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月半节

作者: 小李的生活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8-15 16:12 被阅读483次

    自打我记事起,每年的月半节,我们这儿都有一个习俗——接老祖公(接祖)。

    我们当地人口中所谓的“祖公”并不是单单指某一个长辈,它是各自家里已故的历代内亲、外戚的统称。

    如果近三年内,家中有人新丧,那么就得提前接老祖公,大概七月初几就要接祖;如果都是老亡人,那么就可以推迟到七月十一二再接祖。

    接祖的时候,需要准备个盘子,里面放上各种祭祀用的贡品、器具。

    接祖,一般会选择在晚上天快黑的时候,两个人去接,一人端着盘子,盘子上放着点燃的三炷香,另一人持着点燃的火把,两人一起相跟着到自家大门外面的路口上找个相对干净点的地儿:

    撒(铺)上些绿松毛(绿色的青松叶)。

    然后恭恭敬敬的将盘子放在绿松毛上。

    在盘子面前跪下来。

    随后,叩个头,作个揖。

    再用双手恭恭敬敬的拿起香,举过头顶,像作揖一样,在头顶正前方举三下,再在盘子面前插上香。

    紧接着,“咕嘟咕嘟”的诅赞一通(念些表示迎请的话语),边诅赞边用指尖在盘子里撮些许生米往四周撒,再焚烧些纸钱……端盘子的那个人走在前,一路照样“咕嘟咕嘟”的诅赞到家,像是招魂;持火把的那人跟在后面,边走边往地上撒绿松毛,一直撒到家中堂屋里事先准备好的供桌面前,像是引路……这就算是把祖接回家了。

    堂屋里的供桌,并不是平常祭灵时摆放供品、灵位惯用的那张,得另外找出一张来用。

    将桌子擦洗干净,晾干了,在桌面上铺上一层绿松毛,供桌的正前方地面上也要铺上一层绿松毛;另外,还得在堂屋外找一地儿,也铺上绿松毛。请已故的内亲们在堂屋内落坐,外戚们在堂屋外落座。

    然后在供桌上、供桌前面、堂屋门外的松毛上面放上芭蕉台(砍取粗细适当的芭蕉,将其主干部分切成5~10厘米长的小段),供桌上放四个,两个用来插香,两个用来插老祖公花……每个芭蕉台旁还要各自摆上一团提前十多天泡好的麦芽。

    节日期间,要顿顿好酒好菜款待老祖公们,如宴请活人一样。每天要煮四餐饭来款待他们,分别是早点、早饭、晌午饭、晚饭。

    每次饭做好后,在供桌上、供桌前、堂屋外,每个芭蕉台上各上一炷香。之后,端来饭食,供桌上,供桌前,堂屋外,每种菜各摆一碗,每碗菜上放上双筷子,待菜摆齐后,将菜一一端起来,举到头顶正前方,举三下,招呼老祖公们吃饭,再在每个香台前焚烧些纸钱,磕头,作揖,祈祷。

    招待老祖公时,为了避免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来和家魂争抢饭食,还得另外准备一碗“浆水饭”(找个碗,将各种菜都夹取一些,混在碗里,朝碗里打上点冷水,点炷香,将香横放在碗边上,再烧一份纸钱在碗里),把“浆水饭”端到大门外面,找个干净点的地方,把香插下来,再把浆水饭泼在地上供那些讨饭鬼享用。把浆水饭碗拿回家,倒扣在厨房门口,以便再用。

    招待老祖公们几天后,七月十五日,吃过午饭,就得送走他们,所以,前面几天得提前为他们准备好盘缠——包封(一种像信封袋一样的白色纸袋子,袋子正面印着一个精美的黑色图案)。

    包封里面主要装的是冥币、纸钱、马草马料(干稻草或小麦秸秆、炒豌豆、炒小麦、炒苞米、炒小米、盐、茶……)。纸钱的装法是,将纸钱一张搭在一张上面,均匀的铺起来(纸钱颜色有黄白两种,黄的算是黄金,白的算是白银,纸钱只能用完好无损的),铺好后,卷起来放在包封里,如果当年是闰年,就铺13张纸钱,不闰,就铺12张。再在每个包封里放上些冥币。找一个干净的簸箕或筛子,将装好的包封竖着放在里面。

    包封正面,要填上收受人的班辈、姓名,化纸人的姓名……,得准备几十个包封;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孤魂包”,千万不能忘记,上面写的是:“故本村男女老少无主孤魂一切等”。

    爷爷在世时,每年月半节,他就教我和我二叔家的堂弟填包封上的信息,哪个哪个怎么填,哪个哪个我们又该咋称呼。我记得我家字辈是这样排的:成、发、中、维、文、光、Ⅹ,我是成字辈,我爹是Ⅹ辈,我爷爷是光字辈。每每这时,爷爷就给我们讲祖先们的一些事迹。

    一切准备就绪,十五那天早上,往包封里加上马草马料。吃过午饭,早早献过晌午饭,用小麦面调成浆糊将包封口封上。将那些前几天用的供品,烧的香、纸灰烬……一并恭恭敬敬的打扫到干净点的背篓里,端着包封,端着背篓……,拿着一切相关器具,送祖。

    全家人一起欢送老祖公们,说是送他们去赶阴阳大街。通常需要送到我家屋后的路上,找个地方,蹲下,准备烧包封、冥币、纸钱……。烧这些之前,先需由一人点把香,一炷香挨着一炷香,插一段路,叫做插路香。

    送祖那一天的午后,可热闹了,路上到处都是送祖的村民。送祖时,送得越晚,越得将老祖公们送远一些,因此,一家比一家还送得远一点,我家屋后的路边上,一路路都是送祖的村民。

    烧包封的时候,得分开,本家的,外戚(又分为妈妈娘家的,奶奶娘家的),以免全部烧在一堆,老祖公们找不到烧给他们的,待将烧给自家内亲、外戚的包封烧完后,得在旁边另择一地,烧孤魂包,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享用。

    据老一辈人讲,送完祖,最好别去地里,说如果此时去地里,那么家里的老祖公就会跟着你去,把你家的苞米东捏捏,西捏捏,都给捏瘪了,到收苞米时,你家苞米粒就不会饱满。

    老祖公花(还没开花) 老祖公花(还没开花) 包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中的月半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zy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