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进步一点点一百贝想法
西方哲学脉络随笔(54)—— 祁克果:信仰即真理

西方哲学脉络随笔(54)—— 祁克果:信仰即真理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0-09-29 00:05 被阅读0次

祁克果提出的第三种存在形式是宗[]教阶段, 此时,人们从信仰中找到真正的自由,它超越理性认识。

祁克果认为,试图通过逻辑理性以客观地认识全部的人类思想与经验是徒劳的。通过逻辑抽象获得的真理必然离不开假说,对祁克果来说,真理只能是个人内在的、充满激情的无条件的信奉。信仰是存在着的个人所能够获得的最高真理,信仰就是真理。个体就是要抛弃不确定性的假说,获得关乎自己的存在的、现实的、具体的真理。

祁克果指出,仅有理性思考不足以导致人们采取行动,作出选择,这种选择是跳跃性的,而不是逻辑的自然推论。结束思考历程,作出选择的决心必须由激情来完成。最重要的激情是爱情和信仰。

祁克果例举了旧约中上帝指示亚伯拉罕杀死儿子以撒的故事,亚伯拉罕不得不在儿子和上帝之间做出抉择,理性没法帮到他,唯有信仰让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祁克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理性地推导出上帝真实存在,上帝是客观的,那就不是信仰了。信仰是毫不保留地信他,因为重要的并不是上帝是否真实,而是对你而言,他是否真实。只要对你来说,上帝是真实的,这就足够了。

对于祁克果而言,宗[]教和知识是水火不容的,信仰和理性是水火不相容的。可是一直以来,教[]会、哲学家和普罗大众都试图将宗[]教理性化,因而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种暧昧的态度。祁克果强烈反对黑格尔把宗教与哲学合为一体,把基督[]教信仰理性化,将神学思辨化。

祁克果认为,信仰的激情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培养和教育。苏格拉底式宗教观认为,真理本来就存在于人的内心,苏格拉底通过反讽和启发,让我们发现内心的真理。祁克果认为真理无法从内心找到,上帝是从外部进入我们的内心的,上帝通过耶稣基督来教导我们,通过基督进入我们之中。

祁克果最后指出,仅仅信仰基督[]教为真理是不够的,相信基督教就必须按基督[]教的教[]义生活,这才是个体的宗[]教阶段的存在。

总之,祁克果以独立的、非理性的个人存在取代客观物质和理性意识的存在,以个人的非理性的情感代替对外部世界的理性认识,特别是他坚决反对黑格尔把纯粹理性和辩证逻辑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这是他全部哲学的出发点。

祁克果的哲学充满着神学的动机、道德的热忱和伦理学的内涵,并以文学和诗歌的美学形式表现出来。祁克果被认为是改变欧洲哲学发展发生方向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影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迅速增长,并跨越欧洲,为美国和拉美的存在主义规划了框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脉络随笔(54)—— 祁克果:信仰即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wj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