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2日至2018年3月21日,就在这刚刚过去的十天时间,我做到了值得纪念一件事——十天读10本书。
001参加还是不参加
刚开始知道有这个活动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不会参加的,因为我十天还读不了一本书呀。
这就好比让我去参加全马,而我自己的实力却是三千米还没跑完,就挂掉了。
既然如此,我应该有自知之明——放弃参加活动,先培养阅读速度。
直到活动报名,我手头的那本书还没读完(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看来不光是我的阅读速度有问题,还有目标管理的问题。
“十天10本书”开始频繁地“骚扰”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活动呢?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报名参加的人都能做到十天读10本书?为什么我不试试呢?哪怕只有一个收获也可以呀?
002参加并写下誓言
我需要改变自己的读书方法,一个人摸过石头过河,看起来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每个人的读书方法都不一样,这个活动是一个机会,它就像一个大熔炉,在这里只谈读书方法。参与进去,把适合自己的好用的方法拿来为我所用才是捷径。
把这件“应该”做的事变为“必须”做的事后,开始展开行动找书,并写下誓言。
找十本书很容易,因为我之前囤了好多。鉴于以读书写作为目的,因此选书以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为主,另外搭配两本励志书、两本成长方法书和一本职场书。
誓言
我郑重的写下誓言:按时完成主题营任务,否则,连续跑步20天,每天5公里,还有,200元将像割肉一样被没收。
003复盘目标
第一,回顾目标
原计划:每天读一本书,并输出500字~800字的清单体文章并录音。连续10天。
第二,评估结果
结果:100%完成。
第三,分析原因
做得好的方面:心中有目标,无论时间有多紧张,都能在截止时间前完成。这也得益于押金作用、誓言作用和大众监督作用。
做得不好的方面:早上时间没有利用,白天的碎片化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导致晚上打卡时间紧张。
第四,总结经验
在目标落实方面:
首先,排列目标优先级,先做最重要的目标。
其次,先完成,再完美。
最后,当自律性不高的时候,接受大众监督(或志同道合的人),并设置必要的惩罚和小奖励。
004读书收获
第一天,从《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学到了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如何通过笔记收集书的信息,用于主动选书和指名购书;如何做读书重点标记;怎样做“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如何利用读书笔记吸收知识,学以致用。
第二天,通过阅读《沟通圣经》,明白了阅读速度因人而义,与智商,学历,工作等等都无关系。之所以效率低,是因为有读书坏习惯。想要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方法很关键:不同的内容,阅读速度不同;眼睛的移动方式正确与否;切忌默念;阅读环境是否合适;还可以用浏览和阅读方法决定阅读内容的优先级。
第三天,读星姐的《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书中每一篇读完之后都鸡血满满。我们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倦怠的时候。如果能够自我激励,当然最好了。星姐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每天都进行自我激励。连续十年。不仅自己有想法,有行动,并且通过写作影响了很多人。
第四天,读星姐的另一本书《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空想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行动中的思考,才能让自己进步。没有人一开始就是正确的,是努力,让我们的选择变为正确。奋斗的路上,我们并不孤独,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人正在奋斗。
第五天,读《奋斗的正确姿势》,这本书告诉职场人,应该如何创建并维护自己的职业储备账户,遇到职场变动时,实现华丽转身。
第六天,读《出奇制胜》,刷新了我的很多观念。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很重要,不过这是传统的做法。本书列举了九大加速成长的原则,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用更少的时间,聪明的做法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七天,通过阅读《极简主义》了解到,极简主义是一个工具,让我们摆脱多余的事物,去专注追求生命的意义,从而获得快乐、满足和自由。
第八天,读《高效阅读法》,书中所谓的高效,指的是只读重要的内容,其他不重要的不读(考试书除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书中的杠杆阅读法,指的是通过读书学习成功人士的经验教训,可以获得上百倍的经济收益。
第九天,读《写作法宝》,作者倡导应该用简洁质朴的语言书写,应该耐心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真情实感。好的作品需要反复修改,想要写得更好,需要持续输出。
第十天,读《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人们更愿意相信能反映事实的故事,而不愿意相信赤裸裸的事实。相比直白的事实,故事更能打开读者的心门,引起读者共鸣和信任。
总结:十天10本书清单主题营活动目的是锻炼挑重点的能力。
005感谢
感谢牛牛哒连长每天给我发日报和精彩小视频,把优秀伙伴们的读书经验送到我眼前。
感谢数据组、点评组、设计组的辛苦付出。
感谢蒋瑶每天温柔的小鞭子。
感谢我行动营的老班长翠琴和读书营的同桌春暖花开(新疆),以及清单主题营的同桌大E。这十天我们相依相伴,非常温暖。
感谢所有一起打卡的伙伴们,每个人都往群里释放正能量,想不跟上队伍都难呀。
网友评论
但是这关键看你阅读的方法和书的种类。
就方法而言,经验类科普类的书是可以速读的,因为这些书里会有大量例证,而我们不需要照单全收,一支笔,勾画重点,把握核心,领会精神即可。
我不认为文学经典之作能一天十本,就算能,也不过囫囵吞枣,不值得提倡 ,这类书不同其他,应该字句斟酌,细细品味,方才能得其精华,也不至于因自己的疏忽而被书中的错漏所误导。
因此,一天十本书,还是要重方法,分清对象的。倘若所有的书都这样读,读的也就没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