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第七,等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六篇的内涵,引申了学问之道。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叙述,记叙。老,老子。彭,彭祖,名彭篯。
译:孔子很谦虚地说,我只是承续前人,并没有加以创作,只是因为非常相信并喜欢传统的文化,想把他们保留下来。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想向老子、彭篯看齐。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我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到处留意,默默地学习中,我把它强记下来;求学问不厌倦;教人也不厌倦。但是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孔子说,那个时代不得了,一般人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只讲现实,不求真正的学问。听到了义之所在,知道这道理是对的,只是自己的劣根性改变不了,明明知道自己走的路线不对,又不肯改。这些正是我所忧虑的啊!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孔子平常在家的生活,很舒展,并不是皱起眉头一天到晚在忧愁。他修养好得很,非常爽朗,而且活泼愉快。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孔子说,唉!我老了,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意思是说现在的时代,乱成这个样子,实在无法再挑起这副担子了!
6.子曰: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做学问要把目标放得高远些,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思想是至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做到这些才能游于礼(哲学政治教育社会)、乐(音乐美术舞蹈影剧)、射(射击体育)、御(驾车船飞机)、书(文学历史)、数(科学)等六艺中。
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古人译:只要是主动给我一点见面薄利,我从没有不教诲的。这也太见钱眼开了吧!
译:凡是那些能反省自己,检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我一定要教他。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激愤。发:启发。悱:内心有怀疑,不同意。发:研究。
译:孔子说教学的原则,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发愤,非要有坚强的求知心,才能启发出他本有的智慧来。二要引起他的怀疑,那么他自然就会去研究了。而且要多方面看,多读历史,能够举一反三,就可以前知过去,后知未来。否则,白读死书,学识又有什么意义呢?
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孔子去了丧家,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在这一天哭过了,心里头难过,绝对不唱歌的。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译:孔子有一天对颜回说,时代、国家如果用得到我,就出来为国家、天下做事;如果时代、国家不需要我,就隐退,把自己藏起来。这样的情形,只有我和你颜回两人可以做得到。
子路不服气了,他忍不住说,老师,假使你打仗,你带哪一个?你总不能带颜回吧!他营养不良,体力都不够,你总得带我吧!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笑着骂道,像你这种脾气,打仗绝不带你,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死了都不后悔。看起来蛮英勇的,其实是冤枉去送死。
一个统帅的修养,一定要做到临事而惧,不是怕事,而是任何事到手上,都要考虑周全,不自作聪明。到事情终于来了,不怕了,必须用智慧,设想周到,促其成功。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孔子说,富是不可以乱求的,是求不到的。假使真的求得来,就是替人拿马鞭,跟在后头跑,叫我干什么都行。假使求不到,那我还是什么都不来,走好我自己的路。
13.子之所慎:齐、战、疾。
齐:斋,清心寡欲。
译:孔子平时非常小心谨慎的事情有三件。一、清心寡欲。二、战争。三、养生之道。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韶:三代以上的舜乐。
译:孔子听了韶乐以后,心境之宁静,思想之专一,吃饭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吃饭,欣赏韶乐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孔子感叹,上古时代音乐的境界,真是有我们所意想不到的高明啊!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