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谈审美就和谈人生一样,是一个大到让我不愿意去谈的话题, 对于人生阅历尚浅的我来说一不小心会沦为空谈。但审美在生活中又无处不在,且对人影响颇深。这一阶段的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思考审美这个问题,对此总结一点我的感受和认识。
有次和友人谈论起发朋友圈这个事儿,我鼓励她:“你应该多发票圈,随手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样以后有回忆的细节也很美好啊。”对于我自己确是这么想也这样做的——随手发,抓住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然而,她说我之前发的照片简直目不忍视,而且早都想提醒我。这,完全不在我的意料之中啊。然后她列举了另一位朋友的朋友圈给我看,说人家发朋友圈之前起码要拍照多久再修图几个小时。当时惊得我下巴都快掉了,原来其他女生发内容之前是这么谨慎的一个过程,可是我绝对做不到啊!于是反驳:那你怎么不看看人家一年发的内容屈指可数?我当时有这个心情就发了,等再P几个小时的图我就没心情发了。我的照片虽然不那么美,但却是最真实的存在啊!友人无语。
我也曾怀疑这到底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太低,还是审美太低呢?到后来,我终于满心接受了他人与我的不同想法。不管他人修图如何,记录的是她脑海里当时美的印象。修的图或许跟肉眼看到的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但经过不同人处理后照片反应的不仅仅是眼睛所看到的真实事物,还包含了此人当下的情感、喜好等。不管拍下照片瞬间你是悲伤的也好,快乐也好,那都形成了专属于你的美,世间独一无二。
相比那些去精致修图的妹子们,我之前的做法反而是典型的“直男癌思想”。而后,我选择了一个让自己更乐于接受的折中办法,虽然我做不到拿出那么多的时间和耐心修图,但我会在拍照时刻意练习构图,后期微调一下照片。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满意,而不是只在意外界的真实。
拍的照片,选的个人物品,外在事物反映出内在审美。我的世界我做主。
李诞在奇葩说中谈:“审美是一个人一生经历的总和”。
看到这句话想起前段时候看的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为什么中国大妈拍照时热爱挥舞丝巾》,这是八零九零无法理解的审美谜题。发掘一下她们成长的时代背景就自然理解许多,对多数人来说,青春期养成的习惯,往往奠定其一生的审美偏好。可能我们无法理解00后的审美也是这个原因。
阿姨们的青春期,是在一个审美被当作「小资情调」来批判的特殊年代度过的。她们只能从身边有限的审美渠道中学习什么是「美」。文艺汇演中的姑娘们的确是不少中国人最主要的审美来源,当时只有她们,仍有化妆和使用鲜艳饰物的权利。物质匮乏,丝巾这种用布少的装饰,恰好大多数人都追求的起。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大妈出行带20套衣服30条围巾。她们统一回答:再不穿,再不玩,就没有机会了。这正是她们不再顾虑外人的目光,在垂暮之年坚决走向大红大绿、挥舞丝巾的原因。
通过观察,我认为审美还跟一个人的天赋有关。天赋+人生经历构成了审美,所以接纳自己的审美,就是接纳自己。
有段时间一直苦恼于:如何提高审美?
明明很认真的排版了,为什么和别人的相差那么大一截呢,同事老笑话我没有审美!其实我倒不在意她开玩笑的说我审美差。不过我自己也纳闷,为什么即便是我下意识的去做好,排版依然看起来令人不满意呢?
有次,一个朋友分享给我TED演讲视频,无意间我发现解答了我脑海中的这个问题:如何提高审美?答案是看足够多优秀的作品。他这个答案是针对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不过我觉得这个答案普遍适用于提高审美,看足够多美的事物。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过去几个月你觉得很美的某个东西变得一般般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明审美提高了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两点缺一不可——“足够多”和“美的事物”。这两个词一个体现了量,一个体现了质。我认为都与“观察”有关,观察的足够多足够认真仔细,就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我的排版不够好,也是由于缺乏足够多对那些好的排版的认真观察。如果观察时,大脑总是不重视,不经意的从眼前划过,于是到输出时也呈现不出满意的效果。
认真观察美的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相信时间看得见,审美会不断的上台阶。相反,我觉得观察足够多丑的事物可能会适得其反。
有时觉得自己思考有所局限,于是我问一个靠谱的朋友:如何提高审美?她认为根本应该从认知上改变。对一个事物认识的越深越全,审美能力就越高。
今年加入了一个以音乐分享为主题的音悦汇群,得以有机会见识别人都喜欢什么音乐,听什么歌曲。实话说,在此之前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认真去欣赏过音乐了,或者说是欣赏水平被一些热门音乐带着走, 我的音乐审美就是大众审美吧。起初在这方面我是真的不自信,我总是觉得为什么别人分享的歌都那么好听,都没有勇气去分享自己喜欢的或者是犹豫思考半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我开始好奇别人是怎样欣赏和发掘音乐的。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么多年我在欣赏音乐上面是浮躁的,不专注的,所以对自己的音乐审美不自信。
后来听了别人分享的很多种类的音乐,有古典音乐、民谣、摇滚、影视音乐、纯音乐,甚至是儿歌。我开始不单单只是欣赏曲子,会稍微深挖一下创作背景、歌词、作者、评论,然后发现音乐背后的更多东西仿佛发现新大陆。在累计听歌1300+首歌后,现在我不确定自己欣赏音乐的审美是否提高了,但在音乐欣赏方面肯定是自信了,不怀疑自己喜欢听的就是好音乐。
如果总是跟随别人审美的脚步,难以自己去发现美,理解美,就无法建立自己的审美。审美需要自信,你觉得「美」就是「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