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猴子采集野果才能裹腹,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供人消费。世间没有一件财富不来自于劳动。即使近在眼前的食物,我们也需要起身探求。古代有个脖子上套饼被饿死的故事,是对懒惰者绝妙讽刺。
但这并不表明,我们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好逸恶劳似乎更接近人性。民间有个关于惰性的俚语,站着想坐着,坐着想躺着。绝大多数人都期望自己少劳动、甚至不劳动来获取财富。于是有人偷懒使诈,有人动用权力,让别人替自己劳动。一次能忍、两次能忍,次数多了,多劳动的人就内有怨气,她妈的,凭什么我多干。或者他把从别人用到自己身上的那套用在别人身上。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单位、乃至社会,不平衡的劳动成了民怨的重要因素。
有人或许会用存在即为合理来宽慰自己,我能怎么办?发牢骚?罢工?把领导告上法庭?他只好按部就班,学会隐忍,认真劳动。实则是顺民的做法。有一种人思想还没有开悟的,出于本能地劳动。他干活吃饭,吃饭干活。干了自己的,接着干“别人”的。有些同事高兴的夸奖几句、领导撒点狗粮,他就干得更高兴了。实则是奴隶的做法。他使“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成为某一类人的座右铭。
我很崇敬梁启超先生。读他的《少年中国说》,能让人荡气回肠。他还发表了一篇《敬业与乐业》的演说,响应黄炎培校长提出的“敬业乐群”的校训。梁先生认为劳动是不分贵贱的,各行各业都有可敬可乐之处。无所事事的人才是世界第一苦人。用现在的眼光关照,我怎么总也觉得这是撒“狗粮”了。现实中,那些乐于逢迎的官员并不比两脚泥生活苦痛。那些坐在宝马车里的幸福也未必输于在雨中穿行的情侣。特别是天灾疾病面前,拉黄包车的表情包看不出比达官贵人的更具有喜感、更加高尚。社会等级自人类诞生就已经存在,延续自今。梁先生为何还说“当大总统”的与“拉黄包车”是一样的。这么罔顾事实的演说,有何私心呢?不会是为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做招生广告吧?
也许有人会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类的话。每行每业都能做到出类拔萃。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观,每行每业里也有帝国的存在。你卖香烟的个体户尽力吆喝,还是无法与烟草厂、烟草公司比较,利润最大化的永远是后者。你在街上摆地摊擦皮鞋,闻万人脚臭,也许你还不及城管的一次例行检查。你的内心难以抑制的愤怒,怒斥出“流氓”类的话。“行行出状元”的“状元”也未必是好状元。广东宝洁公司,2003年查出漏税5.96亿元。刘汉刘维依靠官场的裙带关系,打压竞争者,成为一方“翘楚”。这与我们提出的传统美德的“劳动”是多么背道而驰。
真正的“状元”流落暗角,成了一名技工。
这么说,并不表明我多么鄙视劳动。繁重的劳动获取的幸福才更为珍贵甜美。如果把劳动指向自身,我很乐意接受,特别在劳有所值的前提下。这也并不表明我是个用世主义者,凡事都向钱看齐。我怕自己顺民的行为成为别人骄傲的资本。瞧,不用我干,有人给我干,还干得漂亮!
我呼吁的是公平机制下的劳动。一味夸耀“劳动”美德,无视现实差异,无异于培养大国顺民。一味倡导“热爱劳动”,而不给予公平公正的环境,无异于增加百姓戾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