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日本,你会选择哪个词语?
老一辈的人每每提及日本,均会对其贴上:残暴不仁、冷血无情、人格扭曲等负面标签,而对于年青一代的青少年而言,他们对于日本的印象则在于热血沸腾的动漫、各种燃的bgm乃至于那风靡全球的AV女郎。(当然,不忘国耻是每一位青少年应有的态度,但不碍于我们了解其文化。)
更多人的对于日本的印象在于其礼仪、其匠人精神还有各种看似极端的行为与思维。
正巧前阵子笔者出差日本,由于没有提前对其文化做出了解,因而在出差的那俩周遇到了不少难以理解的现象,于是乎回国后立马翻阅相关资料,恶补邻国文化风俗习惯。
奈何,文献过于枯燥乏味,因而读之无味,只可弃之;后经朋友推荐,笔者入手了这本《别跟我说你懂日本》,其书中以日本生活文化为主,并详细讲述了其风俗起源等各方面人文因素,对日本真实文化有兴趣的读者而言,这不可不称之为日本文化的入门读物。
那么,日本究竟有哪些让国人难以理解的文化风俗以及社会现象呢?笔者将结合在日本生活的所见所想以及书中内容与诸位看官一一分享。
一、日本文化比较注重外在修养,导致精神压抑比较严重
初到日本,笔者便可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情与礼仪,热情的服务在街上每一家店铺中均随处可见;餐馆就餐时,日本人端正的坐姿(跪资)以及举手投足间所散发的餐桌礼仪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将日本食客与外来食客区分开来,更不用说平日与日本友人交谈、生活中的各种细节。
然而,在另一方面,电话骚扰、偷窥、窃取内衣等负面报道同时亦层出不穷,就在我下榻的酒店便每天均有骚扰电话打来,大多沉默不语,片刻则自行挂线。
好一段时间,我还异想天开,日本的人是不是都像野狼一般,白日循规蹈矩,但每每月圆之夜便兽性大发?
在《别跟我说你懂日本》一书中,作者对于这现象有着极大篇章的钻研:由于中日文化的底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日本人并非如国人一般专注于内心修养,而是对于外在修养较为注重。
就我国五千年来的文化底蕴而言,国民思维一直奉儒家为尊,从个体来讲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因而我国一直推行从善思维,以道德规范作为国民的行为规范。
而日本社会在风气方面则与我国截然不同,“荀子启蒙了荻生徂徕,而荻生徂徕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大门。”这是日本学界的公论。荀子虽然同为儒家弟子,但他所提出的性恶论以及朴素唯物主义则与儒家大师孟子所提出的性善论背道而驰,荀子否认天生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学习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因此,在荀子提出的文化笼罩下,日本举国历代对于外在修养均比较重视,从而漠视了内在文化修养。
正如我国古语有云: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光注重外在修养而漠视内心修养,最终道德一事则只能够浮于表面(当然,极大可能是由于两国文化不同从而导致价值观不同),当社会规则给予国民过多的压抑时,恶念的爆发亦是情理之中。
众所周知,日本军队以忠诚著称,然而当规则压力打破士兵们的心理防线时,同样会发生兵变的可能,二二六兵变便是最好的例子,虽然日本社会不断压抑国民的欲望与恶念,但是当压抑力度过重或是道德氛围失去的作用,日本人的恶念将会无比放大。
正如那年的南京……此处便不再累赘。
在和平年代,日本人依然在社会所谓的道德礼仪规则下负重前行,据书中所说,日本是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卧轨自杀一事基本每日都会发生,更不用说日本右翼分子在街上大肆宣传反动思维,难道这一切都不是社会重压之下所衍生的恶果吗?
