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 现实 未来人物专题首页统一推送人物
桓温——本是将军护社稷,奈何帝心留污名

桓温——本是将军护社稷,奈何帝心留污名

作者: 韩雨玄 | 来源:发表于2017-02-28 15:17 被阅读181次

    一:身负血仇少年郎

    南京,古称金陵,作为六朝都会,十世古都,其中一河一巷一庙一桥都被岁月浸透地古风古韵,历史也把一段段故事编织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所以,历朝历代文人骚客路经此地留下的诗作也是名篇辈出。

    最爱刘禹锡的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区区十四个字将那个时代的名士风流,岁月沧桑,江山替代描述的淋漓尽致。

    东晋一朝最为重要的两位名士两位丞相当属王导与谢玄了。

    王导衣冠南渡,东晋的缔造者,奠基人。

    谢安东山再起,东晋的守护者,指路人。

    可以说这两人以及其后的家族与东晋的兴衰荣辱密不可分。

    不过从王导去世到谢安真正成为帝国的掌舵者期间也是相隔近四十年。

    将这两位名士的故事衔接起来,扮演过渡者角色的是一位将军,一位可以被称作东晋第一权臣的将军——桓温!

    在上层社会基本被世家大族垄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桓温的出身算不上高贵。虽然他的姓确实是东晋四大家族,王谢桓庾中的桓,可是在桓温未发迹之时,桓氏一族的影响力也就那样而已。


    桓温的父亲桓彝幼时丧父,少时困苦,然而熟读经典,学识广博,再加上行为大胆,个性张扬,大有名士风采,因此愿意与其交好的世家子弟不在少数。有了这些关系,他后来被举荐为宣城太守,也就没那么唐突了。

    桓温出生后没多久,一个青年才俊看着还是婴儿模样的桓温,大为感叹,认定此人定非池中之物。于是桓彝便以此人的姓作为孩子的名。此人便是十多年后平定苏峻之乱,名满天下的温峤。巧合的是十二年后,桓彝见到了四岁的谢安,便断定此人可以媲美东晋初年第一名士。

    苏峻之乱,成就了温峤盖世之名,可是却成为了桓温一辈子的痛。其父桓彝因反抗苏峻的叛军,死于敌人之手。战争中有人裂土封侯,有人马革裹尸,本是无可厚非的寻常。桓温却知道父亲的死亡泾县县令江播逃脱不了责任。

    这个十六岁的少年身着孝服跪在父亲的灵前,稚气还没完全脱落的脸庞,第一次出现了坚毅,第一次出现了深沉,这也许就是长大了的样子吧!

    桓温目露凶光,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握紧双拳,心中暗道,父亲,我会为你报仇的!

    桓温毕竟年少,无权无势无人协助要找老奸巨猾的江播报仇,谈何容易。桓温不冲动不心急,面对生死他总是如此冷静,力求万无一失,这也许也是他日后叱咤南北的重要原因吧!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幸运的是,上天给桓温安排的报仇时间只有三年!

    三年后,听闻江播病逝的消息,桓温没有丝毫高兴,反而生了一种可惜,老贼,这样死去,太便宜你了!

    忽然,桓温好像想起了什么,拿起自己的宝剑,跨上快马,便向江家奔去!桓温以吊唁为名,顺便把江播的三个儿子一同送去西天,去找他们的死鬼老爹。

    看着剑上挂着的鲜血,桓温微微一笑,忽地瘫软在地上,望着苍天。仇恨和杀戮对于这个十九岁的少年还是太过沉重了。可是,没有办法,从他接过名将温峤的赐名之后,他注定要为东晋王朝南征北战,因为他是桓温啊!

    桓温为父报仇的事情很快便在世家子弟中流传开来,很多人想要接触一下这个有侠客之风的少年郎。桓温的气度,才学自然就赢得一片喝彩。

    后来,桓温取南康长公主为妻,袭父亲爵位,任琅琊太守,又加辅国将军,也就有些水到渠成的味道了。

    南方东晋在接连平定了王敦之乱和苏峻之乱后,迎来了难得的太平。但是北方的战况却是愈演愈烈,渐渐地与南方的摩擦就多了起来!

