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不少隐士。从《论语》的记载来看,这些隐士特别有意思,他们并没有直接与孔子讨论交流,有的是隔空摔下几句话,飘然而去,有的是通过孔子弟子之口,表过他们对孔子的看法。
01想见不得见
孔子在楚国叶城时,有一天坐着马车外出,碰见一个人在他车旁唱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听见了,想下车与他见面,他却消失在人流中了。
这个人不知名姓,孔门弟子只好称其为“接舆”,意思是接近马车的人。他为什么隔空说话而不与孔子见面?他既然接近孔子,显然是故意说给孔子听的。他怎么知道车里坐的是孔子?显然是有意等待的。有意等待却不见面,话说完就飘然而去,为什么搞得这么神秘?
我们看看孔子与另外两名隐士的故事。
02 能见而不见
孔子一行离开楚国叶城去蔡国,路过一条河,不知道渡口在哪,看见不远处有两个人在耕田,孔子便接过子路手中的缰绳,叫子路去打听。
这两人一个个高,一个矮壮,打着赤脚在水里,因不知其名姓,便称高个子为长沮,矮壮的人为桀溺。子路向二人施礼,问渡口所在,长沮不答,反而问那个拿着缰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子。又问是鲁国的那个孔子吗?子路回答说是的。长沮说:“他应该知道渡口所在啊。”
这句话一语双关,长沮暗讽你孔子为了救世,奔波了这么久,难道不知道救世的渡口在哪吗?
子路从长沮处得不到答案,只好又问桀溺,桀溺也不答,反问你是谁。子路说我是子路。桀溺又问,你是孔子的弟子吗?子路回答:“是的。”桀溺说:“天下的局势就像这滔滔的河水,谁能够改变它的方向呢?你与其跟着孔子到处逃避污浊的国君们,为什么不跟随我们避世隐居呢?”
子路无奈,只得回来转述了二人的话。孔子长叹着说:“我怎么可能选择隐居呢?我不与世人在一块,和谁在一块,难道和飞禽走兽在一块吗?如果天下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我怎么会寻求改变它呢?”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路问津发生在接舆狂歌之前。孔子很有意思,两个隐士就在眼前,他并没有下车与二人相会,但到了楚国,听见接舆隔着车帘子说话,就马上下车想与他谈话。
03根本分岐
子路问津之后,《孔子世家》接着记载了另外一件与隐士有关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一行赶路,子路不知什么原因落在了后面,遇见了一个老人家,便问:“你见到夫子了吗?”老人家却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说完,开始锄地。子路恭敬的在路边等候。老人家留子路住宿,杀鸡招待他,并叫两个儿子过来与他相见。第二天,子路辞别老人家赶上孔子,告诉了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于是教子路回去见老人家,老人不在家,子路便托人转告孔子教的话:“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这段话点出了孔子与隐士的分岐,隐士弃君臣之礼,但人伦之情还是要坚持的。孔子认为君臣之义与人伦之情一样不可废弃。
孔子也知道他的道在世间不可行,但他为什么坚持呢?“行其义”也,也就是看当行不当行,而不考虑行不行得通。如果当行,不能因为行不通就可以放弃。
孔子与隐士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分岐呢?可能与不同的人生经历有关。
楚国是个贪婪成性的国家,它不停的向外扩张,兼并了周围众多的小邦。孔子所遇到的隐士,都是这些被兼并邦国的遗民,他们对楚国有着国恨家仇,怎么乐意对楚国国君尽君臣之义呢?
而孔子就想解决天下大乱的问题,他认为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是不道德的,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他的主张是有利于隐士的,隐士应该支持他才对。但隐士们可能对大势有着深刻的洞见,他们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知道历史不可能回头,孔子的努力没有什么意义。
因此隐士们即欣赏他,又认为他不切实际,而且孔子要去效劳的对象是他们的仇人—楚国国君,心里当然不乐意。因此,隐士们讽谏孔子,希望他不要做没有结果的努力,也希望他不要助纣为虐。
孔子对此也是了解的,所以对隐士表现出想见又不想见的犹疑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