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灵感的相爱相杀

作者: 一鸣 | 来源:发表于2017-05-04 16:43 被阅读1558次
文 | 一鸣

最近写文章我常常会用到“相爱相杀”这个词,生活中矛盾随处可见。小说创作中离不开冲突,“相爱相杀”就是一种绝佳的冲突模式。有作者朋友总结过冲突的本质,就是“求而不得”,这几个字真切反映出我的日常写作状态。

我在几篇文章里提到过,我不是一个写作灵感特别丰富的人,经常会卡文。这是针对最近几年的情况,在初期我的写作状态要比现在好很多。不管是刚上高中,写作技能刚刚“解锁”,还是大三那年初尝小说创作的甜头。也许是因为“新手光环”的关系,那时候觉得头脑里的点子很多,有源源不绝的创作欲望。在那些时期,写作是一种绝佳的精神享受,常常恨时间太少,不能写个天昏地暗,畅快淋漓。在状态最好的时期里,我可以在一天时间里构思出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随意说一个词,一个句子,我都有信心可以围绕这个主题编一个故事出来。那时候的我大概想不到,自己会有写不出来,还感觉痛苦的时候吧。

歌神张学友在《艺术人生》的访谈中也谈到过状态的问题。在他状态大好的时候,他觉得没有自己驾驭不了的歌曲;当他状态不好的时候,他会惊讶于别人怎么能唱到某些音高,而自己做不到。这种情况跟写作真的很像。电影《天才捕手》里有一个情节,《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状态低迷的时期,有时在一天时间里连一个句子都写不出来。如果有经历过卡文的作者朋友多少会理解这种情况。小说创作的产量跟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跟状态好坏的关系更加密切。一个作者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写出几千字的文章;如果状态不好,哪怕写上一天也写不出来。

我在写作课程里跟大家提到过灵感驱动的写法。当作者来灵感的时候,其实不需要太注重技巧方面的东西,怎样开心怎样写就对了,成稿效果一般不会太差。反而时常会有惊喜:我的天,这么牛逼的句子真的是我写出来的?一个作者的写作状态好不好,你也可以从他的行文里看出来。如果写得中矩中规,语句没有什么特色,那么他的灵感状态不算好。如果经常看见一些奇妙的表达,如同“神来之笔”,他当时的灵感状态应该相当棒。在我看来,这就是作品的灵气。我也觉得作品的好坏跟灵气也没有必然的关系。有些作品成熟程度比较高,总体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但通篇看下来,语句平淡,没有什么惊喜;而有些新人写的作品,成熟程度低,文笔稚嫩,到处是瑕疵,但是不时会看到新奇的写法,有趣的语句,浓烈的情感渲染,甚至故事的设计非常巧妙让人拍案叫绝。这样的作品灵气十足,相对前面所说的成熟作品,我更愿意阅读后者的灵气作品。

在早期的小说创作中,我还没有意识用到现在逐层细化的创作方式,都是用灵感驱动的方式来写。这种方式有时候会写得很畅快,但有时候会写得很痛苦,因为灵感状态不能经常保持。几年前我写过一部武侠言情小说《寂静之剑》,通篇下来都是用灵感驱动的方式来写,全听灵感的调遣,灵感来了就写,灵感不来就等。这部小说我本来打算只写六万字左右,完稿是十八万字,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这一点体验出灵感驱动的不可控。

这也是我第一本完结的长篇小说。我喜欢这部作品的情感和行文语言。故事的剧情转折和背景设定有些缺陷,所以它不算是一部成熟的作品。在我创作过的小说中,它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部作品,特别在语言文笔上,以我现在的状态都不一定能写出这样的效果。由于它是灵感驱动的作品,几乎每字每句都是灵感的结晶,差不多凝聚了我十个月的灵感总量。这部作品写得很慢,写完之后我也有种心力交瘁的感觉,没有以往的欣喜若狂。