    343年,七月,桓温被任命为前锋小督,假节据守临淮,以协助庾翼北伐!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将军,生来就该来到战场。同年十月,桓温因功得以都督三州军事,徐州刺史。

    345年庾翼病死,作为庾氏家族的最高领导人,他也知道家族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为了保存家族最后一丝荣光,请求让自己的儿子接任荆州,因为有了军队就有了权利!可惜,最后辅政大臣何冲力排众议,推荐桓温都督六州军事,代替庾氏镇守荆州。

    从此,风光无限的庾氏家族走向了没落。而桓温的武功才刚刚开始,桓氏一族也终于一步步迈入大族的行列。

    二:平蜀将名满朝堂


    303年,一个叫做李雄的流民军首领带着一帮流民攻入成都,第二年,被众人推为成都王,306年在军师公孙述的建议下,登基称帝,因为都城是成都,国号为成。李雄死后,皇族内部一番血腥交锋,338年,一个叫做李寿的皇族笑到了最后,改国号为汉。因此,整个李氏王朝也就被统称为成汉!

    桓温到了荆州之后,便听闻此时成汉的皇帝李势荒淫无道,国内政局不稳。偶然间又发现了当年与自己偶像温峤一起平定苏峻之乱的陶侃在此地留下的大量船只和器械。顺着滚滚的江水,桓温望着远方的蜀地,淡淡说道,可惜了李雄的天下!

    346年十一月,桓温上书朝廷,意欲南下破蜀,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习惯了江南烟雨的士族大臣都认为蜀地险要偏远,桓温兵少,如此伐蜀,胜算太小。朝中有一人,姓刘名惔,与桓温是连襟关系,所以深知其为人,便说道,桓温少年时极其爱赌,以他赌徒的性格,一旦决定去做自然不会失败。我最担心的反而是等他灭了成汉,依靠灭国之功定然权势滔天,到时,他可能会成为最为危险的人!

    皇上经过考虑,还是决定让桓温放手去做。战场终于等来了桓温!

    桓温知道蜀地向来易守难攻,所以制定了作战方阵,宜先攻弱。

    先令一支先锋部队攻打成汉,第二年二月,率领大军至青衣,又避开了成汉的进攻部队,三月,桓温攻下彭模,留下老弱残兵看守辎重,自己率步兵轻装向成都极速前进。连战三场,三场全胜,将成汉部队打回成都。皇帝李势在这存亡之刻只能率全城守军同桓温激战。他自称天子,可惜他遇到了上天派下来的桓温,最后,李势兵败,无奈投降,成汉灭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地向来易守难攻,因此时常动乱,民间有言,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为平。

    桓温率领孤军,直入蜀地,杀人破敌灭国,一气呵成,尽显名将本色。虽然此时成汉并非全盛之时,可是,桓温也没有多少兵马啊!灭成汉一战足可见桓温的将才,那一年,桓温才35岁!

    桓温灭成汉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南方,士族振奋,百姓欢喜。对于丢掉了祖先宗庙,偏安一隅的东晋小朝廷,灭了一国这可是极大的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桓温也因平蜀之功升任征西大将军。

    349年,后赵皇帝石虎病逝,北方大乱。桓

    温敏锐的军事嗅觉告诉他,此时正是北伐的好时机。就在桓温满怀豪情上书,想要在战场之上再掀起风云,北上收复失地,重建晋家天下。可是久久没有回应。

    350年,朝廷终于决定北伐,可是统帅并不是桓温。以桓温的才智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是帝王以及朝中大臣对自己的猜忌。

    不难想象桓温此时的愤怒,我驰骋沙场,视死如归在前线与敌人血拼,与对手搏命,才保的你晋家天下太平,才允许你们这些世家子弟空谈逍遥。我忠心耿耿,百死不悔,如今你们却如此用心,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立了不世功勋,是不是就意味着我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不甘,无奈,心寒,愤怒,各种情绪充斥在桓温胸腔之中。此时的桓温心中已经种下了反抗的种子,这些都是帝王不信任滋生的!

    等到桓温知道此次统帅是殷浩时,桓温松了一口气,心情方才好了一些。对于殷浩他太了解了,小的时候,殷浩总是跟着自己后面玩自己玩剩下的竹马。殷浩的北伐注定失败,晋帝最后依赖的只有自己了。

    想到这里,桓温眼中忽地闪过一丝凶光,一如多年前跪在父亲灵前时那般。等到晋帝再次启用桓温北伐之时,桓温想要的就不单单是将军之功了,他想要的恐怕是,帝王之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a7a8aebce7a6:4岁就看出人一生的成就,太扯了!
        韩雨玄: @断水流1 当年有人问佛祖,世间根本没有佛法,如果有,为什么我看不见。佛祖把他带到一个漆黑的房间,问他,这房里有什么?这人说,什么都没有。然后佛祖点燃烛火,屋内有桌子有椅子!

      本文标题:桓温——本是将军护社稷,奈何帝心留污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vx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