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遇到过“碰瓷儿”的人,算你“点儿高”。
以前,没有遇到过“碰瓷儿”这种人的人,并不代表你将来一定不会遇上。
当然,从来都没有遇上过这种人,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永远都把这样的好运气,留给自己,那就最好不过了。
应该说,我的运气还算不错。
从正儿八经摸上“方向盘”,自己开始独立驾驶机动车的那天起,这二十多年里,还没遇到过拿命,与我开过的那几辆机动车“碰瓷儿”的狠人儿。
刚开始的那几年,开的都是白地儿红黑字体相间的军车。
有人说,军车辟邪。
咋听起来,貌似也有点儿道理。可日久天长,就感觉到这种说法,有些不靠谱了。
如果说,经过部队的汽训队,训练出来的驾驶员,整个训练期内,在各种复杂险峻的路段,独立驾驶的公里数,相对而言,要多一些,也并不尽然。
可若是归结为,还没等到你摸上方向盘,就已经被教练,把你的“脸面”,生生地给扒下来,用脚在地上使劲摩擦,让你不得不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
“必须把人们口中常说道的这个‘熟练工种’给弄到炉火纯青。有朝一日,再把彼时受到的所有“屈辱”,统统还给那些不通人性的教练。”
这才是对自己刺激最大,激励最强的那种内在的力量。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把自己那张被人踩在脚下,使劲摩擦过的脸面,重新拾起来那种本事的。
时至今日,只要一坐在驾驶员的座位上,脑子里过的电影,永远是“汽车九团”那个一脸冷漠的战士教练,嘴巴里嘚吧的那一套,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的指令。
如果,硬要挖出来一个辟邪的由头,大抵就是教练那张时隐时现,永不见晴的脸吧。
那是一张,一直都在陪伴着我的脸。
我很幸运。
为什么今天,光天化日之下,敢“碰瓷儿”的人渐多。
不用骂大街,恨别人。
那可是坐在驾驶室里的人,给“碰瓷儿”的机会越来越多。让“瓷儿”们,有足够的空间,大展“碰术”。
将来“碰瓷儿”这行当,会不会形成产业,还真不好说。
但是,市场空间巨大,绝对是不争事实。
转向,并线,不打“转向灯”的;一手方向盘,一手玩手机的;根本不把实线放在眼里的;不支上大灯,就不会夜间驾驶的……
稍微归拢一下,就这么多,自己不要命,还随时可以要了别人命的人。
不得不感叹,敢出来碰瓷儿的一些人,哪来的这般胆量。
毕竟,把自己的脑袋,栓在别人的汽车轮子之下,这种买卖,风险巨大。
如果不给自己那点儿“身后事儿”,买一份性价比不错的保险,还真别出来混。
有些真相,“瓷儿”们,也应该睁大眼珠子,看清楚喽。
一些。对了,应该是相当一些,视规矩为粪土之流,他们的命,真的不一定比你们的命值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