对比《寂静之剑》和近期的《西游前战》我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感觉很明显,那就是两部作品的灵感浓度明显不一样。《寂静之剑》的灵感浓度明显要高很多,从故事到行文都凝聚着灵感。而《西游前战》的灵感则凝聚于故事剧情的设定上,行文方面的功夫比不上前者,灵感比较分散。这也是我的两种写作方式的差别所在。当我意识到灵感的难控之后,我把大部分灵感投放在故事设计方面。小说的行文可能会相对平淡,也就是所谓的“神来之笔”出现的几率会低一些,但这种写作方式可以避免把故事写坏,至少可以控制在一个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大纲式的写作可以加强对作品整体性的把控,但也会遇到灵感匮乏的时候。大家可能也会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知道故事怎样发展,但就是写不出自己满意的效果。行文没有味道,细节难以表达。到了这个时候,真的连技巧也无能为力。在我打算全职写作之后,我有很多写作的时间,但我悲哀地发现,我的写作效率常常还比不过从前上班时期挤压时间来写。以前的周日,我可以比较轻松就写个几千字。后来我发现尝试全天写作的平均创作字数也就是三四千字左右,远远低于我心中的预期。问题就是,我的灵感状态没有以前好了。

为了保持灵感状态,我作出过不少尝试。有一个时期我每天早上都去跑步,几天过后,我发现自己灵感来得要容易一些,那些天我每天都能轻松写出七八千字,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我非常兴奋,以为自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终极解决办法。我暗自得意,心想,如果这样的状态可以保持一个星期,那么就证明它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到时候我要写一篇文章出来分享给苦逼的写手朋友们。这篇文章没有写成,因为这种良好的创作状态大概持续了四五天左右。接下来该怎样卡还是怎样卡,苦叹依旧,无情的现实宣告了这个方法不可靠。

我还尝试过一个方法,那就是写得慢一些。我刚刚学五笔的阶段,每分钟大概只输入二三十字的样子,速度非常慢。但是一天下来竟然也能写上两三千字,而且质量也不错。所以输入的快慢并不是主要的问题,持续的表达欲望才是关键。但这个方法也不是时时凑效。

在获得灵感这方面,我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喝咖啡、绿茶,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清醒。偶尔使用效果会比较明显,像是每星期一次。如果频繁使用,反而有反效果。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喝咖啡写文,喝多之后,脑袋会有一种僵硬的清醒感,就是人还醒着,但有点头晕脑涨,脑袋也不灵光,思考速度极慢。这种效果对写作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至今为止,我体验过最舒服的创作状态是这样的:没有喝提神饮品,脑袋自然清醒。心情微微愉悦,大概像某个小孩子想到一些恶作剧的坏点子,心里偷着乐。脑袋里有很多点子在爆发,几乎是迫不及待想把这些点子写出来。连续写个三四小时也不觉得累,也不记得自己写过多少字数。那个时候已经对字数不敏感了,只觉得尽快把想到的情节表达出来就好,写多少字都无所谓,在这种状态下往往可以写出过万的字数还依然精神奕奕。这样的体验并不多,一年下来最多就两三次,我也找不到它的发生规律。每次遇到都是一种非常棒的享受,对比写出来的文字,我觉得这个创作的过程更有意义,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愉悦感(除了这个词,我确实也想不到其他的词语来形容这种感觉了),可以全情投入,甚至连自己的存在都忽略掉。

我慢慢意识到,所有的相爱相杀都要去和解,跟灵感的对抗也是一样。最近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灵感这东西本来就是飘忽不定的,没有办法去刻意强求。来了,是馈赠,不来,是常态。不来灵感,本身就不是一个大问题,而我越是觉得它是问题,它就真的成了一个困扰我的问题。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样,某一天我没有休息好,精神不佳,所以自然写不出什么好的效果。但是我却担心是不是自己又遇到灵感匮乏的阶段了。这样一担忧,就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任何时候写不通畅了,都觉得是卡文期在作怪。当我认定自己进入卡文期,我就真的卡文了。如果我没有这样的想法,对自己说,今天写不好没关系,明天再试试吧。如果写不出来也是正常的,歇一下,换个时间再试试。当我认为卡文不是问题,它就对我没有什么影响了。所以,我觉得是自己制造出这些麻烦。

我现在尝试去看淡卡文这个问题,承认它的存在,但不觉得它对我有多大影响,也不刻意跟灵感对抗,一定要它出来为我服务。我最近写作状态的不佳跟我的预期过高有关系。我担当过大半年的首页审稿员,见过太多好文章,常常觉得自己写的文章弱爆了。当我打算写点什么的时候,即便当我还没有写出这篇文章,我已经在心里给这篇文章打分。当我预计它的分值不足八十分,我就没有热情把它写出来。就算要写出来,这个过程也很少会觉得快乐。所以现在,我把写作预期降低了。我尝试去写,但不能保证能写得多好。如果读者喜欢,那就最好,如果他们不喜欢,对我也没有什么伤害,无所谓吧。

