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效果
——让孩子养成高效的好习惯
在工作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要想完成高负荷的工作又不想加班,唯一的秘诀就是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效果。怎样才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呢?先来看这个问题:
如果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6分钟,烧水需要10分钟,找茶叶需要2分钟。请问,最快几分钟可以喝到茶?
答案是11分钟。怎么做到呢?不是19分钟吗?
解决的办法:先洗茶壶,用去1分钟,然后烧水。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10分钟后水烧开,泡茶喝茶。
不要觉得这个问题太弱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需要19分钟的。
有一对夫妻,如果先生负责晚餐,总要延长20分钟左右才能吃饭。原因是先生总是把所有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才开始烧菜,有很多时间是静静地看着锅里的菜慢慢变熟的,而太太总是能利用等待锅里的菜变熟的时间来做其它的准备工作。
我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19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学生总是有很多时间玩游戏,看看喜欢的书刊,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活动,课间总是和好朋友开心地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新收获,成绩还总是在学霸的行列;而有的学生每天都在课间耷拉着脑瓜子、哭丧着脸在补前一天欠下的作业,放学集队时也总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再三催促下才仓皇跑出教室,而他们的出场形象每次都能让同学哈哈大笑:一手拎着饭盒袋子,另一只手提着的书包拉链还没拉上,大开着口;左胳膊挂着红领巾,右胳膊搭着件备用外套,嘴巴叼着水杯。一副逃难的样子气喘吁吁地跑到队伍中。
从中,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厌学情绪严重了,因为这类孩子在学校里,除了上课就是补前一天欠下的作业,连玩耍的时间都没有,根本体会不到上学的乐趣。
其实,哪里有时间不够这种说法呢?这其实是没有养成高效的良好习惯导致的。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养成高效的习惯呢?
一、引导孩子做事情要分轻重缓急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启蒙家,入选美国《时代周刊》,是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他写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教会我们通过七个良好习惯循序渐进地掌握自己的人生。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教我们划分时间管理矩阵,将我们日常需要处理的事务简要分为四类: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且不紧急。
《赢在起跑线的十个习惯》之“三”那么,我们先处理那一类呢?答案是第二类。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因为没有截止日期的催促,常常被我们一拖再拖,而优先处理第一类或者是三类那些紧急事务,因为“紧急”,所以我们总是处在焦虑状态之中。而一旦有了空闲,我们又将时间毫无知觉地投入了第四类那些打发时间的娱乐或者无关紧要的琐事里。如此,我们永远都在忙乱之中出错,然后腾出时间或是加班纠错,狼狈不堪。
引导咱们的孩子慢慢养成优先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会让孩子们做事更高效,从而拥有更多他们可以掌控的时间。
2.提前规划并列出清单
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星期一上午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是比较低的。为什么呢?其一,是因为人们周末的时候是处于放松状态,的周一的回到原来的学习、工作规律中需要调整。其二,是隔开了两天,学习工作一下子不知从何开始,陷入了选择障碍之中。我也曾经被“周一低效”困扰多年,直到有一天——
一个偶然机会,我到朋友公司拜访,发现他的助理在电脑屏幕上粘着七八张便利贴,写的全是当天要完成的工作,用不同颜色标出事情的轻重缓急。朋友说这个小姑娘看起来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但是工作效率高是全公司出了名的。秘诀应该就是便利贴。回到学校,我照搬小姑娘的秘诀,果然,日常的繁琐工作不但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还能腾出时间记录工作的点滴思考和体会。这个习惯就这样养成了,现在我每天都给自己列工作清单,外出学习或旅游,也用清单来整理行李,轻松、高效。
去年,在樊登读书会平台听了樊登老师解读《清单革命》这本书,更是对清单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本书是印裔美籍外科医生和新闻工作者阿图·葛文德写的。作者认为,清单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场观念变革。用清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摆脱高速生活中的混乱、无序和迷茫。
