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部《未至之境》纪录片,我有了一些感想。
熊猫爱好吃喝爱好躺平,藏狐聪明狡猾,金丝猴家族团结互助,动物们都有各自的天性。
天性让它们能够更好地生存,动物的天性会伴随其一生,就像狮子不会去吃草,兔子也不会去吃肉,这是基因的传承。其中有一点是最招我感动的,那就是动物们对于下一代的爱。
像我看到的熊猫对熊猫宝宝的爱,藏狐对藏狐宝宝的爱,还有金丝猴对金丝猴宝宝的爱,这种爱像是一种本能,是基因的传承,在我看来,动物们的这种爱是与生俱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7269/77c3001530c240ad.jpg)
这张图里有一只猞猁,猞猁正要捕食藏狐的宝宝,藏狐父母选择把冻好的鼠兔送给猞猁,猞猁没有因此转移注意力,接着其中一只藏狐为了阻止猞猁捕食藏狐宝宝,叼着鼠兔引诱猞猁跑到了远处,它虽然拯救了小藏狐的生命,但它也可能成为猞猁的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7269/b4383e706af57801.jpg)
这是一只雄性燕尾蝶,它在吸食大象踩过的泥土里留下的水,因为其中富含孕育下一代的营养。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7269/9bf9437c5e9bce2b.jpg)
它一边吸食一边尿尿,它能把没有孕育用途的其它成分随着尿液排出去,就好像它身体里安装了分离机器。
看起来真的很神奇,动物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依靠天生的身体,依靠本能的思考,依靠着单纯的爱,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他们好似生下来就承担了孕育下一代的使命。
大多数动物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但它们没有放弃传承,就像鳄鱼从恐龙时代就存在着,它们能够很长时间不进食,依靠着它们强大的生存能力,传承到了现在。
这传承之爱,直到我女儿出生以后,我才开始慢慢理解,我对我女儿的爱,没有动物们爱得那么纯粹,我是在女儿出生以后慢慢地越来越爱她的,和我女儿逐渐地相处后,我才学会了如何去爱她,并因她有了一份责任和使命。
动物们保持着一种先天性的爱,对于自己宝宝的爱与传承,还有在宝宝不能自立之前的责任与保护。说起来人类也是以类似的方式传承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7269/6694054c28d068f6.jpg)
这是金丝猴族群,一帮还未生育的母猴们争相抱着猴群里刚出生的猴宝宝,一只母猴还没捂热乎,就被另一只母猴抱走,还因此开始了争夺战,最后被猴妈把孩子抱走,结束了母猴间的母爱泛滥。
人类也有天性,也就是天生的性格。
经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出生时就带有先天气质,也可以说是天性,比如热情、冷漠、调皮、安静等。
在人类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环境的影响把天性掩盖,但天性又可以说是本性,本性是轻易改不掉的,所以仔细观察自身还是能够发现一些线索的。
天性不易察觉的原因在于人类比其他动物多了深度思考,深度思考很容易让理性占据主动,而我认为天性是归于感性的,所以越是深度思考,反而离天性越来越远,对于爱对于情就少了很多切身体会。
做的越多就想的越多,想的越多就越不容易看到自己,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往往是从他人那里才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看到自己很难,但如若主动去观察自己,理性与感性就越来越容易端平,就越容易正确地去爱。
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去爱,因为我知道爱比其它任何一种力量都强大,能够用之不竭地推动自己勇往直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7269/0cca1b981b7e41ed.jpg)
这是只可怜的雄性懒猴,看到母猴连捉虫子都不利索了,但雌性懒猴因为不在求偶期,所以懒得搭理它,雄性懒猴因为看到雌性懒猴不理他,连吃饭都不香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7269/4a670816b1777ac4.jpg)
此文章原创非首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