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美国国庆节,美国人好吃土豆,家里也恰好有一些新收获的土豆,我就来做一下土豆面包吧。土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也就是碳水化合物,和面粉其实差不多,主要的区别就是土豆不管怎么揉,都无法进行有效的水解反应,无法形成面筋。所以做土豆面包,就相当于在筋度很好地面粉里加一些毫无筋度的面粉,最终得到一个筋度比较一般的面团,用这个面团烤出来就是土豆面包。
众所周知,土豆除了淀粉以外,还富含各种微量元素,普通面粉里加上土豆做出来的面包,营养自然比只用面粉做的面包要好。对于土豆会降低面团筋度这个属性,得想一些办法。面包的配方基本和原来差不多,就是把部分的面粉用蒸熟捣碎的土豆代替,具体如下:土豆150克,面粉320克,牛奶220克,酵母4克,糖25克,植物油25克。其中土豆切成小块后加30克水蒸熟,然后捣碎备用。
土豆切片后熟得快
这次想尝试一下另一种发酵方法。首先把捣碎的土豆继续碾成泥,和牛奶、酵母、白糖、植物油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面粉,形成面团。这个面团只要搅拌到基本均匀,没有多余水分或者干粉的情况就可以了,不用反复揉。
土豆泥加上牛奶和植物油混合
最后加面粉
混合均匀即可
室温下一次发酵
面团成型后,就放置于室温状态下发酵。夏天南方室温较高,大约1个多小时,面团就膨胀为两倍大小。这是我把面团从容器中取出来,分成两份,因为我想做成两种不同的面包。第一份面团就直接扔到厨师机里开始揉面,低、高速交替进行,目的是尽量揉出更多的面筋。这样的面团揉到出膜的程度似乎不太可能,我估摸着揉到差不多的程度就终止了。
在厨师机里搅打后的面团
揉好的面团再均分成6份,分别拉伸卷起、滚圆。放置在烤盘上,在面团的上表面涂上液态黄油,盖上保鲜膜进行二次发酵。面团表面涂黄油的目的是让烤好的面包表面变得柔软,等二次发酵完毕,表面再刷一层黄油。烤箱预热到190℃,将面团在这个温度下烘烤20分钟,取出放凉即可食用。黄油加牛奶,烤过以后香气还是很浓的,表面也很柔软,直接啃就行,味道还行,但几乎尝不到什么土豆味。
分成六个小面团
二次发酵后表面涂黄油
烤箱中锃锃发亮
烤好了,表面柔软
内部组织较粗
另外一半面团,我放入厨师机后,有添加了一些水,增加面团的含水量,然后开始用低速慢慢揉面。等到表面水分基本被面团吸收后,开始用高速搅打面团。含水量大的面团,感觉上更容易产生面筋,因为产生面筋的过程就是一种淀粉的水解反应,水少了这个反应自然就受影响了。搅打好的面团延展性比之前的另一半面团好很多,但是面团本身的粘性也大了很多,非常难操作。把面团取出,整体放在模具里进行二次发酵。这次我打算采用之前用过的发酵过程中的折叠拉伸法来增加筋度,每隔二十分钟把面团做折叠拉伸,一共做了3组。烤之前表面就不涂黄油了,这次是按照欧洲主食面包的方式烘烤,面包表皮必须是硬的。烤箱预热到200℃,烘烤约35分钟,表皮烤成黄褐色,放凉后可配上奶酪切片食用。切面看面包内部有不少大孔,似乎还有不少的膨胀潜力,二次发酵时间还可以再久一点。
加水高速搅打后的面团
二次发酵20分钟后
折叠拉伸后
数次折叠拉伸后准备进烤箱
在烤箱内膨胀
烤好了,表面坚硬
切片后配奶酪
这两种面包的配方几乎一样,由于制作方式的不同,香气和味道都有不少的差别,这也是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成千上万种面包的原因。做面包过程中,每个环节做得稍稍不同,最终得到的成品就会不同,做面包是一个非常讲究细节的系统工程。所以就算名字都叫土豆面包,网上一搜至少几十种做法,味道肯定都不同。我这次做的土豆面包土豆味不太尝得出来,看了一些up主的教学视频,他们也有类似的情况,可能大家用土豆做面包,都是看中土豆的营养而不是味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