《赢在起跑线的十个习惯》之“三”在书中,阿图医生用两个故事来说明“清单”的重要性——
故事一:
有一天,医院里来了一个病患,他在舞会上被人捅了一刀。医生按照常规的做法做了处理,却没有解决问题。原因是医生的流程清单上没有询问伤害来源这一项,造成了疏忽,给他们很大的教训。
故事二:
在阿尔卑斯山区的克拉根福小镇,有一个小姑娘掉入了冰窟窿,半个小时后才被发现。一般的医院对此都无能为力,但是当地小镇医院,却把小姑娘救了回来。原因是这个小镇每年都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故,当地医院制订了详细的对策,并列出了清单,按照步骤施救,得以成功。
大家看,清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做事高效,关键时刻,还会救人一命。那么,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列个上学用品清单吧,让孩子坚持每天一边逐条念清单一边整理好书包再睡觉的习惯。
三、学会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华罗庚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以《统筹方法》为题,讲的如何应用统筹方法。用11分钟烧水泡茶的事列也是华老先生在该篇文章开头最先引用的,烧水时间上我稍作修改。
我们通过学校里的场景来看看小学生统筹方法的具体运用——
教室里,小刚吃饱午饭后,把饭盒盖放在课桌上,出去倒掉吃不完的剩余饭菜,然后回到教室拿上饭盒盖,出去放在饭盒柜里。接着回到教室把桌子擦好,再次出去上了个洗手间。回到教室刚坐下想和同桌聊聊天,午睡铃声响起来了,他赶紧跑出去打开被柜拿上被子枕头。等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时,同学们已经都躺下了,老师说他又迟到了。小刚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而其他同学还能看10分钟以上的课外书或者闲聊。
小刚饭后,进出教室共4次。其他同学,进出1次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好了。小刚的时间就在进进出出中白白浪费了,所以,尽管看起来他总是行色匆匆的,达成任务却不理想。
没有学会统筹方法,那么简单的事情就能复杂化,而复杂的事情呢,可想而知。
四、告别拖延症
生活中,拖延症十分常见,当然时时处处都拖延的人应该不存在,但是从不拖延的人也十分罕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拖延症,只不过是程度有轻重之分。《今日心理学》有这么一个观点:20%的人都认为自己有着积习难改的拖延症。
其实,拖延症的很大因素在于容易被外界诱惑。回想一下,咱们打开手机或者电脑之后,有没有被各种诱人的信息不断地点开链接?
大人如此,小朋友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精神时刻处于极度活跃状态,课堂上,看到老师头上的发卡,就能神游到古代贵妃娘娘的金簪银簪;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思考难题时抬眼一看书架,就被书名牵上下五千年的穿越了……
《赢在起跑线的十个习惯》之“三”怎么办呢?威廉·克瑙斯写的《终结拖延症》给我们提供了几个好办法,我们不妨借鉴到孩子身上——
1.给孩子设定奖励
当孩子按要求完成了不喜欢的事情后,允许他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2. 帮孩子创建明确的目标
引导孩子将要完成的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小目标,这样,任务期限就会变短,完成任务的奖励也就更快;
3.引导学会自我提醒
自我提醒,就是“思维终止”。据说,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行为治疗练习。告诉孩子,当意识到自己在拖延时,就在心里大喊一声“停”,然后停下手来,深呼吸,多次练习;
4.教会孩子为变化做好准备
对可能的变化做好准备,会减轻一个人的压力感,从而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拖延理由。
最后,我们用一个故事作为文章的结尾——
两个同龄人同时到一家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阿诺德几次提薪,而布鲁诺却仍拿旧薪水。于是,布鲁诺找老板讨说法。
老板没有解释,但给了布鲁诺一个任务: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当天早上有卖什么的。不多久,布鲁诺回来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老板问数量有多少。布鲁诺又跑到集市上,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四十袋土豆。”老板又问:“价格是多少?”布鲁诺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钱。如此折腾,布鲁诺满腹牢骚。
老板让他休息,让人叫来了阿诺德,也叫他去集市上看看有卖什么的。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共四十袋。”接着,他介绍了土豆的价钱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了一个让老板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筐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里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
听完阿诺德的介绍,老板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了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