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不拜神的年

作者: 小荷清香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1:31 被阅读32次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我的故乡坐落在英雄城旁,离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不远,去千古名胜庐山也很近。清清的潦水从村边流过,奔涌向母亲河赣江长江;河边翠绿的竹子随风婆娑,似乎在呼唤游子早日归家过大年。

远归的人回了,闲暇的人多了,热闹的年到了,村庄街市沸腾了。

大家赶着买年货、贴春联、扫尘、洗浴、放鞭炮、拜年、收发红包、吃汤圆饺子、舞龙灯……这些全国都大同小异的风俗,在我的故乡同样盛行。

除夕之夜,摆上以红烧为主的鸡鸭鱼肉,斟满自制的糯米酒,开场说些祝福吉祥的话,边吃边回顾边展望,一桌子热气腾腾,一家子心满意足!

儿时的年味|不拜神的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我们最爱的是江西米粉,无数根长长的粉丝,就像长长的情丝,自由弯曲成各种形状,配上青菜、腊肉横卧在碗里,可怜可爱,香气四溢。我们边吃边听妈妈说:吃碗粉来年稳!

最记忆深刻的是,年夜饭前,妈妈总是边上菜边很自然地说:过年了,我们不害人,行善事,对得起神明,就不用拜神啦。神仙祖宗你们先吃,我们作陪。

大年初一,还是没有神龛,不用上香,妈妈的嘴里又絮叨着:新年了,做个好人,爱劳动,佛祖菩萨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这么多年,逢年过节不拜神不拜天地,我们都习以为常。这在赣南客家和广东山东等人看来绝对是不可理喻的事情,在我熟识的故乡周边几个村庄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家里没有神龛,初一十五也不敬神拜天地祖宗。这简直不像话!您一定会说,你老家是不是个没有什么传统文化的山沟沟里?其实,我的故乡与佛教禅宗有着深厚的渊源。

历史上江西大地高僧辈出,大德祖师灿若星辰。中国禅宗的“五家七宗”在江西留下了很深的佛缘。

我的故乡是怀海大师“禅林清规”发祥地-百丈寺的所在,1200年的百丈寺是中国佛教十大名寺之一。

它名声大噪始于唐宣宗李忱。宣宗是唐朝第18位皇帝,颇有祖风,史称小太宗。在唐宣宗没有登基前,曾隐迹于此,并写下了雄伟壮丽的《百丈山》一诗: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常在掌中看。

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儿时的年味|不拜神的年

宣宗登基后,特赐百丈寺为“大智寿圣禅寺”,从此百丈寺闻名全国。历代高僧名士如怀海大师、苏轼、柳宗元、黄庭坚、罗隐等曾忘形于百丈山寺,行吟于潦水岸边,留下许多文章墨宝。

佛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一切诸相,则名为诸佛。

千年百丈,几经风雨更迭。儿时,去简陋的百丈寺敬香的人不多,如今重建完善,每当过年,百丈寺热闹非凡香火旺盛。

但我们村还是没有供神敬香的习俗,村里人家依旧没有神龛,初一十五逢年过节形式上还是不敬神佛。

所幸,村民并没有因此遭受损失,反而过得幸福滋润。依着自身的吃苦耐劳,我们和周边几个村都是先富起来的。

我们村以蔬菜种植为主,越是临近大年春节,大蒜菠菜等当季的蔬菜卖的越红火。

印象中,小时候无数个团圆日和大年初一,卖大蒜是爸妈和叔婶们的头等大事,我们小孩子也在旁边抖抖索索的帮忙。

整个春节期间,不论打霜下雪还是寒风凛冽,司空见惯的是:村里人挑着担提着锹,在菜地里拔大蒜,在沟渠水塘里洗大蒜,第二天早上二点左右赶去县城菜市场卖个好价钱。

过年了,大家得空围炉闲聊,也会比谁富有,但首先比的是谁最勤劳。蔬菜长势好的人家,总是会被夸能干勤快,勤劳致富已经刻进了乡亲们的骨血。

如今我们远走他乡,又快过年了,今天打电话给妈妈,叫她少干点活,毕竟年岁大了……

话还没说完,妈妈就打断道:

村东头的婶子,80多岁了,还自己挑担去县城卖菜;村西头的五叔,家里房车都有了,还是天天地里忙活,我还年轻呢!不干活,坐吃山空!多干点,过个肥年!

儿时的年味|不拜神的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深深觉得,有些精神与生俱来融入了故乡,那就是百丈寺的大德高僧,怀海大师倡导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是啊,坐着谈,跪着拜,何如起来行!身体力行,实干兴家兴业兴邦,这是才是千年前怀海祖师讲法布道的真谛啊!

你若努力,天地自会回馈;你若不卖力,佛祖也无能为力!

这块经过红色革命洗礼的土地,大多数人信奉无神论,更加相信自己,相信自身行动的力量。

这块诞生了“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作者的土地,劳动人民爱劳动重生活,有着理性的思维,朴实的信仰:以人为本,通过勤苦的劳作、智慧的创造来美化生活。过年敬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应当谨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如今这些年,我大都在他乡过年,各种繁琐虚无的礼仪时时让我想起故乡的年,热烈劳动,简单有效,朴实无华,多好!

小时候的年,虽不敬鬼神天地,日子却犹如“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绝色美景,怡然自得,享人生大自在。

故乡的年,天真自然,不落俗套;心中向善,手脚勤快,年味无限!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 儿时的年味|不拜神的年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我的故乡坐落在英雄城旁,离革命根据地...

  • 儿时的年味【拜神】

    又到年三十了,小时候我们最喜欢的是过年。过年了,可以吃好吃的,不但有新衣服穿,还有长辈们给我们发的红包,意思是利利...

  • 儿时的年味 | 儿时的年味

    早晨起来,看到小区内家家户户窗外挂着酱鱼干、酱鸭,闻到了过年时特有的香味,情不自禁地勾起了我童年时过年的美好回忆。...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是一家人置办年货的样子 儿时的年味是母亲打扫房子时的身影 儿时的年味是父亲准备年夜饭的香味 儿时的年味是...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前两天和老爸通电话,我说寄了年货回去,今年过年这边家里要来人,我不能和孩子回去了。 那边的父亲沉默了一秒钟说,你都...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是一串精美的风铃,只要记忆的风略过,便会响起清脆的铃声。儿时的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的流淌在记忆里,...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在附近的小区停了车,我和男朋友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盒,走回这条我住了十几年的老街道。小时候觉得这条街很长,很宽,来回跑...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是香甜的滋味 是外婆家的饭菜 触碰出味蕾的绽放 儿时的年味 是漂亮的滋味 是妈妈涂的红指甲 映射出触觉...

  • 儿时的年味|年味

    小时候,腊月初八过完离过年还有几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起来办置年货了。那时候老家还没有通汽车,出门都是要靠...

  • 儿时的年味 | 年味

    儿时的年味,就是年夜饭的味道 1967年的大年初一,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父母都不在家。听奶奶说,今天他们都不休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不拜神的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g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