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印记国学与传统文化古代文化
不敢走近,只好遥望,朦胧中的王阳明

不敢走近,只好遥望,朦胧中的王阳明

作者: 王梦凡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23:25 被阅读57次
    三栖圣人——王阳明

    01  缘与缘由

    那一日,突然想起要学一点哲学,却在书海之中遇见了你。

    但这一次绝不是偶遇,因为你浩浩荡荡的占满了几排书架,在那里严正以待。几经犹豫,最终选择了一本梅寒写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传》。

    久闻大名,也久听传说,使我一直不敢走近这位"立德、立功、立言"的王大圣人。

    可这一次,作者居然凭着最初的一份好奇心与一份探险心驱使,就毅然决然的走近了你,实在令人佩服。而更令人佩服的是,她还走了出来,写了一本近40万字的书,并勇敢的写下"讲透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知行合一的心学精髓"。

    同样面对高耸入云的大山,同样站在山脚之下,同样看到满山青翠、云雾缭绕,别人既然能勇攀高峰,我大抵也可以沿着别人爬过的路,看看风景。

    就算不敢走近、不曾走近,哪怕遥望一下,终究见过,终有所获。

    02  平生简述

    要到哪儿去,就从哪儿开始,既然遥望你,就从你开始。

    先说平生简述,以观整体。

    王阳明,男、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出生于1472年,卒于1529年,享年56岁,谥文成,著有《王文成公全书》。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

    1472年,其祖母梦仙人、踩祥云,送子之时,在其母怀胎14个月之际,王阳明带着神奇出生了,从此边开始了其神奇的一生。

    1499年,两次失利之后,终于考中进士,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改兵部主事。

    1505年,王阳明“专志授徒讲学”,和湛甘泉结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

    1506年,一度被权宦刘瑾排挤,谪贵州龙场驿驿丞,一路遭人追杀,几次差点遇险。终在艰辛困顿之中,开光悟道,知行合一。

    1510年,升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仁爱百姓,勤政爱民,政才初显。

    1512年,从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升授南京太仆寺少卿。

    1516年,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平定漳州詹师富、大帽山卢珂、大庚陈日龙、横水谢志珊、桶冈蓝天凤,浰头池仲容等匪徒暴乱。

    1519年,率部镇压福建地方叛乱,于丰城途中获悉宁王反,即返安吉起义兵,水陆并进捣南昌,连下九江、南康、费时35天,平叛擒宸濠。九月抵杭州献俘,因宦官许泰、张忠谗言,非但无功,反遭诬获咎,太监张永设法得以免祸,即称病居西湖净慈寺、九华山诸寺院。

    1521年,始于南昌揭示“致良知”学说,终完成“心学”体系。

    1525年,在余姚中天阁讲学,门人300余,并作《中天阁勉诸生》文书于壁。 

    1527年,受命镇压思恩、田州、八寨、仙台、花相等地瑶族、侗族叛乱,翌年秋平定。

    终其短暂一生,救百姓于水火,救朝廷于危难,救万世以心学。就这样一个三栖圣人,一生最大的心愿却是当个老师,好好讲学。

    03  三件趣事

    圣人绝不是一天练成的,也曾有过别样的疯狂。

    一生丰功伟绩,一生苦难辉煌。为政,治理一方;打仗,百战百胜;讲学,弟子万千。

    可一段时间过后,脑海中不是金戈铁马,也不是气吞山河,而是他年轻时的几件趣事。

    敬佩那个十五岁考察三关的翩翩少年。

    那是一个秋天,他居然失踪了一个月,居然独自考察了"居庸三关"。长城上,街道边,民宅里,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当时的边关并不太平,无论自热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令一般的成年人都难以承受,却坚定了这个十五岁少年的终身理想。

    感叹那个十六岁"格竹"七日的坚持少年。

    多年来,多少人一直留恋着朱熹先生的"格物致知",以格物的路径通向无所不知的境地;又一日,阳明读到"众物必有表里粗细,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从来绝不仅仅是理论家,而是实践者的他对着院子中的翠竹"格"了起来。这一"格"就是七天,从早到晚,专心的看着竹子,期望看出个"理"来,终于把自己病倒了。这样一条成就圣贤的道路似乎就这样堵死了。

    惊讶那个十七岁道观坐禅的新婚少年。

    那一年秋天,阳明大婚了。可新婚之夜,他却在杯筹交错之中,溜到了南昌街上,溜到了铁柱宫。这倒好,与老道士相谈甚欢,又学其盘腿打坐,竟然把结婚之事给彻底忘了。

    与其一生相比,这三件小事确实微不足道,可在我看来却是他成为圣人的必然所现。

    少小立长志,一心当圣人;一旦立长志,一心寻圣路;一旦寻有路,忘我天地间。

    而我们呢?同样年华时,又在做着什么?

    04  心学之说

    终其一生,王阳明都在追求圣人之志,充满了传奇,也充满了纠结,幸运的是他最终找到了那轮光耀千古的皎皎明月。

    被贬龙场,九死一生,看世界纷纷扰扰,实难做到佛、道的空灵与超脱,也难做到儒家那样理性。在通往圣贤修行的路上,生死观是永远绕不过的坎。

    与龙场艰苦困顿的现实问题相比,更加放不下、想不透的还是生死执念。几经挣扎,终于悟道了,先前从外界的万物求理其实一种错误的方式,而要从内心来求理,也就是"心即理"。

    "心即理",奠定了他哲学体系和观点的基础,是其心学体系的开端,是其思想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悟道之后,四处讲学,而所讲内容聚焦"知行合一"。在此之前,古人一直讲知行分开,认为知与性是两回事,要先知才能后行。

    而王阳明却认为两者是同时进行的,知存在于行,行存在于知,知是行之主意,行为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自此以后,便与朱熹之学分道扬镳,专注于自己的"知行合一"说。

    时间推移,当王阳明五十岁时,在南昌首次发表"致良知"说。在他看来,千古圣贤代代相传的一点骨血,实乃"良知"二字;只要依靠良知,无论何种风浪面前,皆能安然抵达。

    这一期间,与弟子写了大量相关的书信,咏了许多诗句,讲了许多学,并以天地万物,一体仁心,时时处处践行良知说。

    而后,王阳明在开导两个得意弟子时,再一次将良知说加以阐释,成就了著名的"天泉证道",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王阳明走过苦难而辉煌的一生,直至临终之时,仅仅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八字遗言。

    05  思与再思

    思其一生,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圣人,自然与他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分不开,也与其孜孜不断的追求分不开,更与其波浪壮阔的人生经历分不开。

    再思一下,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圣人,同样与他历朝为官,状元之家的家庭出身分不开;也与其祖父的绝对肯定包容与父亲的严格要求之间的平衡所呈现的良好家庭教育分不开;也与一路亲人支持、朋友相帮、贵人相助分不开。

    所以,在成为圣人的路上充满了偶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条件,任何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条件发生改变,也许便是另一番光景。

    所以,我们读传记,学圣人,千万不要陷入盲目,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认识误区,认清自己的起点,找到要去的路就好。

    所以,遥望阳明、仰望阳明,朦朦胧胧中的阳明也许正好,不敢走近,不用全学,仅仅是一轮光明月,照进我心田,如此便已足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敢走近,只好遥望,朦胧中的王阳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rm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