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903878/2341a8a4a47261a0.jpg)
爸爸,你的视书如命,凡是认识你,同你有过交往,熟悉你的人,都知道。
你的藏书之丰富,凡是到过我们家的人,都叹为观止。不仅你的书房兼卧室有6个书柜,装满了你日常需要查阅的工具书,最喜欢阅读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著作,以及你的日记、手稿、空白稿纸,就连我原来住的那间房和客厅,靠墙都是装满书籍、杂志的书柜或书架。
你和书的故事,我从小耳濡目染,阿婆和妈妈也曾多次讲过,你在你的文章中也有所提及,只是语焉不详。但环壁皆书,耳闻目睹,让我印象深刻,感触良多。
妈妈说,乡居十年间,你毎挑薯丝干或煮熟的番公薯去城月圩卖,都要进供销社图书专柜看看,花上两三角钱,买一本鲁迅先生著作的单行本回来读,日长月久,除了那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书信、日记外,其著作单行本你基本都有,还按顺序装订成册,用牛皮纸作了封面。近年,你又从旧书店买回了16卷本的《鲁迅全集》。你爱书之心,可见一斑。
妈妈笑你书呆的话柄,对我来说,其实就是励志故事,让我感动。妈妈笑说,你们下乡后的第三年,正当夏收夏种最忙的时节,你白天割稻或犁田,夜里辗稻或拔秧,累得够呛。每每凌晨鸡啼,始能休息。
然而,出于爱好和日久养成的习惯,临睡之前,你总要看几页书。红土地上的小山村,蚊子特别多,你不得不点一盏煤油灯,躲在蚊帐内阅读。
有一夜,你许是太疲倦了吧,读着读着,就睡着了。迷迷懵懵中,你的手扫翻了灯,煤油润湿了草席和塞入席内的蚊帐末部,被灯火燃着了。当火将你烧痛,醒来扑火时,那草席和蚊帐,已被烧得七零八落。
你这些“嗅事”,妈妈是当笑话说的,末了还会对我补充一句:“当时没将你爸烧死,算他命大,也是你们作儿女的幸运。”
阿婆呢,却另有看法。她老人家曾对我说过:“阿幺,你别看你妈妈当面笑你爸爸书呆,其实她最爱你爸爸的,就是你爸爸这种珍惜字纸的志气。”
“当年那种生活环境,烧了草席蚊帐,可不是件小事。可你妈妈翌日一早发现时,不声不响就将那些烂席片,烂蚊帐碎片清理干净了。村里人,连同一起插队的知青伙伴,都不知道。要是换了别一个女人,不吵崩天才怪呢!”
爸爸,阿婆说的,确实是大实话。很多年前,我就听与你们一起下乡的辉伯说过,妈妈为你早日不睡光床板,曾跟村中那些村姑村姐学锤席草,学织过草席。
为了不让蚊子咬你,中午歇晌时,她还同那些村姑村姐,去银溪畔,沿溪顺水而下,采摘过金银花,或在乱石丛中,挖地胆头,掘土茯苓,拔阿公眼藤卖。
妈妈还会采些艾草,略晒一下,编成草绳,每每于黄昏时点燃,将蚊驱走,让你能静心读书,安安稳稳睡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9903878/c2bb0ac8fdc94402.jpg)
只是后来,知青办的干部,下乡调查知青生活状况时,发现你连草席蚊帐都没有,还坚持自学,不但给你补发了整套床上用品,还特别向公社领导推荐,安排你在公社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指挥部,当了资料员,负责新闻报道工作,让你有了磨炼笔墨,进行写作实践的机会。
而你,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如何的努力学习,坚持自修,使自己有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遇到机会即可发挥自己的特长。你对我们兄妹仨说得最多的,反而是当年那些知青办的干部和公社领导,如何的关爱你,培养你,帮助你。他们对你的好,你始终念念不忘。
你曾多次向我提及,当年那个公社的陈书记。你说他年轻有为,而立之年即到公社任第一把手,带领全社的青壮劳力,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连甘蔗地里的乱麻石,都一一清除干净。这才有益于后来的机械化耕作和创办工业园,引来外资建厂,使乡镇经济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乡亲们的生活才有了切实的改善。
一旦提起那个陈书记,你总是满怀敬意,连言语都温和了许多。说你每写到深夜时,陈书记必定会拉开抽屉,取出他用自己的工资买的小月饼、炒花生米和糖波酒,给你当宵夜,叫你吃过后,好好休息一下,等睡醒了,起来再写。
爸爸,我知道,你非常喜欢读书,只是由于当年教育还比较落后,又受某些条件的制约,你仅仅初中毕业,便参加了社会劳动。但不管是上山下乡,还是回城做建筑力工,只要稍有闲暇,你都会认真读书,做读书笔记,写些生活札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9903878/5e766d648571c44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