近年来,我写小说没有以前那么流畅,大概也是因为我写得太刻意了。对作品寄托了太多的期望,无形中也给了自己压力。我觉得正是因为自己的刻意阻碍了灵感的到来。我的刻意和压力在于,我尝试全职写作来谋生,如果写出来的作品不能出书赚钱,我怎样持续下去?也许就是这种心态一直影响自己。回想起来,在我刚刚回来写作那段时间,我不关注外面世界的纷扰,只专心写自己的作品。那个时期就写得很通畅,作品质量也不错。当我在网文网站上发表之后,被成绩影响心情,被推广影响精力,被网文圈的一些黑暗面打击信心,写着写着就卡文了。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事情的成功并不是在艰苦卓绝中做成的,反而是在没有任何期待的无意状态下成事。包括我当初找工作,包括我自己出的第一本书,都是没有花费太多功夫。而花费大量心力的事情基本上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写《人在风里》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这本书能为我带来什么转机,只不过觉得需要写一部作品解开自己的一个心结,后来它出了电子书和纸书;我写《触不到的女神》也是纯粹为了好玩,剧情怎样荒诞怎样来,没想到竟然有很多读者喜欢它,成为我在简书唯一一部短暂火过的作品,也顺利入征某平台的征文比赛。而我刻意打造的长篇小说反响平平。这正反两面都很好地印证了这个规律。

所以接下来的写作,我打算写得随性随意一些,不要太刻意。当我打算写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之前,我会对灵感进行沟通:“嘿,我又打算写文了,我不知道能把它写成什么样子,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也来玩这个游戏,看看我们能创造出什么样的作品出来。”

我觉得,如果我一再谈及灵感匮乏的话题,那么我会一直在这个问题里走不出来。所以,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写文章讨论这个问题了。正如之前所说的,对往后的写作,我也没有太多刻意的计划,还是那句话:写得开心就好。


更多写作经验分享请点击:【写作那些事】目录
关于转载问题:请联系我的经纪人 南方有路
青春小说《晴时有风》已经上市,请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

  • 与灵感的相爱相杀

    文 | 一鸣 最近写文章我常常会用到“相爱相杀”这个词,生活中矛盾随处可见。小说创作中离不开冲突,“相爱相杀”就...

  • 相爱相杀,相爱相杀?

    相爱相杀 婚姻与爱情,这个话题古老而永恒,爱情多样,婚姻亦多样。多样性的呈现,一是在形式,二是在结果。 ...

  • 相爱相杀

    我们时常“相爱”偶尔“相杀” ”相爱”“相杀”好似清晨的粥,深夜的酒,知己与混蛋,二者好似阴阳两...

  • bingo

    相爱相杀

  • 2017-08-26

    相爱相杀

  • 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

    感情不是逐角戏,愿你与你爱的人永远势均力敌,相爱相杀,相杀相爱。 在感情里,我一直处于弱势的一方,外人...

  • 与密友相爱相杀

    上一篇:密友情深 - 简书 1. 小艾 她是一个被农学耽误的建筑师,她画的漫画惟妙惟肖,她的建筑草图好几百张. 她...

  • 与病魔相爱相杀

    昨日下午,上课期间,倍感身体微微发热,心想可能是此节课用力过猛而致。奈何,天气却是寒风凛冽,心想不好,病魔...

  • 与你相爱相杀

    此时的我位于高一30班的教室中,讲台上的班主任还在安排各项事务,不想听啰嗦繁琐的班规,我开始偷瞄身边的人,什么?...

  • 与杂草相爱相杀

    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一面,必然就有不好的一面。 上周四天晚上,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大雨如注。 可能到雨季了吧...