二、日本人以铁路交通发达为荣
在前往日本出差的过程中,公司为我们配备了一台轿车,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在出差两周的时间里,我们更多的是承搭公车、高铁、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其车厢内放有各国译本的名著与杂志,以彰显国家的国际化。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的公共交通工具实在是比国内成熟得多,路线清晰、范围广泛,重要的是在搭乘过程中并不像是国内般等待多时、拥挤不堪,而日本的公共交通则班次多,车厢宽阔,在日本承搭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反观日本的道路情况,虽然日本是国际品牌丰田汽车、本田汽车的创始地,但道路则不像国内般拥挤,而是井然有序缓缓前行,其主要原因除了日本城市的道路较为宽广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日本的公共交通设施较为完善,因而私家轿车的作用被大幅削弱的原因。
根据书中所说,铁道发展在日本可以说是信仰般的存在,日本各路铁道站名、列车型号从日本寻常的女高中生嘴里如数家珍,据说在日本举办的全国铁道知识大赛中,共有9人能将1000道铁道知识问答题悉数回答,其中女生则占有七席。
日本更为这些迷恋铁道的男生和女生称为“铁男”与“铁子”。
而日本的男高中生对于铁道的热爱更甚,大部分男孩子长大后的梦想是称为一名电车的驾驶员,这朴实平凡的梦想估计让国内不少梦想成为飞机师、科学家的孩子汗颜。“想致富,先修路”的谚语在日本各地源远流长。
那么,究竟为什么铁道之于日本而言如此重要呢?原来铁道不仅仅是代表着日本的公共交通事业发达的主要因素,同时铁道也是日本在二战后发展的重要指标。到了1890年,日本已经拥有了1400英里的铁路,甚至还带动了股票的形成。
在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将铁道修建摆在了国家基本建设的第一位,成为了日本战后修复的主要工作。其中,日本60%的铁道均是由私人经营,正是由于政府对于如此大力推动公共交通建设发展,使日本拥有遍布全国的细密铁道网,成为世界上公认的“铁道王国”。
因此,哪怕在人潮最为密集的东京,也甚少会出现被成为“首堵”……
三、大多日本老年人钟爱创业
在日本闲逛,你很可能会发现这么一个问题。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老年人创业的情况基本上是随处可见的。他们不像是我国这般,由一个老人守着一家老店,等待着时光的遗弃,日本的老人更享受于退休后自主创业的过程。
在日本的时候,我就这个问题询问了几名日本友人,他们告诉我的答案是:日本老人的平均寿命是87岁,那么在他们六十岁退休的时候,还有二十年的时光无处安放,加上他们年老时比起年轻人有更多的积蓄和人脉,因而他们选择自主创业的较多。
当以为真的我不禁对日本老人的“折腾”感到无比佩服,然而,当我翻开《别跟我说你懂日本》时,我看到了另外的一个答案。
书中所言,日本老人之所以还能够长期战斗到一线,主要原因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抗老意识。据日本导演今村昌平所执导的电影《牺山节考》可以看出,在过去的日本农村存在弃老习俗,所谓弃老便是把失去劳动能力或是劳动能力下降的老人遗弃到深山中任由其自生自灭的行为。
虽然,如今在日本弃老与溺婴的行为已经大幅度减少,但是该种行为对老人所产生的心理阴影是不可磨灭的。也许,正是过去几十年前的弃老行为使当下的老人潜意识中产生拒老心态,从而开展创业之路。
四、日本象棋的奇异规则
在日本出差两周,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不通,难免寂寞难耐。因此,每每夜幕来临,我们一群好友均聚在一首,研究日本本土各种好玩的游戏。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日本象棋的奇妙之处。
日本象棋大致上与国际象棋、中国象棋规则相同,然而有一点,便是日本象棋有一个十分有趣的规则:把对方的棋子吃掉后可以归为己用。
在《菊与刀》这本关于描写日本的名著里曾经写过:日本人的伦理与认知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日本人的潜意识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若是出现了两个集体利益的时候,他们会更偏向于具有优势的集体之中。
而且,这种集体间的转换往往只需要一瞬间。
我想正是这种瞬间改变的两面性,因而才能够让这个民族衍生出那么多不同的标签与印象。
关于日本,该说的仍有很多,《别跟我说你懂日本》整本书中包含了更多有趣的文化与历史探究依然值得我们去猎奇一番,以上笔者取四个方面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分享,望诸位看官得以一饱眼福,满足猎奇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