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作者: 美美一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04:58 被阅读56次

    文/明天会更好    2019.2.24

新学期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课 ,按照我的教学计划,今天讲七下语文第一篇文言文《孙权劝学》,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导入新课

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大的劝学语句,比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等,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劝学的文言文《孙权劝学》【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生齐读课文

4.了解作者和《资治通鉴》

三、疏通文意

1.生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疏通大意。

2.教师领着学生疏通文意。

(1)注意语气词(邪),(耳),(乎)

(2)注意古今异义

  如:博士    但 

四、分析人物形象

本节课从回顾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确定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描写。让学生试着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用自己的语调表达出来。

五、课题小结

课后反思:

《孙权劝学》是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节选自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劝学名篇,文章内容短小精悍,人物语言描写精炼,言简意赅。

七年级第一单元节选的课文,主要反应历史的星空,因为有众多的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精神食粮的科学家……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非凡的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的方法,要统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我关键语句和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结合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和单元重难点,我对这节课做出如下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

本节课是新学期第一节课,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找资料,了解历史,对文言文的教学流程熟知,从导入新课——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按照文言文教学的一般流程教学,这是这节课处理的比较好的一点。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合理而又实用。

本节课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回顾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入手,引导学生回答出人物描写的常用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很顺利的引出本文人描写的方法,语言描写。

抓住本课中三个人物:孙权,东吴的创建者,一国之君。吕蒙:东吴的一员大将。鲁肃:继周瑜之后的横江将军。根据三个人物的身份,体会三个人物说话的语气,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性格,在读中感知人物形象,在读中进一步体会人物之间的关系。

孙权:爱护关心下属,严格要求,善劝,又爱好学习。

吕蒙:善于接受劝说,努力学习,学有所成,性情豪爽。

鲁肃:敬才爱才,为人豪爽。

在学生一遍一遍的朗读中,体会出人物性格,在朗读中稍加点播指导,主要从语速,语调上稍加指导,再加上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三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读书声中体会的活灵活现,稍加点播,学生就能够概括归纳出人物性格。

(三)本节课以读贯穿始终。

本节课从读书开始,以读书结束,很好的践行的文言文以读代教,以读带学,读教结合。常言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重要,本节课就很好的把读贯穿始终。学生在读中疏通文意,在读中分析人物形象,在读书中体会文章中心,在读中受到启发。

(四)本节课教学目标完成的很好。

预计本课有二课时,本节课很好的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完成的很好,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点把我的较好。

(五)本节课积极学生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本节课开学第一课,学生精神饱满,积极性较高,课堂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觉的完成任务。比如:

1.预习人物,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读课文,节省了大量课堂时间。

2.疏通文意,课前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并且以书面形式写在作业本上,这节省了上课学生自习的时间。

二、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一)本节课的课件制作不够精美,没有发挥课件应有的作用。

本节课是开学上的第一节课,课件制作的不够完善,在课堂教学中,课件使用的不够尽善尽美,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制作好课件,让课件发挥最大的作用,服务于教学,而不能成为课堂的附属品,成为课堂的累赘,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成为课堂的败笔。

(二)教学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本节课尽管上课前做了大量的备课工作,但是课堂语言仍然不够精炼,表达不够准确,到位。今后在教学中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多加注意语言的锤炼,尽最大的努力精简课堂语言,让自己语言流畅,没有多余的无用的语言。

(三)学生对作者及《资治通鉴》的内容了解不多,尤其是对三国中的人物了解甚少,这也加大了这节课人物形象的分析,增加了这节课学习的难度,今后一定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加大力度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综上所述,本节课在教学中的优点,要继续发扬,教学中的不足,正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一定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努力的提高教学水平。当然,我知道那需要长久的努力,严格要求自己,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多像名师学习,多读书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做一个优秀的老师。

相关文章

  •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文/明天会更好 2019.2.24 新学期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课 ,按照我的教学计划,今天讲七下语文第一篇...

  •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录

    《孙权劝学》课文较短,仅113个字,之前的早自习就让学生熟读成诵了。文章虽短,但文字简练而富有情趣,写了孙...

  •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676字)

    《孙权劝学》一文,因其经典雅致,短小精悍,既有小家碧玉的细腻柔美、耐人寻味,又不乏男性的大气洒脱、气宇轩昂,更具有...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本课解读】 《孙权劝学》一文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延续前面三课展现名人风采的同时,又产生一些新的...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的文学常识,能借助注释疏通文 2.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常见用...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本周二我参加了赛教,彼时于老师正在外工作。但她仍抽出时间给我指导,真诚的谢谢老师!现将教学设计分享如下: 【教材分...

  • 【教学设计】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导读 一、导语: 劝学从来不简单,三言两语是孙权。 其中奥妙如何道?精读深思 可了然。 ...

  • 《孙权劝学》课后反思

    我们做了一些准备。寒假时将课文发给孩子们,部分孩子已经背诵全文。昨天的作业是认识司马光和走近《资治通鉴》,积累了吴...

  • 【教材解读】为什么孙权劝学会成功

    文/周国新 这学期一开学,在准备第一单元的教学设计时,看见有《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我就想为什么孙权劝学是成功的,而...

  • 柴米油盐60——三味书香之读《孙权劝学》有感

    读 《孙权劝学》有感 最近我们学习了司马光的《孙权劝学》一文。这篇文章讲了孙权劝吕蒙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dp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