网友评论

  • 长亭外的夏小乔:💐💐💐💐🍎🍎🍎🍎
  • 8c84f3fdbbf4:一鸣的文字很实际,大家都会有的状态,如何让自己坚持下去,就要不停的自我调整。
  • 晓熹盼兮:最近开始有这种体会了。觉得一鸣大大看过心灵成长方面的书估计也不少。我曾经被诊断过抑郁,所以一直想要出来。你文中所说,很有同感。我决定也不和灵感对抗,卡文时多找找别的乐趣的事做。也许就过去了。
  • 清晨起:真实的写作感受,容易共鸣吸收。
  • Jane漂漂:俺跟自己相爱相杀,黑夜与白昼,我今天刚写的。
  • 霍子荷:直觉和灵感的产生理论上是既要有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又要处在一个情绪放松、心情愉悦的状态,这两者构成了一个矛盾平衡。如果压力来源于外在的因素,就会强化前者弱化后者,打破二者的平衡,我往往是这样失去灵感的。
  • 荣蔓蔓:试试催眠,看看心理学书籍。心理学有些是和潜意识的对话,有助于灵感的激发。是不是很玄乎?我很喜欢心理学😆
    荣蔓蔓: @一鸣 😀
    一鸣: @荣蔓蔓 我最近尝试冥想好像有点帮助。😊
  • 尚仙九歌:我也这么觉得,我写的 睡美人之谜 就写了两年,好久,整个架构都出来了,但是在细枝末节上我还在找灵感卡在那里,反而还不如我即兴发挥写的 名流佳话 一口气几万字来的快。向你学习:heart: 学会灵感和解
  • 2048b725eb7d:有同感。全天写作没有挤时间写作效率高😥
  • 四月雨书:来简书,就是想把让我怀恋到哭的美好回忆,写成让大家笑着看完的生活小品。
  • 三水一点艮:一鸣大大强无敌😍
  • 小兄弟:开心就好
  • 握瑜:一鸣老师开心写哦:cherry_blossom:
  • 吴艾哲:我是靠大纲的支撑才把小说写下去的,对了,还有粉丝的热切期待。刚开始写是靠一腔热情,现在写小说是靠热情和责任去完成它。
    大纲(也就是总体的构思)比灵感与我而言更为重要,没了灵感可以去找大纲,顺着写也就写下来了😁
  • 小事回收站:我觉得灵感的出现,跟奥特曼一样,不靠谱。怪兽刚出来时,不变身,非得把城市拆了,人们陷入绝望的时候才出现。而且,满血时不放大招,非得等怪兽虐残自己才会放。

    所以,与其等待不知何时而来的灵感,还不如主动多学几种稳稳的套路 :sunglasses:
  • 无霞半山亭:状态确实好重要,而且要抛开一些功利的干扰,灵感才会飘飘然光临。
  • 真小实:灵感这个东西,就像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东西,不长则已,长出来的,当然是有天地灵气的好东西,反之,中规中矩,就像人工养植吧,当然二者都需要,没有自然生长,就没有灵气,没有养植,可能养不活自己,😀
  • 温小火:卡文已成常态,我觉得我应该尝试一下老大说的,试着忘记卡文这件事。顺其自然,降低预期或许真的会好一点。
  • 双鱼漠漠:关于灵感和卡文、关于做事有意无意的结果,对于文中的观点,简直不能再赞同了!:+1:
  • 负韶华:同为一鸣,加油
  • 厚壁:我现在就没有灵感,虽然有很多认同,就是没有词来表达。
  • 在觉:总是无法讲好一个好的故事,每次构思时,脑子里总是被现实中的作品牵着走。
  • 红山老妖:写的开心就好。加油。:smiley:
  • 着手成春:说的有道理,应该就是太刻意了。灵感属于潜意识,和意识的理智逻辑是相对的,越想用意识去控制它,越没有灵感。虽然没有有意的控制,但对作品给予了太多的厚望,太中规中矩这本身就是一种理智的干扰。洒脱随意一些,也许会写的更好
  • 绿岸:很喜欢这样的说话,情感才是灵感的基础
  • 梅凉:开心就好
  • 我逐光而居:多看书,持续的输入才能有输出。
  • 黎青辰:进行一项无语言、无文字的活动。比如擦地板、跑步、散步、织毛衣……
  • 晨曦怎么看:天天孩子相杀相爱
  • 小豆利子:灵感来了,就快点写,不管文笔,把故事写完先。
  • 河边的石子儿:一鸣加油: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个人觉得它和人的心情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还可以和自己的情绪和谐共处的时候,就会有惊喜。
  • 呆萌的老张看世界687:在不断的阅读中,一句话或者一个标题,就能产生灵感;与人交谈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些家长理短,就能产生想法。
  • 范_纽文:不理解卡文,“节外生枝”法,长篇必备技能,虽然我不喜欢用。
  • 杜木土:真的是这样,写得开心最关键

本文标题:与灵感的相爱相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mr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