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137823/1cbaed2e865caade.jpg)
今天看了一个小故事,很想分享出来。
有一个饿坏了的老大爷,一连吃了六个馒头都没有吃饱,当他吃下第七个馒头时,终于说了一句:“我吃饱了。”
于是,有些人开始研究第七个馒头的做法和用料,想要从中挖掘出老大爷吃饱的秘密,却忘记了他之前吃下的六个馒头。
如果没有那六个馒头,老大爷吃下第七个馒头,会感觉饱吗?当然不会,我们所有人都知道。
10月12日,在武汉市金银潭地铁站,一个女孩儿因为坐错了车而非常生气,在站台上很烦躁地转来转去,然后对着背着大包小包的妈妈猛踹了几脚。
妈妈像个布娃娃一样,没有任何反应,女孩儿感觉还不解气,晃荡两圈后又踹了妈妈几脚,才算是平息了心中的怒火。
前段时间还看到过一个男孩子在地铁上追着妈妈踹的视频,不知道妈妈是做了什么事情让他那么不开心,还要追着妈妈踹。
其实,这和吃馒头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前面的六个馒头“垫底”,孩子怎么会有那么肆无忌惮的行为?
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前面的六个馒头,第七个馒头是吃不饱的。
我们是否想过,当我们对孩子的溺爱填满了孩子的胸膛,溺爱会变成嚣张从孩子身上溢出来。
有的时候很羡慕别的家长,轻松一招就能让孩子乖巧听话、品学兼优,可是自己却怎么也使不好那“轻松的一招”。
还有一个故事,也很想说一说。
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有个年轻人向他请教学习的妙法,陶渊明听说后哈哈大笑,说:“学习哪有什么妙法?荒唐!荒唐!”
陶渊明把那个年轻人拉到稻田旁,说:“你能看见禾苗在长吗?”
年轻人说:“不见长啊!”
“那它是怎么长到一尺多高的呢?”陶渊明问年轻人。
陶渊明又把那个年轻人拉到一块大的魔石边上,问:“你看这块魔石,为什么会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
“那是磨损的。”年轻人连忙回答。
“你知道他是哪一天磨损的吗?”陶渊明又问。
年轻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后来,陶渊明送给年轻人一副对联: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其实,孩子的学习是这样,孩子的品德,还有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以身作则,用行动每天向孩子传授一点点好的东西,在不知不觉的耳濡目染中,孩子就变成了我们喜欢的样子,我们期待的样子。
就像陶渊明先生说的禾苗一样,不见其增,却日有所长。我们不知道孩子是怎么变得懂事的,但孩子真的很懂事了。
当我们禁不住手机的诱惑,禁不住电子游戏的诱惑,和孩子一起玩一次、玩两次……在一次不经意的回头时,却发现孩子已经玩手机上瘾了……
亲子关系也是一样,当我们发现孩子的坏习惯时,一定要现在立刻马上对孩子进行纠正和引导,否则,那些坏习惯会不断地侵蚀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就像陶渊明先生说磨刀石的那样,正确的人生观会像磨刀石一样,不见其损,却日有所亏。
小时候,爸爸很喜欢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不管他是好还是不好,都不是一日之功修来的,也不是一日之功就可以改变的。
万事离不开日积月累,夫妻之间的感情是,亲子之间的关系也是,包括我们的财富,我们孩子的成长,都是日积月累的成果。
孩子的成长,其实没有“妙招”可行,脚踏实地、日积月累,才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