刚需也有此特点:价值观变了,刚需就变了。当然,可以把习俗理解成特殊的价值观。
拥有扫除力和删除力,就是跳出当前刚需状态的心理模式,站在高维维度分析此刚需的来龙去脉,从而作出取舍判断。有点像樊登讲的佛家正念:真正的你是站在旁边观察你的那个你。
读者评论:
多年前,自己曾被“读书”这个刚需所绑架。我是一个极爱读书的人,很早就养成爱读书爱屯书的习惯,最多时候家里的各类书籍超过了千册。除了得到别人“你真爱读书”、“你家书真多”这种满足虚荣的称赞外,用坏了颈椎,看花了眼睛。感觉有书没读完,或失去一本书是很大的罪过。直到写硕士论文时,才真正体会到“真言一句话,假言万卷书”的道理,4万多字的论文,引用的文献来自50多本书,往往一本书翻下来用到的只有一句话。至此,自己大彻大悟,发现“读书”是个伪刚需,“获取知识”才是真需求,于是开始采用“问题导向”来获取知识,家中千余册的书采取“捐、送、扔”的方式进行“断舍离”。购买了电子阅读器阅读正版电子书。一方面,方便查询书中有用的资料,另一方面,遇到不好的书可以直接删掉。这样提高了知识获取或利用的效率,同时也消除了曾经沉重的心理负担。
“读书”也是伪刚需!有道理,屯了很多书,也没看几本,多数是为了读书人的身份而买书。
薛兆丰《第4周问答 | 药价为何越来越高?》
还有很多同学讨论到底应不应该辞职,到底应不应该换工作。我自己个人的经验是这样的,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工作,你看看比你年长的那些事业有成的同事,你自己扪心自问,再工作二三十年,变成他们甘心不甘心,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
如果你觉得很满意,这就是你要的生活,那你就好好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工作;如果你觉得,再用二三十年换成他们那样的状况,你真的不甘心,真的不快乐,那就赶紧找一份新的工作重新开始,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吴军《第155封信丨我的金钱观(下)》
前一阵一位读者问我,说一个知名人士讲,未来社会只要掌握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吃遍天下了,问我的看法。我讲,你要先看看他是否是这样培养自己孩子的。在我看来,那两项技能将来是最不值钱的。20年前,你英语流利,就有饭吃,今天是个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就能说英语,即使不能说,翻译软件也做得足够好了。
至于计算机,将来这项技能就和开车一样,人人都会一点。今天如果你有本事把车开得像F1赛车手那样,当然也能混得不错,未来你的计算机水平达到顶级工程师的水平,或许还能挣不少钱,但如果只是会写两行代码,满街都是这样的人,或许有饭吃,但是肯定挣不到大钱。每一个人无论是自己做事情,还是为别人做事情,都要想办法有独有的能力。这是我对钱的第四点体会。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如果你有了很多钱,只要不吸毒,不养小三,不赌博,花光它并不容易,但是想通过投资增加财富时,就有可能迅速破产。美国有很多大家族,在一两代人之间就破产了,没有一个是因为买东西把钱花光了,甚至没有因为吸毒,养小三和赌博把钱花光的,这些自制力他们都有,都是因为投资不当破产了。
在罗辑思维第84期中,罗老师讲了集装箱的发明者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后,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改变了世界,事实上他在最辉煌的时候,也成为了美国的首富之一。但是,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最终麦克莱恩破产了,欠下了十几亿美元的债,而这仅仅是缘于一次投资失败(石油投资)。
投资须谨慎。李笑来说:“投资的刚需是避险”,应为同理。阅读笔记:一般哪个孩子脸最大,就最友好 \^O^/ 阅读笔记:一般哪个孩子脸最大,就最友好 \^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