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大熊自留地消零专题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34)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34)

作者: 紫兰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22-02-22 13:12 被阅读0次

第三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第三节 与人为善(下)

在日常生活中,陈伟也是一个广结善缘的人。他热情好客、出手大方、心怀坦荡、光明磊落,但凡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时任九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宋志龙曾说,陈伟对谁都好,对谁都相信,他总认为别人也和他是一样的,结果碰到不讲信誉的人,往往就会让他很失望。

九江学院陈忠教授是陈伟的初中同学,他和陈伟联系得比较多,还经常到赣电给学生讲座。

陈忠教授对陈伟的评价是,他这个人做事很周全,做人从来不失礼数,如果同学和朋友之间有什么好歹的事,他都会主动牵头去办理。特别是陈伟开公司、办学校之后,有朋友到九江玩基本都是他安排吃饭。陈忠教授说,这不单是陈伟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原因,关键是他对人有一颗忠诚火热的心。

这也许是因为陈伟的性格使然,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旧社会的贫穷成为他最深刻的记忆。所以陈伟在很小的时候,就品尝了生活的辛酸苦辣,因此他特别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他对所有的人和事都愿意付出一份真情与实意。

陈伟当年在流泗工作的时候,就留下一个“合磨连心”的故事。那时候他被当成“当权派”打倒,下放到一个特别贫困的乡村进行劳动改造。他下放的那个村子姓朱的人比较多,每天他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一天下大雨,大家没有出去做事都在家里休息,闲着没事的陈伟便到一个平时与他谈得来的村民朱大哥家里串门。朱大哥看到冒雨前来的陈伟,赶紧把他请进屋,拿条毛巾给他擦湿淋淋的头发。朱大哥的妻子搬一把椅子放在堂前,一边用袖子抹掉椅子上的灰尘,一边说:“陈书记,快请坐。”

陈伟便与朱大哥坐在堂前边聊天边抽烟,朱大哥住的房子是一栋一进两重的农家老屋,他兄弟两家住在一起,一家住一边。朱大哥的弟弟看到陈伟和哥哥在堂前聊天,便与陈伟打了一声招呼,就进了自己家一直没有出来。过了一会儿,朱大哥的弟媳泡了一碗茶给陈伟端了过来,但也没与朱大哥说话。陈伟觉得有点不正常,发现这兄弟两家可能有矛盾,但也不好唐突地问他们。

这时,陈伟看到上堂屋和下堂屋各有一片石磨,一般来说,两片石磨应该合在一起不会分开的,所以农村有一句俗话叫做“磨不离芯,称不离砣。”他好奇地问,“朱大哥,你家里的石磨怎么没合在一起?”朱大哥看了一眼石磨,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叹了一口气,脸色也有点难看了。陈伟当时什么都明白了,故意站起身来说:“我力气比较大,现在就帮你把石磨合在一起吧。”朱大哥慌忙把陈伟按在椅子上说:“陈书记坐下喝茶吧,这事哪能麻烦你呢,等哪天天晴了,我自己来弄。”

陈伟递了一支烟给朱大哥,自己也点上一支,他吸了一口烟,看着朱大哥的眼睛说:“朱大哥,我现在就冒昧地问你一句,你们兄弟俩是不是有什么矛盾?”到了这份上,朱大哥也就直说了:“哎,让陈书记见笑了,还不是他们女人之间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弄得我们兄弟都生分了。”

原来有一次,两家都要磨豆腐,为了谁先谁后妯娌之间吵了起来,结果两家谁也没磨成,还把石磨分成一家一片,就是这么一件很小的事情,结果造成了兄弟两家很深的矛盾。

陈伟知道事情的缘由后,便想趁热打铁把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给化解了。他把朱大哥兄弟和媳妇都叫到堂前坐在一起,给两边做工作,给他们讲“宽窄巷”和义门陈的故事。陈伟特别对他们讲了义门陈奉旨分家的故事,当年陈家族长把一口做饭的大铁锅打碎,迁往各地的每一个家族都带上一块碎铁片,作为家族的信物。当时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陈家后人,记住他们曾经是共一口锅吃饭的一家人,现在就算是分家了,他们也永远都是一家人。

陈伟说:“我们义门陈当年分家,把一口大铁锅打碎,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团聚,现在你们兄弟俩把石磨分开,又是为了什么?你们说,这又是何苦呢?”毕竟是亲兄弟,两家本来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了一点小事闹得互相不说话,两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都觉得别扭,只是谁也拉不下面子主动和好,就这么一直僵着。现在被陈伟这么一劝解,兄弟两家人正好借驴下坡,双方顿时化解了矛盾,当场就把曾经分离的两片石磨盘合到了一起,两家人也和好如初。

那天朱家兄弟说什么也要留陈伟在家里吃饭,平时像仇人似的一对妯娌更是高兴地一起到厨房做饭了,朱大哥把留着准备过年的谷酒拿了出来,兄弟两家人一起陪陈伟无比开心地吃了一顿团圆饭。陈伟就是这么热心的一个人,做什么事都会为别人着想,在他的心性里,原谅别人即是善意,自己退让就是宽容,与人不争才是智慧。

对别人的事陈伟可以不厌其烦地帮忙化解,而他自己的事情却绝不去麻烦别人。有一年冬天的晚上,外面正下着大雪,由于陈伟第二天要去省城办事,他在学校开会安排一些寒假的工作,到了晚上11点多会才开完,然后他让司机送他回家。当时八里湖正在大搞建设,道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从学校出来没多远,车子就在半路上陷入泥泞中走不动了。当时,路上没有一辆车路过,更找不到一个人来帮忙,司机想要陈伟打电话给学校,叫几位老师过来帮忙推车,但陈伟说太晚了不能耽误人家休息,免得影响老师第二天上课。他打算自己下来推车,司机说什么也不让陈伟做这事,一是他年纪大了,万一推车时有个闪失,伤到了怎么办?再说路上满是积雪和泥泞,结果弄得一身脏车子却没有推出来,人弄得难受不说,还会把时间给耽误了。由于陈伟不会开车,让司机来推车也行不通,两人一时没有了主意,但总这么耗着也不行。最后,陈伟还是决定自己来推车,两人弄了半天,总算把车子开出了坑洼地,这时陈伟身上和脸上都沾满了泥泞,但他一点都不在乎,还兴奋地说:“我说我可以做到吧,别看我年纪大了,可力气还不小,想当年我还是湖口中学的体育冠军呢。”

对人宽厚,对己严苛。陈伟一直在用心经营着自己与人为善的人生,默默地书写着一个个关于奉献与关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里也充满着苦涩与辛酸,温暖和收获。然而,正是在陈伟的付出中,很多事因他而柳暗花明,很多人因他而绝处逢生。无论是小恩小惠,还是大灾大难,陈伟都会从容坚定地伸出关爱之手。在陈伟的内心世界里,他的善意就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外出求学的孩子得到亲情的荫庇,他的爱心就像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们见到世界的美丽。

20年的坚守,20年的执着,20年的奉献,陈伟就是秉承“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理念,为赣电的发展而善待他人。他的友善不是说在嘴上,而是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之中,因为真正的与人为善是平时的点点滴滴:一句深情的问候、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一次贴心的交流、一顿可口的饭菜,都会给这个社会注入一滴和谐的血液。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往往是在为自己铺路。在工作上,陈伟的与人为善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是海中航行时不灭的灯塔。在生活中,陈伟的与人为善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温暖的心空。在学校里,陈伟的与人为善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可以给赣电的学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3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rglrtx.html